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李长看 《生物学通报》2011,46(10):44-46
在进行科研、教学、科普等科学活动时,收藏、使用大量的标本是必要的。标本使用的过程中,残损现象时有发生,如褪色、脱毛、虫蛀、霉变、肢残等。以动物剥制标本为例.结合自身实践,针对生物标本保藏与修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2.
在泉州市中心市区进行全国首次的刺桐病虫害种类系统调查,发现危害刺桐的病害有5种,虫害有14中,其中外来病虫害有4种,国内未见报道的有5种,观察各主要病虫害的症状、发生特点,研究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3.
本文对厦门城市绿化主要栽培的棕榈科植物病虫害种类进行系统调查,共计44种病害,17种虫害,为厦门园林棕榈科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和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4.
【目的】如何客观、定量评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生态经济学效益是有效开展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的基础。但目前评价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效益时,更多的是考虑防治的经济效益,而缺乏有关防治带来的生态学效益的定量评估方法。【方法】本文基于市场价值法,给出了定量评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化学防治的生态经济学效益的方法,并以此方法定量评估了1987-2016年30年中国粮食作物病虫害的损失情况、化学防治及劳动力投入、生态负效益,计算出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生态经济学效益。【结果】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生态经济学效益主要与防治效益、投入成本及对生态产生的负效益有关。1987-2016年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生态经济学效益为-250.67-180.85亿元,平均生态经济学效益为-3.81亿元。【结论】我国粮食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生态经济学效益较低,防治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带来的生态负效益;本文提出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生态经济学效益定量评估方法,可为客观、准确评估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熊蜂以其独有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在植物授粉中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然而受寄生虫、真菌等多种病原体影响,近几十年来全球多个地区熊蜂多样性急剧下降.欧洲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在全球商业化推广应用,加剧了相关熊蜂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已在多地造成生物入侵危害,导致当地传粉蜂多样性下降.本文综述了熊蜂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危害和传播情况,以期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并提出对进口商业化熊蜂的管理措施,为我国本土熊蜂资源保护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6.
77.
78.
本文针对有机生姜生产中的常见病虫害种类及其发生规律、主要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机生产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79.
菊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调查了菊花病毒病、霜霉病、叶斑病、叶面害虫,蚜虫天敌种类及其流行规律,研究了组培脱毒苗,地膜覆盖移栽,与高秆作物套作、摘顶稍、利用昆虫天敌及化学防治等综合治理效果,测定了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菊花组培苗脱毒率在60%左右,脱毒苗增产50%以上,叶枯病,霜霉病病叶率下降28%-30%,虫口密度下降40%,在收菊花前1个月使用拟菊酯杀虫剂,农药残留量低于允许值,不会对菊花和和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80.
人参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人参榕栽培繁殖、病虫害防治、采后贮运及出口贸易等方面的现状,并对今后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