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7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1471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436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聚乙二醇处理的大豆种子的异柠檬酸裂解酶、苹果酸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超氧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受低温吸胀冷害的种子子叶的活性,相关的酶活性协同地增长,而蛋白质的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些酶活性的提高可能是渗透调控处理对细胞膜系统修补的结果。  相似文献   
32.
杜氏盐藻是一种以甘油为渗透调节物质的单细胞海藻,能够在0.08~5.0mol/L NaGl的培养液中生长。当外界NaGl浓度从0.5mol/L上升到4.0mol/L时,藻细胞内的Na~+和K~+含量变化不大,甘油含量则从6.20Pg/cell上升到51.50pg/cell。当藻细胞承受2.0mol/L到3.0mol/L NaCl的高渗胁迫时,能通过增加细胞内甘油含量来恢复原有形态;同时,藻细胞的H~+分泌增加,ATP含量下降;20μmol/L Na_3VO_4抑制了这些变化。KGN处理虽降低藻细胞内的ATP含量,却增加K~+外流和Na~+内渗。  相似文献   
33.
实验采用光学滤波的方法,根据人类视觉系统对比敏感度曲线的生理数据,制作了一种模拟视觉系统空间调制传递特性的“人眼滤波器”.并用该滤波器对视错觉三角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4.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高效表达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5.
大肠杆菌棉子糖操纵子(raf)位于质粒,其第一结构基因rafA编码的a-半乳糖苷酶为诱导酶。Rat操纵子比乳糖操纵子(lac)或蜜二糖操纵子(mel)对诱导物有更严格的结构特异性。该酶被蜜二糖或棉子糖诱导,也被D-半乳糖微弱诱导,但不受乳糖、PNPG等结构相近糖所诱导。A-半乳糖苷酶的酶诱导形成能力在对数生长末期出现高峰。Rat 操纵子基因结构组成及调节与乳糖操纵子相似。以阻遏物为中介的负调控在raf操纵子调节中起主要作用,同时以环腺苷一代谢降解物基因激活蛋白(cAMP-CAP)为中介的正调控也参与调节。当0.4%葡萄糖加入到其它碳源培养基时,该酶表达水平下降至原活力的1/2—1/3。无论诱导或组成型酶的葡萄糖抑制均未见瞬时抑制。腺苷环化酶(cya)缺失或环腺苷受体蛋白(crP)和cya双缺陷菌株的酶表达则分别下降到原活力的9%和2.5%。Cya突变株或葡萄糖对raf操纵子表达的抑制可被cAMP解除,但cya和crP双缺陷菌株仍有葡萄糖抑制,而且这种抑制不为cAMP抵消,表明通过降低cAMp而影响cAMP-CAP复合体形成还不能解释代谢降解物抑制的全部机制。尚无证据说明吲哚类小分子化合物和低浓度尿素对raf操纵子表达的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36.
大肠杆菌棉子糖操纵子α—半乳糖苷酶表达的调节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悌之  徐铃 《微生物学报》1989,29(3):180-186
The alpha-galactosidase, coded for by the first structural gene rafA in the plasmid determined raf operon was an inducible enzyme. In contrast to lac or mel operon, raf operon has more strict structural specificity for inducers. The enzyme can be induced by melibiose and raffinose, or weakly by D-galactose, but not by structurally related sugars such as lactose, PNPG etc.. The alpha-galactosidase forming capacity as function of growth curve reached a single peak at the end of the logarithmic phase of the growth. The structure and regulation of raf operon is similar to those of lac operon. The repressormor-mediated negative control plays a major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raf operon, and cAMP-CAP mediated positive control is also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When 0.4% glucose was added into the medium with other carbon sources, the expression of the enzyme was repressed by 2-3 fold. Transient catabolite repression has been observed neither in inducible nor constitutive alpha-galactosidase expression. Based on alpha-galactosidase assay, in mutant strains CA8306(cya) and CA8445 (cya, crp)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raf operon was only 9% and 2.5% of that in wild type strain respectively. The glucose effect or the repression in cya mutant can be abolished by 1-5 mmol cAMP. The constitutive alpha-galactosidase expression in cya and cry double mutant (CA8445) remains repressible by glucose, but irreversible by cAMP, suggesting cAMP-CAP complex is not the exclusive mediator of the catablite repression.(ABSTRACT TRUNCATED AT 250 WORDS)  相似文献   
37.
Bezold—Jarisch反射的生理机制与病理生理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Bezold-Jarisch反射是源于心脏内感受器的抑制性反射,其感受器主要分布在左心室,化学性和机械性刺激均可使之兴奋。感觉冲动经迷走神经无髓纤维上传,反射地引起交感传出活动减弱和迷走传出活动增强,终致心动徐缓和低血压。急性心肌梗塞、冠脉造影和劳力性晕厥时,有Bezold-Jarisch反射参与;慢性心衰和高血压时,心脏内感受器发生重调,反射的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38.
蚕豆蚜种群动态与蚕豆生理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蚕豆和蚕豆蚜构成的人工种间关系系统为对象,研究了蚜虫种群动态和植物生理变化的关系。发现蚕豆生理应激过程能影响蚕豆蚜种群的生殖率、存活率等种群特征,从而调节其种群的动态。蚕豆还能传导放大昆虫种群自主调节的信息。蚜虫种群的适应过程,包括减小种群数量(低生殖率和迁移),降低对植物的胁迫,从而维持种间关系系统的持续发展。本文还初步将植物的生理应激过程与昆虫种群的动态过程相耦联,建立动态模型,对种间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9.
背联体贻贝棘尾虫的每一虫腹面含有相当于正常棘尾虫的腹面纤毛系统,背联两虫任意一侧属于一虫的背面有4列背触毛,它们的排列分布相似于正常棘昆虫的第1—4列背触毛,另一虫背面打2列背触毛,它们相似于正常棘尾虫的第5、6列背触毛。结果表明,背联体棘尾虫是其中两虫各以背面第4列和第5列背触毛之间的皮层区相联接形成的。也有的背联体中背部皮层联接区有变化。无性分裂中背联两虫皮层纤毛结构的形态发生相似于正常棘尾虫,并且两者其皮层纤毛器如口围带、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和背触毛等相应结构的发育是同步进行的,推测背联两虫的皮层发育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有某种机制控制着相互间的协调。背联体棘昆虫在无性生殖周期中总是经历着一个调节成单体的过程,认为这于背联两虫都具有一套结构功能正常的运动胞器(特别是口围带),而产生向不同方向运动的“不协调”的力有关。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