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0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41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武珅  陆涛峰  武爽  关伟军 《遗传》2013,35(1):27-34
G蛋白偶联受体40(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40, GPR40)是一种具有7个跨膜α螺旋结构的G蛋白偶联受体, 主要分布于胰腺细胞和神经系统细胞。它能与机体内游离的中长链脂肪酸结合, 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 从而调节其生理功能。在胰岛细胞中, GPR40可被游离脂肪酸激活, 促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 进而促进胰岛素释放。根据这一机理, 以GPR40为靶点的激动剂类药物相继被开发, 用于糖尿病治疗。GPR40也参与神经发生过程, 但到目前为止其相关机制尚不清楚。文章从基因结构、表达调控、蛋白配体及应用、生理功能等方面详细介绍了GPR40的研究现状, 总结了目前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 并对未来的研究热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颅内微侵袭手术的整体护理临床效应。方法:神经导航系统因其能在术前制定最佳手术路径,术中准确快速地找到病灶,确定肿瘤切除范围,减少周围组织的损伤,术后并发症少,在临床已日渐推广。在临床护理中,为了确保达到预期疗效,对20例采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颅内肿瘤手术切除的病人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需求做出全面、有效的护理计划,制定出护理措施,进行健康指导。结果:全组无残疾或死亡,无1例术后因护理不当而出现并发症,15例患者4d左右下床活动,1例术前昏迷,术后15d清醒,2例术后出现尿崩症,经处理后恢复正常,1例术后脑水肿,给予脱水剂后症状消失,1例术后癫痫,药物控制后缓解。全组患者于术后平均20d左右痊愈出院。结论: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加强护理配合,严格操作规程,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韩雪 《生理通讯》2005,24(5):129-130
正值金秋送爽、万象更新之际,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于2005年10月13-17日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顺利召开了。本次大会由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主办,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市神经科学学会承办。大会主席由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路长林理事长和第三军医大学蔡琴教授担任,大会秘书长由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秘书长吉永华和第三军医大学苏炳银教授担任。  相似文献   
994.
一些个体在完成有具体目标的任务时能够比其他个体更成功地获得奖励.但有可能调控这种以奖励为目的的学习活动的神经变化却不是很清楚。Tye等人训练大鼠来自己管理一种蔗糖奖励,发现奖励学习依赖于杏仁核(大脑中一个对情绪学习很重要的区域)中增加的活动及突触力量。不同动物所达到的学习水平与突触力量增强的程度有很强关联。增强对奖励学习过程中大脑变化的了解.将有助于为自然奖励学习缺陷或失常的奖励学习症状如药物上瘾或饮食失调等制定治疗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995.
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采用丹参对4~5代MSCs进行反复多次诱导分化及再分化, 将其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 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形态学变化, 通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神经样细胞巢蛋白(nestin)、神经丝蛋白 (neurofiliament, NF)、突触(小)泡蛋白(synaptophysin) 的表达, 采用细胞膜电位特异的荧光探针DiBAC4(3)标记细胞,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动态监测细胞受高钾刺激前后的荧光强度变化, 观察细胞电生理反应.结果显示: MSCs第1次经过丹参诱导2 h后, MSCs伸出突起, 向神经性细胞形态转变, 此时巢蛋白表达率为 (95.1±2.1)% (x±s, n=3), 基本不表达NF; 随着诱导分化及去分化过程的次数增加, 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时间缩短, 突起拉长并交互缠绕呈复杂网状, MSCs第4次经过丹参诱导1 h后, NF表达率(95.3±1.6)% (x±s, n=3), 并表达突触(小)泡蛋白, 5 h后突触(小)泡蛋白表达更为广泛;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显示第4次诱导5 h后的细胞在高钾刺激下发生去极化, 胞内荧光强度瞬时增强, 而MSCs空白对照对高钾刺激无反应.本优化诱导方案可以高效率地诱导MSCs分化为具有电生理特性的神经样细胞.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解剖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 5龄幼虫脑和咽下神经节及其内部神经髓形态结构,并分析和构建幼虫脑和咽下神经节以及各神经髓的三维结构模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解剖脑和咽下神经节的内部神经髓结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获取脑和咽下神经节扫描图像,然后利用AMIRA 三维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从而构建脑和咽下神经节的三维结构模型,并测量脑和咽下神经节以及内部各神经髓的体积,并分析了相对比例。【结果】 棉铃虫5龄幼虫脑和咽下神经节由围咽神经索连接在一起。脑主要由前脑、中脑和后脑3部分组成。前脑内包括视叶、蕈形体和中央体等形态结构较明显的神经髓。此外,前脑还包括其他位于脑的左右两侧以及背侧和腹侧大量神经髓区域,约占脑总神经髓的59.65%。这些神经髓区域边界不明显。中脑主要包括1对触角叶;后脑位于脑的腹侧和触角叶的下方,体积较小。咽下神经节由3个神经节融合构成,从前到后分别为上颚神经节、下颚神经节和下唇神经节,由于融合的紧密程度高,3个神经节间的边界不明显。【结论】阐明了棉铃虫5龄幼虫脑和咽下神经节的神经髓形态结构,构建了脑和咽下神经节以及内部神经髓的三维结构模型。三维模型可以任意旋转,能从任何角度观察脑、咽下神经节和内部不同神经髓的结构及其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本研究结果对研究棉铃虫脑和咽下神经节信息接收、处理及调控行为的机制奠定了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998.
高原鼢鼠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地下鼠,受到高原低氧以及洞穴低氧的双重低氧环境压力。经RNA 提取、RT-PCR、亚克隆与测序,本研究获得高原鼢鼠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编码区序列,并对其分子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原鼢鼠nNOS 基因编码区(CDS)全长4 290 bp,编码1 429 个氨基酸残基;CDS 与大鼠、小鼠、兔、狗、人的同源性分别为90% 、89% 、87% 、87% 、89% ;结构域上,高原鼢鼠nNOS 具有PDZ蛋白结构域、氧化域、还原域及钙调素结合位点等nNOSs 所具有的典型结构域;基于nNOS 的最大似然树和贝叶斯树均支持高原鼢鼠与大鼠、小鼠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与形态或其它分子标记构建的进化关系相符;分子进化分析检测到高原鼢鼠nNOS 中存在3 个正选择位点---332 T、1200 G 和1334 P,但均未达到统计显著水平。本研究为揭示高原鼢鼠nNOS 的表达特征及其在低氧适应中的作用与调控机制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999.
活化的T细胞核内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 NFAT)作为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细胞功能的调节. NFAT的活化主要是通过细胞内钙/钙调神经磷酸酶(Ca2+/calcineurin)的刺激启动,它脱磷酸后发生核转位并与DNA的特定序列结合,同时通过与其它转录因子的协同作用,调节目的基因的特定表达. NFAT在免疫系统中所调节的基因表达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研究. 近年实验研究发现,NFAT的转录因子家族在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综述了NFAT家族蛋白的分类、结构、磷酸酶与激酶对其出入核的调节及在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使得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calcineurin/NFAT信号通路的作用. 此外,由于环孢菌素A(cyclosporin A)等药物在神经系统应用的局限性,对于NFAT调节深入研究,也将为筛选或者开发更为高效、低毒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组织工程研究涉及的临床科室包括骨科、普外科、五官科、康复医学科、泌尿科、口腔颌面外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胸外科、眼科、肝胆外科、血管外科;涉及的组织器官有:神经组织、肝脏组织、角膜组织、膀胱组织、血液、韧带、耳朵、生殖道、手、脂肪、乳房、心脏、肾脏、胰腺、管状组织(用于建造肠管、食管、气管、血管、肾和尿道等)等.其中皮肤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等的研究应用较为成熟.从最初工程化组织或器官的立项研究到最终批准临床应用,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众多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共同努力.随着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深入发展,现代组织工程正在成为治疗组织、器官衰竭的有效疗法和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