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71.
利用竞争型ELISA法鉴定硒诱导的金属硫蛋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竞争型ELISA法鉴定硒诱导的金属硫蛋白 (MT) ,发现对照组小鼠肝脏MT含量为 (2 .47± 0 .90 )μg/g湿重组织 ,硫酸锌组小鼠肝脏MT含量为 (8.15± 2 .2 0 ) μg/ g湿重组织 ,硒麦芽组小鼠肝脏MT含量为(12 .80± 1.44 ) μg/ g湿重组织。锌组和硒组的MT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5 )。硒组MT含量要显著高于锌组的MT含量 (P <0 .0 5 )。  相似文献   
72.
含硒类球红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确定类球红细菌转硒培养的最佳条件 ,研究了无机硒的加入浓度、时间以及分批补料培养对菌体生长和转硒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 ,无机硒的浓度低于 1× 10 -5mol/L时 ,对类球红细菌的生长基本没有影响 ,并能将6 3.9%的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转硒的最佳时间是在接种后 12h左右 ,此时转硒效率最高。实验还表明 ,分批补料培养可以提高菌体浓度 ,可使转硒效率和绝对量增加。体内试验表明 ,用 5mL/kgbw和 10mL/kgbw剂量的含硒类球红细菌灌养小鼠 ,可以使其全血GSH Px酶活性提高 2 0 .9%和 2 5 .5 % ,使其血清丙二醛 (MDA)含量降低2 1.0 %和 2 3.2 %。  相似文献   
73.
氮锌硒肥配合施用对白三叶的固氮作用与氮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湖北省宜昌县百里荒草场山地黄棕壤上配合施用氮锌硒肥,研究其对混播白三叶,混播黑麦草及单播黑麦草的干重及混播白三叶的固氮作用和氮转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氮锌硒肥配合施用,混播黑麦草的干重均高于相应处理的单播黑麦草,混播牧草和单播黑麦草重最高的处理都是N46Zn0Se5,其干重辚25.38 g/盆和19.93g/盆。(2)施氮对混播白三叶,混播黑麦草及单播黑麦草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施锌,硒对混播白三叶,混播黑麦草及单播黑麦草的生长作用不明显。(3)混播白三叶氮素的主要来源是固氮作用,占全氮产量的57.6000%-77.258%。(4)混播白三叶固定氮的转移量只占混播黑麦草的全氮产量的0.316%-12.251%,通过正交方差分析发现,适量氮肥(N30mg/kg)促进固定氮的转移,高量氮肥(N46mg/kg)抑制固定氮的转移。  相似文献   
74.
75.
76.
为探讨黄腐酸能否直接刺激软骨细胞产生活性氧以及硒能否抑制由此产生的活性氧,采用二氯荧光互双酯作为软骨细胞产生过氧化氢的探讨,用流式细胞技术定量地检测了在FA作用下软骨细胞产生的过氧化氢,并同时检测了硒存在时的过氧化氢含量。发现FA不但能够刺激软骨细胞产生过氧化氢,并与FA浓度相关,随FA浓度增大,产生过氧化氢增移,当FA浓度为100mg/L时软骨细胞产生过氧化氢达到最大,之后再增大FA浓度,过氧化  相似文献   
77.
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对水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秋菊  王志鸣  邓桢珍 《广西植物》2018,38(10):1319-1325
硒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在水杉母树主要生长所在地恩施境内形成立体的硒资源环境,而该区的水杉群落天然更新困难,林下鲜见更新幼苗或幼树。因此,结合硒资源,研究硒元素与水杉种子萌发的相互关系对水杉的天然更新繁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揭示硒元素对水杉种子发芽的影响,该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环境条件(温度:20、25、30 ℃; 光照:12 h光照/12 h黑暗、24 h全黑暗; 是否浸种)下原生水杉种子的萌发率,筛选出最适萌发条件,并在此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0、0.25、0.5、1.0、2.0、4.0、8.0、16.0 mg·L-1)的亚硒酸钠对水杉种子进行处理,观察其萌发的变化。结果表明:当使用浓度为0.25 mg·L-1的亚硒酸钠溶液处理水杉种子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都为最高,分别为34.0%、29.0%、13.9; 当亚硒酸钠浓度大于0.25 mg·L-1时,水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开始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亚硒酸钠浓度为16.0 mg·L-1时,三个指标都达到最低值,分别为0.5%、0%、0.025。由此可知,低浓度(0~0.25 mg·L-1)的亚硒酸钠处理对水杉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0.25 mg·L-1)的亚硒酸钠处理对水杉种子的萌发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8.
【背景】壶瓶碎米荠对硒具有超积累能力,并主要以硒代胱氨酸的形式存在,与已有的硒超积累植物显著不同,其硒超积累机制不明。【目的】从硒超积累植物壶瓶碎米荠(Cardamine hupingshanensis)体内分离耐硒内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体外硒代谢特征研究,为壶瓶碎米荠超积累硒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壶瓶碎米荠新鲜叶片中分离纯化耐硒内生菌株,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并对其进行亚硒酸钠培养代谢。【结果】获得一株耐硒内生菌CSN-1,被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培养液中硒含量低(Se 1.5 mg/L)时其吸光度值较对照组高,硒含量高(Se 10 mg/L)时其吸光度值较对照组低;代谢后的上清液中硒主要以Se~(4+)存在,而菌体中硒主要是硒代胱氨酸(SeCys_2)。【结论】硒超积累植物壶瓶碎米荠叶片体内存在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CSN-1,具有将亚硒酸钠转化为硒代胱氨酸的能力,低浓度的硒对该内生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硒则会抑制该内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79.
富硒植物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硒是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微量元素。1957年施瓦茨发现,硒有抗氧化作用,并首次提出硒是人体的必需元素。同年,谷跳甘肽过氧化物酶被发现。1971年,Rotz-uch证明,硒是该酶的组成成分。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硒是人体生命的必需元素。近年,德国植物营养学家已将硒列于植物有益元素的行列。硒通过生物地球化学营养链:岩石一土壤和水一植物一动物和人给人和动物以影响。几十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和动物的四十多种疾病与体内硒缺乏有关,典型疾病如地方性克山病、大骨节病、牲畜的白肌病。禽类的渗出性素质等,而硒制剂对这些疾病均…  相似文献   
80.
硒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简要叙述了微量元素硒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运输、存在形态、生理功能及其与其他元素的相互作用,并就增加植物体内的硒含量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