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两个品种玉来愈伤组织经0.5和5mmol/L的百草枯处理3h后,在渗透胁迫(PEG6000-0.5MPa溶液)下处理24h,电解质泄漏率增加;H2O2和MDA积累;AsA和CAR含量的减少加剧。0.5和5mmol/L的苯甲酸钠减轻渗透胁迫诱导的氧化伤害,促进CAT活性的增加;使SOD、GR、AP和POD能维持较高的活性;AsA和CAR含量降低的幅度减小。抗旱性强的品种PAN6043愈伤组织抗氧化胁迫和渗透胁迫能力强于抗旱性弱品种SC701,并与合高活力抗氧化系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腺苷A1受体(A1R)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致中枢神经系统氧中毒(central nervous system oxygen toxicity,CNS-OT)发生中的作用。方法:(1)大鼠侧脑室注射A1R选择性激动剂CCPA后观察氧惊厥潜伏期。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5μg、10μg以及20μg CCPA给药组。采用侧脑室注射方法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CCPA后,进行0.6MPa HBO暴露,记录大鼠的CNS-OT潜伏期。(2)大鼠侧脑室注射A1R选择性抑制剂DPCPX后观察氧惊厥潜伏期。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15μg、30μg以及60μg DPCPX给药组。采用脑室注射方法分别给予DMSO和不同剂量DPCPX后,进行0.6 MPa HBO暴露,记录大鼠的CNS-OT潜伏期。结果:脑室注射5μg CCPA组(32.15分±0.8392分)、10μg CCPA组(60.50分±3.150分)和20μg CCPA组(70.91分±2.975分)惊厥潜伏期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室注射30μg DPCPX组(14.09分±1.363分)和60μg DPCPX组(8.564分±0.645分)惊厥潜伏期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局部给予腺苷A1R选择性激动剂CCPA可以有效延长CNS-OT的潜伏期;中枢局部给予腺苷A1R选择性抑制剂DPCPX可以有效缩短CNS-OT的潜伏期。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分析盐酸戊乙奎醚在急性有机磷中毒重度中间综合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重度中间综合症患者34例,依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2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给予氯解磷定+阿托品+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氯解磷定+盐酸戊乙奎醚+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肌无力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肌无力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快速有效缓解急性有机磷中毒重度中间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后高压氧(HBO)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9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痊愈65例(82%),有效9例(11%),死亡2例(3%),发生迟发性脑病3例(4%),其中1例在治疗17次后中毒症状基本控制,但放弃治疗1周后复发.结论:HBO在一氧化碳中毒治疗中具有突出疗效,HBO治疗患者治愈率高,清醒快,病死率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5.
《蛇志》2010,(4):I0001-I0001
为促进我国中毒急危重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高各级医院的救治水平,由《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山东特约编辑部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中毒急危重症学术研讨会暨泰山中毒与职业病高峰论坛定于2011年5月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会议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会作精彩专题报告,同时进行现场争鸣答疑、新技术演示,与会代表将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26.
刘本光 《蛇志》2007,19(4):298-299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中常见的危重急诊,抢救不及时,常危及生命。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使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少,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全部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胆碱酯酶检测确诊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将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长托宁加氯磷定组)和对照组(阿托品加氯磷定组)。长托宁组46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12~70岁,平均34·5岁。其中自服中毒26例,误服中毒10例,皮肤和呼吸道接触中毒10例;轻度中毒8例,中度中毒25例,重度中毒13例。阿托品组40例,男18例,…  相似文献   
27.
不同控草措施对高温季节华南地区蔬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奇  冯莉  田兴山 《生态学报》2015,35(22):7444-7453
华南地区高温季节从6月持续到10月,田间杂草危害严重,当前高温季节田间杂草群落发生格局相关的研究资料积累不足。因此在广州高温季节于标准化菜田通过田间杂草调查、小区控草试验和室内土壤培养,研究了杂草群落发生规律和菜田不同清园和土壤处理控草措施对田间杂草群落短期防效和后续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田休耕50 d后,田间杂草群落中禾草类杂草种类较少但发生量明显占优,阔叶类杂草种类较多而危害总体较轻,莎草类杂草种类较少,发生量与阔叶草相当;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呈现明显的单优势,光头稗(Echinochloa colona)、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碎米莎草(Cyperus iria)、草龙(Ludwigia hyssopifolia)等的盖度也较高。休耕后取田间土壤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的结果亦表明,高温促进禾草类杂草的出苗和幼苗生长(尤其是40℃/35℃)而15℃恒温培养14 d几乎仅有阔叶类杂草出苗。不同控草措施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百草枯处理(900 g a.i./hm~2)后阔叶类杂草总盖度上升的趋势被扭转为禾草类杂草持续占优势;喷施百草枯并铲草处理30 d后杂草盖度即恢复至60%以上,而配合喷施丁草胺(1350 ga.i./hm~2)、乙草胺(750 ga.i./hm~2)、精异丙甲草胺(750 ga.i./hm~2)或二甲戊灵(600 ga.i./hm~2)进行土壤处理30 d后可使杂草盖度与仅喷施百草枯处理分别下降72.9%、84.6%、83.9%和77.5%;土壤处理前配合浅翻耕可明显提升控草效果。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控草处理70d后,百草枯、铲草和翻耕处理均对试验田间杂草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P0.01),田间各主要杂草在CCA排序图中明显分为两个类群:1)光头稗、牛筋草、千金子、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水虱草(Fimbristylis miliacea)和三头水蜈蚣(Kyllinga triceps);2)草龙、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鳢肠(Eclipta prostrata)、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等阔叶类杂草和碎米莎草。  相似文献   
28.
以L929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镉中毒体外模型,研究镉中毒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使用含有终浓度为100、50、25和5μmol·L-1氯化镉的DMEM培养基培养L929细胞,培养后0、6、12、24、36、48 h时分别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应用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来测定细胞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当镉浓度大于50 μmol·L-1时,细胞形态损伤严重,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1);当镉浓度为5 μmol·L-1时,细胞未出现明显损伤,细胞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时间效应观察结果显示,当镉作用36 h以上,细胞出现严重损伤,较多细胞悬浮于细胞培养基中,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1).结果表明,镉的终浓度为25 μmol·L-1,与L929细胞共同作用24 h为建立镉中毒体外模型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29.
韦元飞  卢永彪 《蛇志》2011,23(3):280-281
目的探讨防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的措施。方法对9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措施及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中并发呼吸衰竭30例,治愈80例,治愈率为88.89%;死亡10例,死亡率为11.11%。结论尽快、彻底地清除毒物,及时、足量地应用解毒药物,及时果断地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防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的三大措施。  相似文献   
30.
董雪松  刘盛业  刘伟  刘淑英  刘志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1,19(4):351-353,I0023,I0024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百草枯(PQ)致肺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 33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3只)。实验组腹腔一次性注射PQ 10 mg/kg,并于染毒后第2、5、7、14、28天处死小鼠,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并于第28天处死。观察两组小鼠的一般情况、肺组织大体结构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实验组小鼠在染毒后2 h即出现中毒性改变,肺组织在第28天出现了明显的纤维化改变。结论腹腔一次性注射PQ能简便、可靠的构建出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可用于进一步研究PQ中毒所致的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