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不同前茬作物条件下烤烟氮磷钾养分平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u F  Zhao ZX  Li ZH  Gao FH  Wang GL  Zhou GS  Nie JM  Peng Y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0):2622-2626
在石林烟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油菜、小麦、大麦和绿肥4种前茬作物对烤烟氮磷钾养分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前茬处理间土壤氮素有效性、烟株生物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土壤氮磷钾养分残留以及氮素表观损失和磷钾表观盈余总体上差异显著.绿肥茬处理烤烟移栽前土壤起始无机氮最高,生长期间土壤净矿化氮最多,烟叶成熟时烟株生物量和氮、钾吸收量最大;油菜茬处理烤烟上述指标均次之;两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大麦茬和小麦茬处理.吸磷量也以绿肥茬和油菜茬处理大于其他两处理.烤烟收获后土壤残留无机氮以绿肥茬处理最高,油菜茬次之,大麦茬和小麦茬最低;而土壤有效磷、钾含量则相反,以绿肥茬最低,大麦茬和小麦茬最高.烤烟生长期间氮素表观损失以绿肥茬处理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而磷钾表观盈余则以小麦茬和大麦茬两处理总体明显高于其他两处理.综上,烤烟氮磷钾养分的投入应根据前茬作物不同而适当调整,以绿肥和油菜为前茬时应明显减少氮肥施用量;以大麦和小麦为前茬时可以相对减少磷钾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72.
免耕与秸秆高留茬还田对抛秧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Ren WJ  Huang Y  Wu JX  Liu DY  Yang WY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1):2913-2918
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免耕+秸秆还田、免耕、常耕+秸秆还田、常耕4种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剖面不同层次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耕作方式的酶活性在土壤剖面上表现为上层高于下层,其中免耕+秸秆处理上、下土层间的差异大于其他处理.上层土壤的脲酶、酸性磷酸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为免耕处理大干常耕处理,有秸秆还田处理大干无秸秆还田处理,以免耕+秸秆处理最高,常耕处理最低;下层土壤4种酶活性以常耕+秸秆处理最高,免耕+秸秆处理次之,免耕和常耕处理较低.水稻不同生育时期,脲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在分蘖期较低,增加至孕穗期达到峰值,至成熟时又降至低值;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分蘖期较高,拔节期较低;蛋白酶活性在分蘖期和抽穗期分别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73.
气体交换和荧光特性是植物环境适应的重要表征,会随植物生长而变化,但其变化规律尚不明确。以多年生豆科牧草陇东苜蓿为材料,测定了其3茬不同生育时期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叶绿素组分含量、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等参数,从时间变异性角度探讨紫花苜蓿环境适应的光合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随陇东苜蓿的生长,其地上部分和叶干重在各茬内都呈增加趋势,而平均日増干重在前两茬内呈增加趋势,在第3茬内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符合“S”型生长规律。(2)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羧化效率在各茬内呈降低的趋势,而叶片胞间CO2浓度则相反,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在第一茬内呈下降的趋势而在第二茬和第三茬内则呈增加的趋势。(3)叶片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均不随陇东苜蓿生长而发生明显变化,蔗糖含量则呈增加的趋势。(4)同一茬内,叶片叶绿素含量随陇东苜蓿的生长而呈增加趋势,叶绿素荧光参数只在第一茬初期有较明显的变化,后两茬内变化不明显。研究发现,为适应不同生育时期的环境条件,紫花苜蓿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特性表现出时间变异性,且二者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4.
小麦/玉米间作是河西绿洲灌区主要间作模式,但传统间作和套种需水量大,使该地区水资源紧张.2010年在甘肃河西走廊石羊河绿洲灌区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传统小麦秸秆焚烧、秸秆翻还和秸秆立茬3种留茬方式对小麦/玉米间作作物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焚烧和翻还的籽粒产量相比,立茬小麦单作分别增加7.2%和5.1%,立茬小麦间作分别增加6.2%和5.1%,立茬玉米单作分别增加4.7%和2.5%,立茬玉米间作分别增加7.2%和3.3%;与焚烧和翻还的WUE相比,立茬小麦单作分别增加20.4%和16.2%,立茬小麦间作分别增加17.9%和14.6%,立茬玉米单作分别增加16.7%和10.9%,立茬玉米间作分别增加11.8%和17.0%.就单作小麦、单作玉米和小麦/玉米平均值而言,焚烧、翻还、立茬处理的纯收益分别为10946、11471和13454元·hm-2.从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纯收益等方面考虑,立茬种植方式为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最佳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5.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重要的院内感染致病菌,是导致人类各类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问题一直是临床慢性感染治疗的最大障碍。随着细菌耐药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持留菌可能是导致疾病的持续性和复发性感染的真正原因。近年来持留菌的存在引起的耐药问题被高度重视,金黄色葡萄球菌持留菌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的研究对临床上更好地控制耐药及感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将从金黄色葡萄球菌持留菌的特性、生物膜、能量代谢、基因调控等多方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持留菌进行系统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76.
免耕与留茬对土壤微生物量C、N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孙建  刘苗  李立军  刘景辉  张星杰 《生态学报》2009,29(10):5508-5515
2005~2008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进行定位试验,设免耕留低茬(NL)、免耕留高茬覆盖(NHS)和传统耕翻(T)3种耕作处理方式.结果表明:(1)免耕留高茬覆盖及免耕留低茬长期实施,能显著提高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免耕留高茬覆盖处理比传统耕翻分别提高了11%、41%、22%、15%、29%、27%、13%;在测定各个时期内,土壤各营养指标含量整体趋势为NHS>NL>T.(2)免耕留高茬覆盖及免耕留低茬耕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在各测定时期均以免耕留高茬覆盖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最高,传统耕翻最低.与传统耕翻相比,免耕留高茬覆盖处理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分别平均提高了69%、43%;测定各个时期,不同处理土壤生物量C、N含量均以7月份含量最高、5月份次之、10月份最低.(3)免耕留高茬覆盖及免耕留低茬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高于传统耕翻,整个测定期内免耕留高茬覆盖处理4种酶平均活性,分别较传统耕翻增加了57%、82%、93%和25%;春季土壤酶活性开始增强,在7月份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达到最大值,而碱性磷酸酶的峰值出现在6月份.土壤微生物量C、N及土壤酶活性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77.
纽荷尔脐橙留树和低温贮藏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Newhall')果实为试材,对50%留果量的留树贮藏和果实6℃低温贮藏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果肉硬度、果皮总色差、O2产生速率、脯氨酸(Pro)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及脂氧合酶(LO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贮藏方式下果肉硬度均下降,果皮总色差上升;LOX活性增加,SOD、CAT活性下降;O2、MDA、Pro积累,细胞膜受到伤害,导致胞内物质外流,细胞电导率增加.贮藏47d时,两种贮藏方式各指标基本上没有显著差异;贮藏47d至75d,留树贮藏的果实无论外观(果肉硬度、色泽)还是细胞膜的完整性都显著优于低温贮藏.  相似文献   
78.
黔北晚奥陶世和早志留世四射珊瑚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黔北早志留志中期(Middle Llandovery)地层中新发现的四射珊瑚7属--Cantrillia,Neocantrillia,Prototryplasma,Pycnostylus,Dalmanophyllum?.Rhegmaphyllum,Schlotheimophyllum,并描述产自黔东北石阡奥陶纪末期(Late Ashgill)观音桥层四射珊瑚2种--Grewingkia cf.bilateralis Neuman,Brachyelasma cf.medioseptatum(Neuman)及晚奥陶世(Early Ashgill期)涧草沟组中首次发现的四射珊瑚Crassilasma sp.。全文共描述四射珊瑚13属18种,其中6新种,它们是Crassilasma fenggangense sp.nov.,C.crebrumseptatum sp.nov.,Dinophyllum insolitum sp.nov.,Neocantrillia silurica sp.nov.,Prototryplasma guizhouense sp.nov.,Schlotheimophyllum regeneranum sp.nov.。  相似文献   
79.
污染物在农田溪流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毛战坡  尹澄清  王雨春  付强  方杨  汪海波  白颖 《生态学报》2003,23(12):2614-2623
氮是地表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河流系统是氮输出的主要运移通道,养分在河流生态系统中的持留和趋向控制着污染物的输出。以巢湖流域一个受人为活动严重影响的农田源头溪流——六岔河为研究对象(包括4个渠道型、1个水塘型和3个河口型断面,对应长度分别为1.3km、0.15km和0.36km),设置9个监测点研究总氮(TN)、硝酸盐(NO3-N)、氨态氮(NH4^ -N)和总悬浮物(TSS)在溪流生态系统中的持留,评价人为严重干扰下的农田溪流生态系统在非点源污染物运移中的生态功能。结果表明:TN、NO3-N、NH4^ -N和TSS在溪流中的持留、释放受溪流的河流形态影响,水塘型和河口型断面是污染物持留的主要区域;TN、NO3-N、NH4^ -N和TSS在水塘型和河口型断面内的持留量分别占溪流持留量(基流、径流持留量的和)的61%、47%、75%和56%。降雨-径流过程中发生的持留是污染物持留的主要部分,TN、NO3-N、NH4^ -N和TSS的持留量分别占溪流持留量的93%、97%、89%和96%;渠道型断面是溪流最主要的内在污染源,污染物释放量占溪流释放量的90%以上;受水塘型断面出口处的水坝影响,位于水塘前的渠道型断面在基流和降雨-径流过程中均有效地持留污染物,而其余渠道型断面在不同水文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持留特性。非点源污染物在溪流中的持留和释放的空间动态变化是溪流生态系统对自然和人为干扰的一种综合响应,有必要恢复溪流生态系统功能,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80.
四川广元晚志留世植物碎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研究了产自四川广元晚志留世地层中植物碎片,共分为三个类型。TypeI 具有叶状体,表面具有孔,叶状体上着生有具有中间加厚带的枝。Type Ⅱ的枝表面具有刺。Type Ⅲ的枝二歧分叉三次。通过研究认为,Type I与苔藓类植物可以对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能生活在比较干燥的环境中。Type Ⅱ的母体植物可能生活在具有食草动物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