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人胰高糖素样肽-1(human glucagons-like peptide-1,GLP-1))为研究对象,以克隆载体pPblu2SKP/(GLP-1A2G)2基因为模板,利用PCR扩增获得GLP-1与其突变体GLP-1A2G的编码基因,并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中,利用氯化钙法将其转入表达宿主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中诱导表达,经IPTG诱导后,收集菌体。菌体经超声破碎后,裂解液用GST亲和层析纯化得到融合蛋白,经凝血酶酶解,用Superdex G-75凝胶层析,得到GLP-1及其突变体GLP-1A2G的样品,经SDS-PAGE电泳测定,样品纯度〉90%。小鼠糖耐量试验表明,相对于空白对照组而言,GLP-1及其突变体GLP-1A2G可以明显地控制血糖的水平,两者的生物活性并无明显差异。由于突变体GLP-1A2G较GLP-1可以更加有效的抵制DPPⅣ的降解,提示突变体GLP-1A2G较GLP-1在白蛋白融合或PEG修饰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92.
RS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和酵母表达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藜芦醇合酶(RS)是Res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它催化1分子4-香豆酰辅酶A和3分子丙二酰辅酶A反应合成Res.以花生中克隆的RS基因为基础,成功构建了RS基因的以Ubi为启动子的单子叶植物表达栽体pBIL-RS,为以后的基因工程遗传转化果蔗和其他单子叶植物改良其品质提供条件.同时构建了酵母表达载体pVT102U-RS,为下一步研究真核表达蛋白的生物活性提供条件,并为利用酵母生产Res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Calreticulin-N58蛋白。方法:利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合成Calreticulin-N58基因,构建成分泌型的重组表达载体pPIC9K-CRT-N58。该重组表达载体经SacI线性化后,电激转化入毕赤酵母GSll5,经MD板和不同浓度G418筛选得到多拷贝重组菌株。经甲醇诱导表达目的蛋白,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在鸡胚中进行活性分析。结果:重组质粒pPIC9K-CRT-N58在毕赤酵母中经甲醇诱导能分泌表达CRT-N58蛋白,摇瓶表达量大约为60mg/L,纯化的目的蛋白有显著的血管生成抑制作用。结论:实验成功地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实现了Calreticulin-N58的分泌表达。为Calreticulin-N58蛋白的进一步药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测定分析了祁连山高寒草甸、山地森林和干草原土壤中微生物活性、生物量碳氮含量。结果显示:就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森林比干草原和高寒草甸中分别高60%和120%以上,干草原比高寒草甸中高40%以上(p<0.05)。就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0~5 cm土层,森林比高寒草甸和干草原中分别高64%和111%以上,高寒草甸比干草原中高29%;5~15 cm土层,森林比干草原和高寒草甸中分别高7%和191%以上,干草原比高寒草甸中高171% 以上(p<0.05)。森林和干草原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比例比高寒草甸中高32%以上,0~5和5~15 cm土层,森林和干草原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比例比高寒草甸中高150%以上(p<0.05)。就土壤微生物活性,0~5和5~15 cm土层,森林和高寒草甸比干草原中高26%以上;15~35 cm土层,森林比干草原和高寒草甸中高28%以上 (p<0.0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与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和比例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比例呈现正相关(r2>0.30,p<0.000 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比例、微生物活性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及其比例、微生物活性与土壤湿度呈正相关。说明祁连山3种生态系统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和活性受气候要素、植被、有机碳、pH值和湿度等因素 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95.
皂荚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皂荚植物主要有皂荚、山皂荚、野皂荚和三刺皂荚.对皂荚的萜类、黄酮类、酚酸类、甾体类等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杀虫、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等生物学活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6.
柑桔生物类黄酮柚皮苷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要论述了柑桔生物类黄酮柚皮苷的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性,抗辐射性,抑制肿瘤坏死因子释放,影响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及保护肝细胞等,作为药物原料具有一定的前景,还可用于食品添加剂,为黄酮类化合物在食品医药行业的深入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7.
印楝油对印楝素的增效作用和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楝油对印楝素具有增效作用,印楝素A和印楝种子石油醚抽提物和印楝种子植物油分别按1:10(m/m)混用处理斜纹夜蛾3龄幼虫,共毒系数分别为150.17和226.87,印楝素B和两者混用后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66.00和242.18。印楝种子植物油对印楝素具有保护作用,在54℃下热贮7d,印楝油(甲醇:印楝油=9-1,v/v)对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保护效果分别为56.96%和50.86%;热贮14d,保护效果分别为26.72%和38.42%。  相似文献   
98.
迷迭香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迷迭香酸(Rosemarinic acid)是一种含多酚羟基的酸。迷迭香酸具有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作用和抗炎、免疫调节、抗血栓生成、抗菌、抗病毒、抗肾小球细胞增殖、抗抑郁等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等方面。本文对其生物及化学合成、生物技术生产、药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
Abstract: To search for new and bioactive compound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 new glycoside, 3-O-[α- L -rhamnopyranosyl-(1→3)-( n -butyl-β- D -glucopyranosiduronate)]-28-O-β- D -glucopyranosyloleanolic acid ( 1 ), was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along with 3-O-(methyl-β- D -glucopyranosiduronate)-28-O-β- D -gluc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 ( 2 ), 3-O-β- D -gluc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 ( 3 ), 3-O-β- D -glucuron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 ( 4 ), 3-O-[β- L -rhamnopyranosyl-(1→3)-(β- D -glucuron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 ( 5 ), 3-O-(β- D -glucuronopyranosyl)-28-O-β- D -gluc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 ( 6 ), 28-O-β- D -glucuronopyranosyl-(1→4)-β- D -glucopyranosyl hederagenin ( 7 ), 3-O-[β- L -rhamnopyranosyl-(1→3)-β- D -glucuronopyranosyl]-28-O-β- D -gluc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 ( 8 ), and 3-O-[β- D -glucopyranosyl-(1→2)-α- L -rhamnopyranosyl-(1→3)-β- D -glucuronopyranosyl]-28-O-β- D -glucopyranosyl oleanolic acid ( 9 ).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spectral and chemical evidence. The 50 per cent growth-inhibiting (GI50) of compounds 1 and 5 against MDA-MB-231 (a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was 3.44 × 10-4 and 4.66 × 10-4 mol/L, respectively.
(Managing editor: Wei WANG)  相似文献   
100.
从湖南农药厂甲胺磷废水和污泥中分离到光合细菌菌株18株,经过初步筛选得到1株可降解甲胺磷(metham idophos)的菌株HP-1,红色圆形菌落,边缘整齐光滑,中间稍稍突起,菌落直径0.64~2.60mm,菌革兰氏染色阴性G-,细菌单个细胞短杆形或弯曲杆形,(0.40~0.70)μm×(1.2~2.0)μm,不对称出芽分裂,细胞具有极生鞭毛或亚极生鞭毛,片层状光合内膜位于细胞膜下并与之平行,初步鉴定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esudomonas plaustris).培养7d后,能够降解甲胺磷(65.20%,500m g/L和49.60%,1000m g/L),且在外加碳源时能提高其降解性能,还能降解乐果、毒死蜱、三唑磷和辛硫磷.该菌株发酵液能够促进萝卜种子萌发,提前发芽时间,具有促生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