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研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双波长扫描仪对少年游泳运动员的HbA_2分含量进行测定。发现大运动量训练对HbA_2水平是有影响的。经六天训练(星期二、五为大运动量训练),星期日休息一天,次周的星期一晨HbA_2分含量升高,星期二大运动量训练后的次日晨HbA_2分含量显著下降。运动性贫血的运动员,其HbA_2分含量一周中的变化趋势与正常运动员相似,但HbA_2分含量比正常运动员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从腐梨上分离到的一株未见描述的毕赤酵母属新种(Pichia hangzhou-ana Lu et Li),并讨论了与其近似种的区别。同时进行了DNA G+C分比值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对分布在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常见种长毛风毛菊的6个海拔梯度(3200~3850m)18个居群的繁殖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毛风毛菊随海拔的升高个体和营养器官减小,繁殖的投入增加;随着海拔的升高,长毛风毛菊的个体管状小花数目和种子数目减少,管状小花重量和粒重增大;个体管状小花的数目及重量和个体种子的数目及重量间存在权衡关系;长毛风毛菊的个体大小和繁殖分配存在负相关关系。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下,长毛风毛菊以减少管状小花数目和种子的数目来增加管状小花重量和粒重,是保证有性繁殖成功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4.
《西北植物学报》2022,(5):F0002-F0002
西北植物学报创刊于1980年,月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陕西省植物学会主办场西北植物学报?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植物学科核心期刊近年来,先后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种重点期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至三届中国“强报刊”,教育部第四、五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科技部第一至五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并于2016年入选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12-201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陕西省第一至六届精品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5.
以种子萌发根尖和花药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取样时间、预处理方法对日草染色体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尖上午8:00~9:00,花药愈伤继代3~5d上午9:00~10:00为最佳取样预处理时间;采用三种药剂预处理活体根尖,以4℃下饱和对二氯苯溶液或0.002mol/L的8-羟基喹啉液预处理8h效果最佳,花药愈伤则以饱和对二氯苯溶液预处理6h效果最佳。本实验的预处理温度是固定的,可克服预处理随季节和时间温度的变化而带来的不稳定性,且日草花药愈伤染色体观察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直立百部的一个新异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直立部Stemona sessilifolia(Miq.)Miq.大量标本的研究和野外调查及引种栽培观察,结合对山东部Stemona shandongensis D.K.Zang模式标本产地的调查,发现直立部的形态性状是多变的。研究表明它的习性受生境影响而多变,从直立半灌木到蔓生都有;叶型多变;花通常出自叶腋,而花梗有时与叶柄,甚至主脉合生;内轮花被片大多明显大于外轮。山东部的形态性状处于直立部的变异范围内,因此作为独立的种是难以成立的,应处理为直立部的新异名。  相似文献   
7.
丛枝菌根真菌对百喜草的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水分胁迫条件下喜草(Paspalum notatum)生长、渗透调节及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喜草的株高、地上部与根部鲜重、地上部P、K、Mn及根部P、Ca、Mn含量,明显降低了地上部Zn及根部Fe、B、Cu水平;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接种株的地上部相对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且均显著高于未接种株,接种株地上部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均显著低于未接种株,接种株的地上部POD活性与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且均显著高于未接种株,AM侵染对SOD活性的影响较小。可见,接种AM真菌Glomus mosseae提高了植株体内保护酶活性(如POD)及渗透调节能力(如脯氨酸、P、K、Ca等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增加),从而显著增强了喜草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百部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分类及次级代谢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对叶部块根为材料分离内生放线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分类、抗菌活性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研究。【方法】样品经过严格的表面消毒,选用4种培养基分离部内生放线菌;分离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和16S rRNA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采用琼脂移块法测试分离菌株的抗菌活性;通过PCR检测分离菌株的PKS/NPRS和卤化酶基因;使用HPLC-UV/VIS-ESI-MS/MS分析发酵产物。【结果】从6个样品中获得18株内生放线菌,分属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假诺卡氏菌属(Pseudonocardia)和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分离菌株绝大部分具有抗菌活性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其中13株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绿脓杆菌有拮抗活性,17株具有PKS/NRPS基因,8株菌具有卤化酶基因,且卤化酶阳性代表菌株的发酵产物具有抗细菌活性和卤代化合物特征。【结论】部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其内生放线菌以链霉菌和小单孢菌为主,在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方面具有很好的潜力,可作为一类重要微生物资源进行活性产物开发。  相似文献   
9.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直立部4个居群的84个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探讨山东部种的地位。结果表明:(1)15个引物共检测到184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多样性条带153条;直立部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其物种水平多样性条带分率(PPF)为83.15%,有效等位基因数(Ae)为1.425,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388,Nei’s多样性指数(Hpop)为0.254。(2)居群平均水平上多样性条带分率为63.04%,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51,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10,Nei’s多样性指数为0.206。(3)AMOVA分析显示直立部居群间遗传分化水平(ΦST)为0.126 3,POPGENE分析显示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91 1,二者均表明居群内变异大于居群间变异;直立部居群间的基因流(Nm)为2.116 6,说明居群间的基因交流较频繁。(4)聚类及主成分分析显示,直立部4个居群聚为两支,其中泰山居群与其他居群关系较远,以蔓生部和大部为外类群分析的结果支持将山东部作为直立部的异名,Mental检测显示居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外来生物入侵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而且,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已经构成全球变化的重要成分,其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生物进化以及景观影响深远,给环境和人类经济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已成为世界性灾难。20世纪80年代以来,入侵植物对我国农林牧业等领域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也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多重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