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1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140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莼菜冬芽越冬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季节测定了莼菜生长周期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以及水分的含量 ,测定结果表明冬芽越冬阶段其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以及水分的含量较高 ,而脯氨酸却是一年中的最低。这说明冬芽越冬期间其抗寒性的维持可能与体内高浓度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以及水分有关 ,而与脯氨酸无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2.
休眠期间低温累积对杏枝芽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实验以3个不同低温需求量的杏品种为材料,在休眠时期进行11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低温累积量的增加,枝条与花芽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呼吸强度逐渐下降,萌芽前回升,束缚水、束/自比值、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到萌芽前减少,游离氨基酸与脯氨酸含量以及SOD活性在完成低温需求量时最高,然后逐渐下降,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含量与低温需求量存在着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低需,游离=0.98  相似文献   
983.
不同小麦品种的分蘖数、叶片数、干物量与根系总吸收面积及活跃吸收面积呈正相关,在低磷处理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此各品种收获得期的干物量及籽粒产量亦与株吸磷量及利用效率呈正相关。通过各因素的比较,鉴定出在低磷条件下可获较高产量的品种。  相似文献   
984.
山地麻蜥深秋和晚春几项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地麻蜥 (Eremiasbrenchleyi)是‘我国常见的小型爬行动物。鉴于对它们冬眠期的肥满度等的研究未见有报道 ,作者于 1 995年 1 0月~ 1 996年 5月、1 997年 1 0月~ 1 998年 5月对其肥满度、胴体肥满度、脂肪体系数、生殖腺系数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实验用麻蜥捕捉自徐州市南郊泉山的朝阳山坡上 ,1 995年 1 0月 2 4日捕回 4 4只 (雌性 2 3只 ,雄性2 1只 ) ,1 996年 4月 2 1日捕回 2 2只 (雌性 1 0只 ,雄性 1 2只 ) ;1 997年 1 0月 1 6日捕回 2 3只 (雌性 1 1只 ,雄性 1 2只 ) ,1 998年 4月 2 5日…  相似文献   
985.
植物根构型特性与磷吸收效率   总被引:62,自引:5,他引:57  
植物根构型,即根系在生长介质中的空间造型和分布,与磷吸收效率密切相关;认识植物根构型,可为植物磷效率的遗传改良提供依据。长期以来,人们试图定量描述植物根构型,确立一个能客观全面地描述根系三维立体构型的综合指标。试验指出,植物主要通过向地性变化和根冠之间的碳源分配来改变根构型,从而影响磷吸收效率;根系向地性变化可由缺磷等因素所诱导,且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变异性。有证据表明,根构型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变化是  相似文献   
986.
和致中 《生命科学》2000,12(4):189-193
本文述及Pyrococcus furiosus的丙酮酸代谢、麦芽糖发酵(高温糖酵解途径)、由丙酮酸糖原异生途径、还原性末端产物--L-丙氨酸的形成和钨对代谢类型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987.
5.7 结直肠癌(Faivre,etal.1985)在工业化国家,它是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生存率在过去几十年内几乎没有提高,五年生存率约40%。高发病国家最常见发病部位是左结肠和直肠,而右结肠癌则在低发病国家较常见。约5%的结直肠癌是真基因性疾病,通过常染色体遗传。但大部分结直肠癌发病是分散的,并主要受环境因素尤其是饮食的影响,基因因素与饮食之间存潜在的相互影响。西方国家约70%-80%的左结肠、直肠癌遵循所谓的腺瘤-腺癌途径发展,而右结肠癌则较少见该途径。这点很重要,它为研究癌前病区,从病因学研究如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到人干预试验…  相似文献   
988.
4个水稻品种IR72、植朝2号、特三矮2号和Ⅱ优4480栽种于两种CO2浓度(350μIL^-1、600μIL^-1)下,将其离体叶片不同温度(30、35、40、45、50℃)处理30min后,其细胞膜渗漏率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上升,IR72和桂朝2号在40~45℃之间有一个急剧上升的折点,而特三魏2号和Ⅱ优4480的折点则在40~50℃之间,Ev/Fm,Fv/Fo.ΦPSⅡ和aP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  相似文献   
989.
钟形斑褶菇的生理特性和子实体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钟形褶菇的苗种分离、菌丝体生理特性和栽培技术。钟形斑褶菇菌丝具有明显的锁状联合。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是10~40℃,最适为20~25℃;适宜的pH范围是4.5~13,最适为6~8.5;培养料适宜的含水量为45%~75%,最适为65%~70%;最佳的C源是:淀粉、蔗糖、纤维素;酵母粉、干酪素、硫酸铵、硝酸铵为最佳氮源。麦芽、麸皮、松针、干平菇、小麦、牛粪等天然材料的热水提取物对菌丝生长有利。子实体形成的温度范围为 20~35℃,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应为24~30℃,正常的出菇季节为4~9月;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为70%~85%;子实体具有向光性、负向地性。栽培出菇的培养料为牛粪粉、草粉、麸皮及食用菌栽培的废料。瓶、袋栽均可,干物质生物学效率2%~5%。新鲜木屑、棉籽壳不适宜菌丝生长和出菇。说明该菌是草腐生菌物。子实体可直接在培养料上形成,出菇不需要覆刺激。  相似文献   
990.
芒果属植物果实(粉)营养生理及保健效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芒果属植物 7个不同品种的果实 (粉 )进行了营养组分、化学元素量值的检测与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植株产地不一、生境有别 ,果品内含物组成含量都有不同程度差异 ,利用价值亦随之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