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7篇
  免费   1213篇
  国内免费   3072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355篇
  2022年   405篇
  2021年   400篇
  2020年   431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335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317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547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497篇
  2011年   574篇
  2010年   518篇
  2009年   460篇
  2008年   569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326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292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74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癫痫大鼠与正常大鼠脑中钙调神经磷酸酶及其底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听源性癫痫大鼠发作后其脑内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及其底物蛋白磷酸化水平的改变,以PNPP为底物测CaN的活力,用间接ELISA测CaN的含量,SDS-PAGE和2-D-PAGE并放射自显影的方法研究脑内蛋白质磷酸化水平,发现与正常大鼠相比,听源性癫痫大鼠发作后,脑内CaN的含量并没有改变,但比活力下降,其底物的磷酸化状态也有改变,其中一个30kD蛋白磷酸化程度明显降  相似文献   
82.
人脊髓创伤后神经元病变的神经丝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神经丝(NF)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15例人体尸检材料中研究了脊髓创伤后生存2h~9W的脊髓神经元胞体和轴突的病理学改变。结果表明:脊髓创伤后2h,神经丝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即可显示NF阳性反应产物在轴突内聚集。创伤后第4天,病变的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内神经丝反应异常地增强。以上结果表明:神经丝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常规显示轴突的染色方法能更早更清晰地显示脊髓内轴突的病变,并进一步证实了创伤后细胞骨架紊乱在神经元的病理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3.
用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人天然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在人胚胎肺纤维母细胞(HEF)和Hep-2细胞系上对常见呼吸道病毒所致细胞病变抑制进行比较观察。病毒包括不同型别的腺病毒5株,单疱病毒Ⅰ型(HSV-I)1株,鼻病毒1株,仙台病毒1株,VSV1株。结果提示TNF-α和IFN-α均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TNF-α的抑毒作用能被TNF-α申抗和IFN-β单抗完全去除,被IFN-α单抗部分去除TNF-α的抗病毒效应。TNF--α中和试验的结果提示:TNF抗病毒活性仍为IFN-β诱生所介导。  相似文献   
84.
大鼠大脑皮层中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力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NPP为底物测定了超离心制备的大鼠出生后早期和成年大脑皮层亚细胞各组分中钙调神经磷酸酶的活力。实验结果表明:(l)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力广泛地存在于胞液和突触部分,并且各亚细胞组分有明显差异。成年大鼠大脑皮层中CaN活力相对最高水平是在突触体,突触质,胞液,重的和轻的突触膜部分。(2)大鼠大脑皮层突触体中CaN活力在出生后第2周和第3周出现高峰的平台期,这与突触发生的高峰期是一致的。在胞液和重的突触膜中CaN活力最高水平是在出生后的第7d,而在突触质和轻的突触膜中是在第20d。总之,这些发现证实,在脑发育期间,CaN活力是依照区域和时间性控制的,提示CaN可能参与了突触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85.
癌的基因治疗及现状邓小莉(河南省新乡市平原大学生物系,453003)一、致癌的原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1)环境因素环境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物理性的如各种射线,化学性的如试剂、农药、洗涤剂、色素、染料等,生物性的如病毒等致癌因子,它们在一定条件卞诱发...  相似文献   
86.
孕牛血清早孕因子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透析、离子交换层及聚丙烯凝胶电泳等手段从孕牛血清中分离纯化早孕因子(EPF)。EPF的活性用玫瑰花环抑制实验确定,其分子量用SDS-PAGE法测定,含量用Lowry方法测定。  相似文献   
87.
刘桂萍  孙春龄 《生物学通报》1994,29(3):14-14,21
神经调制与神经激素通讯刘桂萍,孙春龄(吉林省白城师专生物学系137000)大约50多年前人们就认识到,神经元之间以突触相互联系,发生在突触处的信息传递是由一组称为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完成的化学传递过程。后来,人们不仅认识到化学传递过程伴有生物电效应,而...  相似文献   
88.
本研究报道从睡眠剥夺(SD)48—72h的灵长类原宗(primitivestock)Tupaiabelangerichinensis(TBC)提取内源性“睡眠因子”(sleepfactor)S2C和S4B。收集的尿液经超滤,清液冻干经SephadexG15分离得到FractionⅠ-Ⅴ。活性测定发现Fraction-Ⅲ(S2C)呈现显著δ-增强促眠效应。经SephadexG25和SephadexLH20进一步净化的S4B也呈现显著δ-增强促眠效应。  相似文献   
89.
顶盖前区前核痛觉调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0.
一氧化氮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一氧化氮可能作为一种“气体性”的信使分子在神经系统中发挥作用,它既可能参与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又可能参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对一氧化氮作用机理的研究不仅有可能阐明许多过去未能解释的生理现象,而且有可能为防治许多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