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5篇
  免费   1006篇
  国内免费   8347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440篇
  2022年   538篇
  2021年   544篇
  2020年   532篇
  2019年   553篇
  2018年   563篇
  2017年   546篇
  2016年   584篇
  2015年   620篇
  2014年   800篇
  2013年   729篇
  2012年   837篇
  2011年   810篇
  2010年   866篇
  2009年   943篇
  2008年   935篇
  2007年   775篇
  2006年   643篇
  2005年   557篇
  2004年   538篇
  2003年   568篇
  2002年   516篇
  2001年   453篇
  2000年   375篇
  1999年   314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61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317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68篇
  1990年   171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7篇
  195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61.
62.
63.
64.
聚乙二醇处理的大豆种子的异柠檬酸裂解酶、苹果酸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超氧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受低温吸胀冷害的种子子叶的活性,相关的酶活性协同地增长,而蛋白质的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些酶活性的提高可能是渗透调控处理对细胞膜系统修补的结果。  相似文献   
65.
实验采用光学滤波的方法,根据人类视觉系统对比敏感度曲线的生理数据,制作了一种模拟视觉系统空间调制传递特性的“人眼滤波器”.并用该滤波器对视错觉三角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6.
Bezold—Jarisch反射的生理机制与病理生理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Bezold-Jarisch反射是源于心脏内感受器的抑制性反射,其感受器主要分布在左心室,化学性和机械性刺激均可使之兴奋。感觉冲动经迷走神经无髓纤维上传,反射地引起交感传出活动减弱和迷走传出活动增强,终致心动徐缓和低血压。急性心肌梗塞、冠脉造影和劳力性晕厥时,有Bezold-Jarisch反射参与;慢性心衰和高血压时,心脏内感受器发生重调,反射的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67.
甘蔗叶不同部位ATP酶活性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蔗叶片,叶鞘和肥厚带韧皮部 ATP 酶活性定位于筛管、伴胞的质膜、内质网和某些伴胞细胞基质、小囊泡和发育成熟的液泡上;叶片韧皮部薄壁细胞、厚壁细胞和厚壁通道细胞质膜及小囊泡中亦显示有 ATP 水解产物;维管束鞘细咆与厚壁细胞或厚壁通道细胞所构成的细胞间隙上也存在有 ATP 酶活性反应产物沉淀。甘蔗叶片大、中、小三种维管束,从小维管束到大维管束,面向细胞间隙的细胞表面上的 ATP 酶活性逐渐增强,而维管束鞘细胞质膜上的 ATP 酶活性则趋于减弱;同一维管束内则以韧皮部细胞的 ATP 酶活性最强。维管束鞘细胞与叶肉细胞之间存在很多的胞间连丝,并表现出高的 ATP 酶活性。讨论了 ATP 酶活性的分布状态与叶肉细胞的光合产物向韧皮部运输的关系。  相似文献   
68.
蚕豆蚜种群动态与蚕豆生理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蚕豆和蚕豆蚜构成的人工种间关系系统为对象,研究了蚜虫种群动态和植物生理变化的关系。发现蚕豆生理应激过程能影响蚕豆蚜种群的生殖率、存活率等种群特征,从而调节其种群的动态。蚕豆还能传导放大昆虫种群自主调节的信息。蚜虫种群的适应过程,包括减小种群数量(低生殖率和迁移),降低对植物的胁迫,从而维持种间关系系统的持续发展。本文还初步将植物的生理应激过程与昆虫种群的动态过程相耦联,建立动态模型,对种间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9.
用SDS处理谷氨酸棒杆菌1014(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1014),获得消除质粒的衍生株1014—6。通过质粒pXZl0145(Cmr)转化1014—6菌株的原生质体,研究了转化最适条件。0.6u/ml青霉素处理对数期菌体可明显提高转化效率。转化促进剂PEG以分子量6000,浓度30%为最佳。转化在37℃水浴进行3min效果最好。转化效率最高可达2×104转化子/μg DNA。质粒pXZ10145电已成功地转入钝齿棒杆菌B9(C.Crenatu B9)。并在新 宿主中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0.
棉立枯丝核菌的dsRNA与致病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北方棉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18个分离物进行了dsRNA的检测和致病力比较,可见:(1)dsRNA以高频度(16/18)存在于各分离中;(2)各分离物的dsRNA有明显不同的电泳图谱,有1—8个片段,分子量自0.94—4.8×106道尔顿;(3)同地区土壤中分离物常有相同的dsRNA片段;(4)以弱致病力分离物BALr-2的[r-32P]ATP末端标记dsRNA为探针与16个分离物dsRNA进行分子杂交,只有3个分离物有强的同源性,Northern转移杂交表明同源核苷酸在1.15×106的片段;(5)变性电泳示丝核菌的dsRNA泳动率有减慢现象,从而提出环状dsRNA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