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90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光合细菌产氢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被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及水域中分离得到13株属于红螺菌科的光合细菌,对其在苹果酸、乳酸、葡萄糖、乙酸、丙酸及丁酸中的光致产氢现象进行了研究。最高产氢量为39.8ml·20ml菌液~(-1)·48h~(-1),产氢活性为7.8ml·g生物量~(-1)·h~(-1)”。底物对不同菌株的产氢量与产氢活性均具有影响,pH对产氢过程也有明显的作用,大于6000lx的光强度对提高产氢活性已无明显作用。固定化细胞在静态培养条件下也能提高产氢能力,但延长产氢时间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2.
从200株菌中筛选出具有双酮化合物还原活力较高的菌株7株,其中以白地霉(Geotrickum, sp. )G38活力最高,而且有较好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白地霉G38能对β-羰基苯丙酸乙酯进行不对称还原,生成?-β-羟基苯丙酸乙酯,用于制备抗忧郁药?-fluoxetine。用二甲基硅橡胶包埋白地霉菌体取代游离菌体进行生物转化,可以提高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对映体过量值从49%提高到81%。  相似文献   
83.
建立了BaP在土壤水稻系统中传输模型,并对其在系统各组分中的含量变化做了定量分析。实验求得了BaP在系统各相间传输速度常数和分配系数。揭示了水中BaP向水稻体传输路径和它们的速度大小。水稻从水中吸收BaP的速度比其从土壤中吸收的速度高4倍,水中BaP向土壤沉积速度比水稻从水中吸收BaP的速度高7倍。水中BaP在迁移到达水稻体之前,绝大部分被土壤牢牢吸附而很难被水稻吸收。  相似文献   
84.
PFP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磷酸:果糖-6-磷酸1-磷酸转移酶(PFP)可催化果糖-6-磷酸与果糖-1,6-二磷酸间的可逆转变.该酶广泛存在于各种高等植物及一些微生物体内.文章综述了90年代以来有关PFP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PFP的种类与亚基构成、活性中心、底物特异性、酶活性的调节及功能等.  相似文献   
85.
用发光物质N-氨基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ABEI),采用碳二亚胺缩合法,成功地标记了动物及植物钙调素(CaM),标记率为[ABEI]/[CaM]≈0.8-0.9.对ABEI标记CaM的反应条件、结合物的质量和保存时间进行了观察.此标记物稳定,-20℃可保存10个月以上,适用于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生物样品中CaM含量.  相似文献   
86.
通过测定含β-桐酸(β-ESA)的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在加入Ca(2+)后浊度,粒度及内包荧光物释放的变化,研究了Ca(2+)与DPPC/β-ESA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PPC/β-ESA脂质体是一类对外加Ca(2+)敏感的脂质体,Ca(2+)的作用首先是引起脂质体间的集聚然后使脂质体融合;此时加速脂质体内包荧光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87.
将大鼠置于模拟海拔8km高度的低压舱内缺氧1周及缺氧后空气中常氧恢复1周和2周,观察了左右心室功能、心肌肥厚、心肌收缩蛋白含量及其Ca ̄(2+),Mg ̄(2+)-ATP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8km缺氧1周后肺动脉压及右心室收缩压明显升高,左右心室±dp/dtmax及收缩指数明显降低。左右心室肌明显肥厚,心肌收缩蛋白Ca ̄(2+),Mg ̄(2+)-ATP酶活性明显减低。缺氧后常氧恢复1和2周后,左右心室功能逐渐恢复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心肌肥厚逐渐减轻或恢复正常,心肌收缩蛋白Ca ̄(2+),Mg ̄(2+)-ATP酶活性也逐渐升高。因此说明:心肌收缩蛋白Ca ̄(2+),Mg ̄(2+)-ATP酶活性的改变是心功能变化的重要生化基础之一,它的减低是缺氧心肌对环境的代偿适应。  相似文献   
88.
一种建立在PCR的基础上,不使用同位素能快速安全地检测基因组中某一目的基因扩增程度的简易方法。此法所需DNA样品量少、灵敏度高,对于为观察细胞株而制备的小量样品或者石蜡包埋及福尔马林处理后的组织切片中某种基因的扩增尤为适宜。可做为一种辅助诊断手段推广应用到临床实验室。  相似文献   
89.
总胆汁酸(TBA)是胆甾醇在肝内分解以及在肠肝循环中胆甾酸代谢产物的总称。又分为初级胆汁酸(胆酸、鹅脱氧胆酸)和二级胆汁酸(脱氧胆酸、石胆酸、熊脱氧胆酸)。血清胆汁酸水平反映肝实质性损伤,尤其在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酒精肝损伤和肝硬化时有较灵敏的改变,是肝病实验诊断的一项重要指征。  相似文献   
90.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正、负染色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广泛存在于活细胞中,它是机体内超氧自由基O_2~-的清除剂,对机体细胞有保护作用。由于该酶的基质O_2~-极不稳定,所以迄今对SOD的检测都采用间接方法。SOD在电泳凝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