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番茄灰霉病拮抗内生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活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大勇  李峰 《生态学杂志》2012,31(6):1461-1467
对安徽省淮北市番茄植株根、茎、叶中内生放线菌进行了分离、筛选,并测定了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番茄根、茎和叶中的内生放线菌的数量分别为5.66×104、0.67×104和0.39×104CFU.g-1鲜重。根据分离部位和表型特征,从健康番茄植株体内分离到93株内生放线菌,通过对峙实验,筛选到7株对番茄灰霉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占所分离内生放线菌总数的7.5%。来自根组织中的菌株HNU-EA27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达28.3mm。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组分和16S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HNU-EA27鉴定为毒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toxytricini)。室内测定菌株HNU-EA27发酵滤液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菌株HNU-EA27发酵滤液可以抑制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且浓度越高,抑制能力越强;当发酵滤液浓度为30%时则完全抑制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0%菌株HNU-EA27发酵滤液对番茄灰霉病的预防与治疗效果分别为80.6%和73.8%,均高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本研究表明,菌株HNU-EA27是防治番茄灰霉病潜在的优良生防菌株,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2.
亚高温下不同空气湿度对番茄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亚高温下不同空气湿度对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及物质积累的影响,本试验利用人工气候室,在11:00—15:00平均温度为33℃的亚高温条件下,设置3个空气相对湿度处理,分别为70%~80%(高湿)、50%~60%(中湿)和不加湿的30%~40%(低湿)。结果表明:在处理25d时,高湿处理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低湿处理,而低湿处理果实空洞率比高湿处理高18.4%(P<0.05);在33℃亚高温条件下,70%~80%的相对湿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增强和果实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3.
张忠信 《病毒学报》2012,(5):595-599
正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于2012年发表了最新的病毒分类第九次报告[1]。在这个长达1327页的报告中,将目前ICTV所承认的2284种病毒和类病毒归入349个属、19个亚科、87个科和6个目,  相似文献   
124.
梁朋  陈振德  罗庆熙 《生态学报》2012,32(7):2294-2302
采用盆栽人工接种方法,对番茄嫁接苗进行了抗性评价,研究了番茄嫁接苗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活性氧代谢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南方根结线虫(J2)后,砧木嫁接苗表现为高抗,自根嫁接苗为高感。通过嫁接换根,与自根嫁接苗相比,砧木嫁接苗明显提高了接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降低了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以及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表明番茄植株体内的活性氧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高低与其抗根结线虫的能力密切相关,较低的活性氧水平和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有利于减轻对膜系统的伤害,提高番茄植株的抗根结线虫能力。  相似文献   
125.
亚低温与干旱胁迫对番茄幼苗根系形态及叶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WinRhiz0 2005a根系扫描测定系统和石蜡切片法,研究亚低温(8~ 15℃)和轻度干旱(正常田间持水量的55% ~ 70%)胁迫对番茄幼苗根系形态及叶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低温和轻度干旱单一胁迫促进了番茄幼苗根系长度、表面积和体积的增加,而二者交互胁迫导致番茄根系各指标下降;亚低温和轻度干旱单一胁迫下番茄幼苗通过增加0.50~1.00 mm径级比例来促进根系长度的增加,通过增加1.00~2.00 mm径级比例来增加根系表面积和体积,交互胁迫下番茄幼苗通过减少0.20 ~0.50 mm和<0.20 mm 2个径级的比例来延缓根系生长.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SR)与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呈显著负相关,CTR与栅海比呈显著正相关;亚低温处理下栅栏组织厚度减小,轻度干旱胁迫下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均减小,交互胁迫使叶片变薄,栅海比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6.
贾霜凯  严华 《生物技术》2012,22(1):11-13
目的:为了提高目的基因在番茄果实中的表达量,为进一步研究口服植物疫苗打下基础。方法:PCR扩增1.1kb番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E8基因、460bp风疹病毒抗原E1基因、256bp NOS基因,将这些片段插入到pCAMBIA1301多克隆位点,得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1301E8-E1,经测序鉴定正确,将其转化至根癌农杆菌EHA105,然后进行酶切鉴定。结果:重组质粒酶切鉴定均得到预期片段,测序结果正确。结论:该实验成功构建番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驱动风疹病毒E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27.
COBRA作为一种重要的胞外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蛋白,影响植物细胞壁中纤维素含量及细胞的定向伸长。目前已有多个拟南芥、玉米及水稻的COBRA基因的突变体被研究。而有关番茄COBRA基因克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一个假定编码番茄COBRA蛋白的SlCOBRA基因,并在GenBank注册(JN398667)。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该序列由6个外显子组成,编码444个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中存在COBRA蛋白的CCVS保守基序,N端的跨膜信号肽及C-末端的疏水性尾部和GPI锚定ω-位点。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番茄SlCOBRA与拟南芥AtCOB具有8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聚在一个分支上。Real-time PCR分析番茄各个组织中COBRA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番茄COBRA为组成型表达,在营养器官(根、茎、叶)中的表达量高于花和果实,尤其在成熟的果实中(从转色期到红熟期)表达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8.
番茄的耐盐性与耐盐转基因番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土壤盐渍化的日益加剧导致作物大量减产,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耐盐基因转入作物,培育耐盐作物新品种是开发利用盐碱地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段.番茄是一种栽培广泛,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蔬菜,又是基因工程的模式生物之一,开展番茄耐盐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番茄的耐盐性和转耐盐基因番茄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9.
毛头鬼伞多糖CCP60a对TMV外壳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 Muell.ex Fr.)子实体中的多糖CCP60a进行了提取分离及检测,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CCP60a对烟草花叶病毒(TMV)外壳蛋白体外聚合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研究了CCP60a对TMV外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沸水浸提、乙醇分级沉淀、DEAESephadex A-25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rose-6B凝胶柱层析和抗TMV活性跟踪检测可得到均一的多糖CCP60a。随温度的提高,CCP60a处理组在320nm处的吸光度值增加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表明CCP60a对TMV外壳蛋白体外聚合有一定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CCP60a可以使TMV外壳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0.
不同青枯病抗性的番茄品种内生细菌生理群数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对青枯病抗性不同的番茄品种其内生细菌生理群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内生细菌生理群数量的变化随品种抗性、生育期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在7大类生理群细菌中,氨化细菌的数量最多,且在幼苗期以后,高抗青枯病番茄品种中数量明显高于高感品种,初步认为,氨化细菌可能是影响青枯病发生的关键性微生物.番茄抗病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其内生细菌的总体数量要比感病品种多,呈交替波动变化.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固氮细菌和反硫化细菌平均数量均表现为在夏季高于冬季,硫化细菌的数量则冬季高于夏季,厌气性细菌数量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