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黑果枸杞的黑色与白色浆果内含物含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13~2015年青海省黑果枸杞资源调查中发现了白色浆果类型材料,该研究对白果和黑果在成熟后期——3个发育期(Ⅰ~Ⅲ)的果实表型以及使其浆果具有营养和药理价值的重要活性化合物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黑果枸杞白色和黑色浆果的发育进程相近,果型一致,体积、质量差异不明显。(2)花青素在黑色浆果中于第Ⅱ时期含量最高(17.18 mg/g),而在白色浆果中的3个测定时期均极低,花青素的消失是果实颜色呈现白色的根本原因。(3)多酚、多糖和维生素E在黑、白色浆果中都存在,且均在成熟后期的Ⅱ、Ⅲ时期含量达到最高,但三者在各个时期白色浆果中的含量均显著低于黑色浆果。(4)在浆果中检测的17种矿质元素,其中在白色浆果中有10种元素(B、Ca、Li、Mg、Mn、Na、Si、K、Zn和Al)的含量较黑色浆果高。该研究为黑果枸杞品种选育、黑果枸杞白色果实营养价值的评判和其适应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逆转座子样元件Tcal用于白色念珠菌的分类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江野  符峥 《微生物学报》1996,36(3):161-167
已分离到一中等重复序列以及具有逆转座子样结构的元件Tcal。Tcal两端存在两个完全相同同向排列的序列LTR388bp,中间被一5.5kbDNA片段隔开。以alpha及Tacl为探针对40多种来自美国和中国的临床分离到的致病菌株进行杂交分析,根据杂交图谱,这些白色念珠菌可被分成若干组、令人感兴趣的是来自同一地区菌种的遗传相关性比来自不同地区的大,比较URA3等基因的杂交结果,支持这种分析,尚未观察  相似文献   
73.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PGR)的方法对48株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Robin)Berkh进行了分析。由初步试验中,随机选用了18种引物,筛选出OPA-14引物,该引物扩增的带型清晰可辨,不同菌株之间扩增的带数6—12条不等,共有6条主带。扩增片段的长度粗略估计在300—2000bp左右。除个别菌株的带型相同以外,大多数菌株之间呈多态性分布,其带型的数目和扩增的片段存在差异。对简单的DNA制备方法,以及RAPD-PCR在临床应用和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4.
黄酮和甾体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用琼脂扩散法对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到的12个黄酮和5个甾体化合物进行了抗真菌活性实验,其中黄芩甙元(baicalein)、funkioside C和胡萝卜甙(daucosterol)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对尖孢镰刀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12、0.217和0.108g/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别为0.264、0.310和0.078g/L。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5.
非白色念珠菌是肿瘤患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40年来,在1591例肿瘤患者全身性念珠菌感染中,由非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感染占46%,其中热带念珠菌占25%,光滑念珠菌占8%,近平滑念珠菌占7%,克柔念珠菌占4%,其他种〈1%。本文叙述了念珠菌属各个种的病原性及对肿瘤与非肿瘤患者的易感染和有关因素。文中最后强调,大多数念 珠菌病由内源性引起,但外源性或医源性暴发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76.
江华 《生命世界》2005,(12):61-65
离奇的卡氏肺囊虫肺炎1980年10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戈特利布(Michelael D.Gottlieb)医生遇到了一位不寻常的患者。这位31岁的年青人的口腔和食管发生了严重的白色念珠菌感染,血液中 CD4~ T 淋巴细胞下降至几近于零,随后患者出现极度疲劳、气急、干咳、高热、大汗,对他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和支气管肺  相似文献   
77.
三角帆蚌贝壳珍珠层颜色遗传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贝壳珍珠层颜色的遗传规律,为珍珠层颜色的选择育种提供理论指导,利用三角帆蚌紫色和白色选育品系进行自交和正反杂交,建立了白色♂×白色♀、白色♂×紫色♀、紫色♂×白色♀和紫色♂×紫色♀4个交配组合,统计分析了每个交配组合子代的珍珠层颜色分离情况.结果显示,白色自交组合的子代贝壳珍珠层颜色全部表现为白色,没有发生颜色分离;杂交组合的子代珍珠层颜色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全部表现为紫色,二是颜色发生分离,且紫色和白色个体比例符合1∶1的比例关系;紫色自交组合的子代珍珠层颜色也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全部表现为紫色,二是颜色分离出紫色和白色,且比例符合3∶1的比例关系.结果表明,三角帆蚌贝壳珍珠层颜色受遗传基因控制,可以稳定遗传,属质量性状.珍珠层紫色性状对白色性状为显性,两种颜色性状均不存在母性遗传.白色个体为隐性纯合体,选育纯化较为容易,而紫色个体既有显性纯合体又有杂合体,选育纯化相对较困难.  相似文献   
78.
我们采取将小鼠下腹壁切开,暴露膀胱,向膀胱内注入一定量的白色念珠菌(以下简称白念)菌液,并关闭腹壁的方法建立了此模型。对模型动物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发现,其尿、肾中白念检出率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感染30天时为96%,60天时为53.8%。病理学检查发现,肉眼观察大多数肾脏均可见到轻重不同的改变,和对照组相比,肾重量有所增加;光镜下可见到确实的肾盂肾炎改变,至30天仍很明显。  相似文献   
79.
80.
抗白色念珠菌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娟 《微生物与感染》1990,13(3):129-131,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