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51.
郝静  包瑾芳  刘军  袁伟杰  于青 《生物磁学》2014,(4):608-610,620
目的:定腹膜间皮细胞在高糖引起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nal transition,EMT)过程中microRNA的表达差异。方法:常规培养PMC细胞,利用高糖培养液刺激诱导腹膜间皮细胞发生EMT,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EMT标志基因变化,以此确定高糖诱导EMT的发生。利用特异茎环结构的引物合成microRNA的cDNA,实时定量PCR检测重要microRNA的表达变化。结果:高糖培养液培养腹膜间皮细胞48hr后,细胞形态呈梭形改变,同时EMT标记基因E—cadherin表达明显减低(P〈0.01),Vimentin表达显著升高(P〈0.01),说明高糖诱导腹膜间皮细胞发生了EMT。利用microRNA特异的茎环结构引物,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高糖刺激后miR-193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miR-15a和let-7e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miR-16和miR-2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同时检测发现高糖刺激后miR-193a的表达水平随刺激时间表达升高。结论:异常变化的microRNA可能对高糖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EMT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2.
许琴  曹娟  赵烨  印获  章旭  刘显章 《生物磁学》2013,(36):7085-7088
目的:探究尿毒症皮肤瘙瘁患者采取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经验积累。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于2005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2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而研究组开展腹膜透析治疗。记录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周末血生化客观指标及皮肤瘙痒程度,并做好对比。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的皮肤瘙痒评分、β2-MG、PTH、p3,BUN、SC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皮肤瘙瘁评分为(3.4±0.8)分,对照组为(5.8±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β2-MG、PTH及P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主要致敏因子为大中分子,采取腹膜透析能够有效清除大分子物质,进而达到瘙痒程度的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盆底修复术中聚丙烯网片植入阴道后局部病理学变化.方法:采集自2004年5月至2011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采用聚丙烯网片经阴道盆底修补治疗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术后发生网片阴道暴露的样本18例,对局部暴露的网片进行切除,并进行病理学观察,总结阴道局部炎症反应的特点.结果:8例发生于手术后1个月内,组织反应以急性炎症反应为主,表现为粒细胞增多,后期在周围逐渐出现巨噬细胞,肉芽组织形成,毛细血管增生;9例1-6个月发生者转为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多,6个月以上发生暴露1例,部分组织出现鳞状上皮增生.结论:聚丙烯网片植入阴道暴露局部组织分为急性反应期、慢性反应期、鳞状上皮增生期,6个月后可见纤维组织增生,胶原增加,炎细胞减少,10月后上皮结构基本同正常鳞状上皮.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与研究盆底电刺激对大鼠盆底肌肌肉、神经发育的形态学影响。方法:36只Wistar产后健康雌性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刺激组,每组12只。模型组与刺激组都建立了压力性尿失禁模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建模后刺激组给予盆底电刺激,每3 d一次,持续治疗12 d;模型组在建模后不给予任何治疗处理。结果:模型组与刺激组建模后6 d、12 d的膀胱最大容量、肌肉拉长收缩力、血清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刺激组高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可见施万细胞,未见神经元细胞,肌束结构完整,肌纤维上可见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模型组神经元及肌纤维出现缺血性改变,肌纤维肿胀,肌膜核内移;刺激组未见靶状纤维改变,肌纤维粉染,肌纤维肌束结构完整,胞浆着色浅。结论:盆底电刺激在压力性尿失禁大鼠的应用能促进血清NPY的释放,提高盆底肌肌肉与膀胱最大容量,促进大鼠盆底神经发育。  相似文献   
55.
郑昕烨  宋岩峰 《生物磁学》2011,(15):2983-2985
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中老年妇女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环境因素已基本明确,而遗传因素尚未阐明。近年来,由于基因分型及遗传基因鉴定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盆底器官脱垂的群体调查及家系分析的增加,盆腔脏器脱垂的遗传研究有一定的进展,本文就其在基因多态性方面的发现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6.
原发性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纤维瘤在临床上是属于极少见的病例,通常患者就诊时无明显临床症状。本文报道1例43岁成年男性的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纤维瘤并进行相关文献的复习。已有研究证实影像学检查可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提供重要依据,节细胞神经纤维瘤的影像学检查亦具有其特征性表现,但最终本病的确诊仍依赖病理及免疫组化技术。影像学检查是确定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治疗计划的必要措施。目前手术已成为治疗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纤维瘤的首选治疗。辅以血管外科技术,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通过手术治疗后尽管有二次复发可能,但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预后仍较好。  相似文献   
57.
目的:总结并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P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并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6例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良性肿瘤17例,完整切除15例,部分切除2例,复发4例,均再次手术;恶性肿瘤29例,完整切除10例,部分切除15例,活检2例,复发6例,再次手术4例。随访时间0.5至5年,良性肿瘤死于其他疾病3例,死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例;恶性肿瘤死亡22例,其中1年内死亡8例,3年内死亡12例,5年内死亡2例。结论: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B超、CT及MRI检查是目前诊断PRPT方便、有效的诊断手段,手术治疗是治疗PRPT的首选治疗方式,完整切除肿瘤是影响PRPT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的重要因素。对于复发病例应选择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患者(V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VC手术的患者128例进行研究,其中接受腹膜后高位结扎术者45例,纳入腹膜后组;接受腹腔镜手术者39例,纳入腹腔镜组;接受显微手术者44例,纳入显微手术组,对比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对比术前、术后3个月各组的睾丸体积、性激素水平,随访1年,记录各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微手术组的手术时间长于腹膜后组与腹腔镜组,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少于腹膜后组与腹腔镜组(P0.05)。术前、术后3个月各组左侧、右侧睾丸体积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各组睾酮(T)水平高于术前,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低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显微手术组T水平高于腹膜后组与腹腔镜组,FSH、LH水平低于腹膜后组与腹腔镜组(P0.05)。与腹膜后组、腹腔镜组相比,显微手术组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不同手术方案治疗VC均可获得一定的疗效,但显微术式可明显改善性激素水平,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好,费用少。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盆底脱垂修补术后患者口服盐酸坦洛新片同时联合排尿监测、个体化选择拔尿管时间在预防术后尿潴留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2009年10月1日至2011年09月30入住我院的患者中选择126例全盆底修补术或前盆底修补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9例,对照组57例,观察组予以盐酸坦洛新片口服并行个体化拔尿管;对照组予以安慰剂口服并采用传统的术后留置尿管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5.7%,对照组的尿潴留发生率为19.2%,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其残余尿量、平均留置尿管时间亦均明显降低(P<0.05),且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盆底脱垂修补术后口服盐酸坦洛新片并进行排尿训练及个性化拔管对预防术后患者的尿潴留有明显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故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价MSCT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手术、活检病理证实9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的MSCT影像资料,分别由两名副主任医师采用盲法对RPF病变发生部位、病变范围、病灶形态、密度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显示情况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并进行平扫及增强后病变CT值测定。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MPR)、容积重建(VR)及CT尿路造影(CTU)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CT平扫表现为腹膜后不规则近似于肌肉密度的软组织病变,6例病灶边界清晰,3例边界不清。9例均不同程度包绕腹膜后大血管,8例始于肾门下方,一例累及十二指肠上动脉。9例均不同程度累及一侧或双侧输尿管,造成输尿管及肾盂扩张积水,输尿管管壁增厚。增强扫描7例有轻中度强化,2例强化不明显。结论:MSCT可以显示腹膜后纤维化的特征,MPR、CMPR、VR及CTU技术综合应用有利于明确病变部位、形态、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有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