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6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川西泡沙参种群地上生物量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川西泡沙参种群地上各器官,茎、叶、花-果的生物量生长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泡沙参种群(总和)个体地上总生物量和各器官的生长发育在1-5年生生长缓慢,5-15年生随年龄增长,年生物量增幅较大,此后,生长速度开始下降,直到死亡年龄,泡沙参种群(总和)地上生物量生长发育过程可程可用方程y=a0 a1x a2x^2表示。(2)不同海拔区间的泡沙参种群个体地上总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生长发育与种群(总和)地上总生物量生长发育的趋势基本一致。生物量生长在幼年和老年时较低,大约在15年生时达到高峰。(3)不同海拔区域综合生境条件与种群的地上生物量生长,生长模式,生物量最高峰出现的年龄区段等有着密切联系。在较为适生的环境条件下,外界干扰少,水热条件适宜,种群各器官的生物量和个体总生物量可达到较高水平,在低海拔地区,外界干扰严重,或高海拔地区,低温条件来酷,个体总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992.
多头绒泡菌核仁骨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 Schw)间期细胞核中分离出核仁,用DNase I、0.25mol/L(NH4)2SO4和2mol/LNaCl去除核仁DNA和大部分蛋白质,得到核仁骨架。核仁骨架是直径1030nm的纤维组成的网络结构,含有约20种多肽,其中包括与肌动蛋白电泳迁移率相当的43kD左右的多肽。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核仁骨架能与肌动蛋白抗体结合而发出明亮的荧光。免疫斑点印迹结果进一步证实,核仁骨架的蛋白质成分中存在肌动蛋白。免疫电镜结果指出,代表肌动蛋白的金颗粒分布在整个核仁中。  相似文献   
993.
以近缘广布种泡沙参为对照,本文编制了濒危种裂叶沙参种群的标准生命表、存活曲线以及海拔2300~2400m、2700~2900m、2900~3100m和3100~3400m区域4个种群的生命表,存活曲线。根据其生活史,讨论了裂叶沙参各种群特定年龄的存活量、死亡量和死亡率等重要参数。裂叶沙参种群存活曲线属DeveyC型,1~5年生死亡率最高,个体最长寿命25年。而泡沙参种群的死亡高峰期是1~3年,个体最长寿命21年。导致裂叶沙参种群幼龄个体死亡的内在原因是其较弱的抗逆性和适应能力;外在原因是严重的干旱、外界干扰和群落内的光照不足。裂叶沙参种群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较泡沙参弱:在海拔2700m以下地区,由于外界干扰和环境干旱,除水份条件较好的特殊生境,大多种群呈严重衰退趋势,不能满足编表条件,只有海拔2700m以上区域的种群呈稳定或扩展趋势;而泡沙参各种群在不同海拔区域均呈稳定或扩展趋势,满足编表条件。从海拔2300m到3400m,不同裂叶沙参种群个体寿命呈:短长短的格式,与外界严酷较好严酷的环境相对应。这表明裂叶沙参种群在严酷环境条件下改变了其生存对策,缩短了个体寿命。  相似文献   
994.
裂叶沙参与泡沙参种群分布格局分形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裂叶沙参与泡沙参种群在不同海拔区域分布格局的计盒维数与其在群落中占据空间的能力成正比,并且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在裂叶沙参与泡沙参种群较为适生的区域,海拔2700~3100m,两者在群落中占据空间的能力最强,他们的计盒维数达到最高。在低于海拔2700m或高于海拔3100m,环境条件严酷的区域,裂叶沙参种群与泡沙参种群占据空间的能力不同程度的下降。在不同的海拔区域,广布种泡沙参种群占据空间的能力均比裂叶沙参种群高,而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弱。在海拔2700m以下地区,泡沙参种群水平分布格局的计盒维数比裂叶沙参种群高4.5倍;在两种群较为适生的区域,海拔2700~3100m,泡沙参计盒维数比裂叶沙参种群高1.5倍,差异最小;在泡沙参与裂叶沙参种群分布的上限,海拔3100m以上地区,两者计盒维数差异又增加,泡沙参计盒维数比裂叶沙参种群高1.8倍。这说明裂叶沙参种群的内在适应力、竞争力比泡沙参种群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995.
以近缘广布种泡沙参为对照,本文编制了濒危种裂叶沙参种群的标准生命表,存活曲线以及海拔2300 ̄2400m、2700 ̄2900m、2900 ̄3100m和3100 ̄3400m区域4个种各的生命表,存活曲线。根据其生活史,讨论了裂叶沙参各种群特定年龄的存活量,死亡量和死亡率等重要参数,裂叶沙参种群存活曲线属DeeveyC型,1 ̄5年生死亡率最高,个体最长寿命25年,而泡沙参种群的死亡高峰期是1 ̄3年,个  相似文献   
996.
表皮生长因子在胚胎围植入期的生理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皮生长因子在哺乳动物妊娠早期的胚胎发育及胚泡植入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表皮生长在子通过旁分泌或/和自分泌途径,作为胚胎营养因子促进早期胚胎的发育,并且可能通过激活胚泡和调节子宫接受性从而启动胚泡植入。  相似文献   
997.
自1982年以来,作者在长江中下游进行类寄生虫区系调查时,收集了一定数量的粘孢子虫标本.在鉴定这些标本时发现,寄生在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Richardson)和黄Hypseleotris swinhonis( Gunther)的两种粘孢子虫,均系科学上的新物种.现报道如下.所有度量大小均以μm为单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病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998.
脂肪酸多相脂质体与癌细胞膜相互作用的ESR谱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对液晶态多烯脂肪酸多相脂质体与癌细胞膜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 并探讨了其在抑制和杀伤癌细胞过程中可能具有的生物学意义.实验发现:油酸多相脂质体的影响使自旋标记物在Ec腹水肝癌细胞膜上的强固定化作用减弱, 弱固定化作用增强,使自旋标记物运动自由度增加.亚油酸多相脂质体的影响使自旋标记物在乳腺癌细胞膜上的强固定化作用增强, 弱固定化作用减弱,使自旋标记物运动自由度受到限制.蓖麻酸多相脂质体的影响使自旋标记物在S180实体瘤细胞膜上的强固定化作用增强, 弱固定化作用减弱,使自旋标记物运动自由度受到限制.结果表明,多烯脂肪酸多相脂质体作用于膜蛋白引起了膜蛋白构象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9.
生物膜膜蛋白三维结构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生物膜膜蛋白三维结构研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细胞的外周膜与细胞内的膜系统称为生物膜 .细胞的能量转换、信息识别与传递、物质运送和分配等基本生命现象都与生物膜密切相关 .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类以及碳水化合物等组成的超分子体系 ,膜蛋白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 .生物膜膜蛋白可分为外周膜蛋白和内在膜蛋白 ,后者约占整个膜蛋白的 70 %~ 80 % ,它们部分或全部嵌入膜内 ,有的则是跨膜分布 ,如受体、离子通道、离子泵、膜孔、运载体(transporter)以及各种膜酶等等 .象水溶性蛋白质一样 …  相似文献   
1000.
陈双林  李玉 《菌物系统》2000,19(3):328-335
在前两篇关于中国绒泡粘菌属分类的研究论文中,已经报道了见于东北和新疆的新种和新记录种,本文报告的是散见于河南、山东、福建、陕西、广西和四川六个省的六个种,金色绒泡菌和紫绒泡菌是中国新记录种,另外四种为新种。膜壁绒泡菌Physarum badhamioides以囊被上石灰质稀散及孢丝宽扁、少石灰质而有别与其它绒泡菌;迷乱绒泡菌P.confusum则因易与绿绒泡菌P.viride和垂头绒泡菌P.n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