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Human α-synuclein is a presynaptic terminal protein and can form insoluble fibrils that are believ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everal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such as Parkinson‘s disease,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and Lewy body varia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this paper, in situ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has been used to study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α-synuclein fibrils in solution using two different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imaging modes: tapping mode and contact mode. In the in situ contact mod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experiments α-synuclein fibrils quickly broke into fragments, and a similar phenomenon was found using tapping mod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in which α-synuclein fibrils were incubated with guanidine hydrochloride (0.6 M). The α-synuclein fibrils kept their original filamentous topography for over 1h in the in situ tapping mod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experiments. The present results provide indirect evidence on how 13-sheets assemble into α-synuclein fibrils on a nanometer scale.  相似文献   
72.
目的了解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浙南地区62例戊型病毒性肝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之比为4.17:1。青壮年多发(54.83%).老年人次之(35.48%),冬春季发病率与夏秋季相似。起病急,以乏力、纳差、皮肤眼白黄染为主要表现.其次可有发热、恶心、呕吐、厌油、腹胀等症状及肝区叩痛、肝脾肿大、腹部压痛等体征。肝功能损害明显,可有凝血功能、甲胎蛋白的改变。尤其老年组ALT、TBiL升高显著.白蛋白下降明显。经治疗后。ALT复常较TBiL快,老年组TBiL复常时间长。出院前末次ALT均正常。TBiL仍偏高27例(43.55%),以老年组居多(74.07%)。结论浙南地区戊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典型的临床表现;老年戊型肝炎患者黄疸发生率高。程度深,消退慢,低蛋白血症多见,更易发生淤胆。  相似文献   
73.
了解敏感和抗性蚊虫的繁殖适合度对于规划和实施蚊虫防治计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将斯氏按蚊Anopheles stephensi幼虫用溴氰菊酯(AnDL)及溴氰菊酯和PBO混配制剂(1∶5) (AnDP), 或斯氏按蚊成虫用溴氰菊酯(AnDA) 进行选择后, 在实验室内检测了起源于印度德里的斯氏按蚊亲本(AnS)和抗性品系 (AnR) 的繁殖适合度的变化,从繁殖力、生育力、卵孵化率和生殖营养周期的长度等方面评价了斯氏按蚊的繁殖适合度。结果表明:与AnS品系相比, AnR品系的生殖营养周期缩短了60%~73%。与AnS品系相比, AnR品系的产卵量显著降低, 降幅达14.5%~37.9%,对溴氰菊酯抗性最强的AnDL40品系的产卵量降低得最多。这些结果说明溴氰菊酯抗性与繁殖劣势之间可能存在正相关。与亲本品系相比, AnDL40品系的卵孵化率降低了19.4%~30.9%, 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相关性。在RDP品系中观察到繁殖适合度降低, 表明溴氰菊酯增效剂的选择不仅在降低溴氰菊酯抗性水平而且在降低抗性个体频率上的效率。在对溴氰菊酯几乎不具有抗性的成虫品系的选择中繁殖适合度降低, 暗示溴氰菊酯作为灭杀斯氏按蚊成虫剂的效果要好于作为杀幼虫剂的效果。这些结果提示, 通过对斯氏按蚊实施不同抗性治理策略, 种群中抗性基因型的繁殖适合度的降低可消除杂合子和抗性纯合子。  相似文献   
74.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镇静、止痛、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的天然活性分子。本文以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母核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对近三年为主文献报导的新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吸入布地奈德对致敏大鼠气道炎症及肺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致敏组、布地奈德干预组(BUD)和氨溴索+布地奈德干预组(AMB+BUD)。测定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ABLF)细胞计数及分类;取部分肺组织行HE染色病理学观察;测定肺组织中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BUD+AMB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以及肺组织ROS含量均明显低于BUD组(P〈0.05,P〈0.01),而肺组织GSH含量明显高于BUD组(P〈0.01);同时BUD+AMB组大鼠支气管壁炎症反应及病理损伤程度也较BUD组明显减轻。相关性分析显示:各组大鼠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与肺组织ROS含量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氧化应激在哮喘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盐酸氨溴索通过其抗炎、抗氧化作用,与吸入糖皮质激素合用对哮喘急性发作有协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6.
中华青荚叶的一个新环烯醚萜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山茱萸科中华青荚叶(Helwingia chinensis)的乙酸乙酯部份分离得到一个新环烯醚萜和三个已知环烯醚萜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为10-O-trans—cinnamoyl。leoside(1),10-hydroxyoleoside 11-methylester(2),jasminoside(3)and 10-hydroxyoleumpein(4)。  相似文献   
77.
许新新  谭瑶  高希武 《昆虫知识》2012,49(2):324-334
为探讨P450介导的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抗药性机制,合理使用杀虫药剂,本研究通过活体和离体抑制实验发现,增效醚(PBO)对绿盲蝽P450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处理时长为24h时,P450酶活性由未处理时的12.02pmol/min/mgPro.下降至1.63pmol/min/mgPro.,PBO对P450酶的抑制中浓度为0.256mmol/L。生物测定结果表明,PBO对三氟氯氰菊酯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增效7.2倍,而对吡虫啉、灭多威、马拉硫磷无显著增效作用。利用RT-PCR及RACE技术对绿盲蝽P450基因进行克隆,获得了2条CYP4家族基因,全长均为1631bp,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01个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这是一对等位基因,含有CYP4家族所有保守特征序列;同源性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这2个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CYP4CE1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分别为41.5%和41.1%。  相似文献   
78.
综述: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目前临床治疗效果不佳.仅针对单靶点或单致病途径的药物不易取得好的疗效.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干预时机太晚,当诊断出痴呆时患者脑内已有大量神经元死亡.因此,应当针对多靶点、多途径治疗,同时将治疗时机提前到痴呆发生前,才有可能在AD的药物干预领域实现新的突破.本文综述了作者近十多年来在中药治疗AD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中药新复方参乌胶囊、中药提取物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山茱萸环烯醚萜苷、淫羊藿黄酮和淫羊藿苷对多种拟AD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这些中药的特点是作用在AD复杂发病机制的多靶点和多途径,尤其是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再生作用,且对线粒体和突触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望用于AD的早期干预或轻度认知障碍期(MCI)的治疗,从而阻止或延缓痴呆的发生与进程.  相似文献   
79.
古菌作为区别于细菌和真核生物的第3种生命形式广泛分布于各种生境,与碳、氮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密切相关,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古菌细胞膜脂作为古菌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其群落组成和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指示作用.本文介绍了古菌细胞膜脂的结构特征及不同古菌类群间细胞膜脂结构差异,用以表征古菌群落的组成特征.环境中细胞膜脂丰度可反映古菌生物量,并可与基于DNA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在结果准确性、分析效率和经济成本方面互补和互证.在重点介绍应用古菌细胞膜脂分析古菌群落组成和丰度的难点和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影响古菌群落变化的环境因子如温度和pH,进一步阐述古菌与所处生境的关系,分析古菌群落演化过程及其在地球化学和地质历史事件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0.
从藏药藏波罗花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个新的单萜类环烯醚。采用1H NMR、13C NMR、EI及HR-EI等方法鉴定结构分别为(1R,6S,8R,9R)-1-ethoxy-8-methyl-1,5,6,7,8,9-hexahydrocyclopenta[c]pyran-4-carbaldehyde,该化合物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