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1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3687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578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82篇
  2008年   613篇
  2007年   547篇
  2006年   510篇
  2005年   517篇
  2004年   511篇
  2003年   580篇
  2002年   680篇
  2001年   532篇
  2000年   549篇
  1999年   465篇
  1998年   436篇
  1997年   538篇
  1996年   452篇
  1995年   559篇
  1994年   513篇
  1993年   494篇
  1992年   523篇
  1991年   471篇
  1990年   423篇
  1989年   428篇
  1988年   141篇
  1987年   127篇
  1986年   109篇
  1985年   143篇
  1984年   116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23.
中国木兰属和含笑属导管分子的比较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国木兰科的39种木兰属和含笑属植物次生木质部的导管分子进行了初步分析。两属导管分子的长度和宽度略有差异。木兰属中多数种的导管分于有单穿孔板,但有的可见到梯状穿孔板。含笑属植物的导管分子大多具有梯状穿孔板,仅有一种可看到单穿孔板。在具有梯状穿孔板的木兰属植物中,穿孔板的横隔数目较含笑属的多。木兰属的导管壁上一般无螺纹加厚;含笑属则相反。此外,在两属之间,导管尚存在一些其它差异。  相似文献   
24.
本文首次报道了四川产扁苞蕗蕨和长柄蕗蕨的染色体及孢子发生情况。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n=26和n=28,都是有性生殖的二倍体。染色体基数26在蕗蕨属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它和膜蕨属、厚壁蕨属的密切亲缘关系。这两种蕗蕨的孢子囊通常形成128个孢子及少数256个孢子的情况被描述,它们应该被看成是有性生殖真蕨,尤其是在膜蕨科和薄囊真蕨中的其他较原始的类群中的正常的孢子发生路线。  相似文献   
25.
三种贝母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相似文献   
26.
李永康   《广西植物》1987,(3):211-213
<正> Acer guizhouense Y. K. Li, sp. nov. (Sect. Integrifolia Pax, Set. Penninervia Metc.) Species affinis A. oligocarpo Fang et L. C. Hu, differt foliis base cuneatis, venulis reticulatis in sicco utrinsecus manifeste elevatis; infruetescentiis paniculatis; etiam a A. foveolato C. Y. Wu, petiolis brevibus 6—8mm longis,  相似文献   
27.
谢道同   《广西植物》1987,(3):229-237
辑录清末—1949年广西植物学的中、外文文献资料共71篇(未包括农林栽培植物),按其发表年月先后次序排列。上述文献资料,编者大多作有内容提要或摘要。  相似文献   
28.
白颈长尾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白颈长尾雉分布于长江以南、北纬24—31°的华东和华南地区,多栖于海拔300一800米的山谷林地内,以阔叶林和混交林为其最适栖息地。 白颈长尾难道常3—4只成小群活动,其活动以早晚为主,并形成两个日活动高峰。当然该雉的活动受到气候条件.食物基地、季节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 由于滥浦乱猎和栖息地的破坏,白颈长尾雉的数量十分稀少,已处于濒危状态。  相似文献   
29.
两种捕食马尾松毛虫鸟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山雀和白颊噪鹛是马尾松毛虫的最重要捕食性天敌。大山雀营巢于墙洞、土洞和树洞中,每窝产卵4—9枚。孵卵期平均14.8天,育雏期15—18天,幼鸟出窝率56.06%。白颊噪鹛营巢于浓密的杉树树冠及荆刺丛中,每窝产卵2—5枚,孵卵期平均14.6天,幼鸟出窝率36.36—44.26%。大山雀对1龄松毛虫为吞食,对2龄以上的松毛虫只啄食虫体的一部分;白颊噪鹛对各龄松毛虫均为吞食。在林间松树上人工放虫后3—4天,鸟对松毛虫的最高捕食率达94.84%。对已驯化的鸟在笼内做捕食量测定,大山雀和白颊噪鹛对1龄松毛虫每小时的捕食量分别为187和951条。  相似文献   
30.
绞股蓝属及苔草属的四新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五柱绞股蓝 新种 图1 Gynostemma pentagynum Z. P. Wang, sp. nov. Species isolata, a congenera caulis et petiolia longe villosa, floribus masculis in panicula parva 3—5 cm longa dispositis, foemineis solitariis vel 2 (3) in raeemo aggregatis, pedicellis usque 4 cm longis, gynoeciis e carpellis 5 (4)constatis diffe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