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6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对虎杖R2R3-MYB转录因子PcMYB2进行转录活性鉴定和表达特性分析,并在转基因拟南芥和转基因毛状根中进行功能研究。利用酵母单杂交试验分析PcMYB2的转录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虎杖中PcMYB2的表达模式;DMACA法检测PcMYB2转基因拟南芥和虎杖毛状根中的原花青素含量。酵母单杂试验表明,PcMYB2具有转录激活活性;RTqPCR结果显示,PcMYB2在虎杖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在叶中表达量最高,并且ABA和H2O2外源处理可诱导叶片中PcMYB2的表达;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转基因拟南芥种皮颜色加深,原花青素含量为野生型的1.8倍;与野生型毛状根相比,转基因毛状根DMACA染色更深,原花青素含量为野生型的2.3倍。PcMYB2具有转录激活活性,且促进植物原花青素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3.
RAPD技术在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克隆表达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肿瘤抗生素c-1027具有极强抗肿瘤活性.其分子结构由一个酸性蛋白和脂溶性发色团构成,本文首次将RAPD技术(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技术)运用于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克隆表达研究。采用7种引物对5种C-1027无活性阻断变株总DNA进行扩增.其中引物GA2扩增C-1027原株及阻断变株后,琼脂糖凝腔电泳结果表明,F2DNA片段存在于原株而在变株AF67中缺失,采用载体质粒pU459将该DNA片段F2克隆至变铅青链霉菌.获得含重组质粒pIF2的菌株No155。No155菌株和无括性阻断变株AF67共培养后,发酵产物恢复了抗菌活性及抗瘤作用。SDS-PAGE及紫外光谱证实产物为C-1027。这表明F2DNA片段古有编码C-1027生物合成的基因。  相似文献   
14.
水杨酸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总被引:139,自引:4,他引:135  
一个世纪以前,美洲印第安人和希腊人各自独立地发现柳树的叶和树皮可镇痛解热。德国JohannBuchner(1828)成功地从柳树皮中分离出少量水杨昔(sallcin,即水杨乙醇糖着)。1838年,RaffaelePiria将柳树皮中这种活跃的有效成分称为水杨酸(salicylicacid,SA拉丁文saliX意为水  相似文献   
15.
核糖体是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机器。许多科学研究的工作小组都试图阐明这种合成机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天然橡胶是重要的国防战略物质,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Willd.ex A.Juss.) Muell.Arg)是天然橡胶的唯一来源,天然橡胶商业化形式极为单一,潜在的供给不足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寻找可替代巴西橡胶树的产胶植物一直受到全世界高度重视。蒲公英属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 Rodin)根部含有与橡胶树橡胶类似的天然橡胶分子,该植物主要分布在温带和寒带地区,具有易于机械化收获、生长周期短、遗传转化相对容易等特点,是最具开发潜力的产胶植物。本文对橡胶草90年(1931-2018)来的研究历史和主要成果进行了概括,对近10年取得的最新成果进行了深度分析,并预测橡胶草在未来天然橡胶产业中的作用,期望为开展橡胶草商业化生产和橡胶生物合成相关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析黄色短杆菌生物合成异亮氨酸的调节控制过程,结果表明,选育异亮氨酸产生菌,首先应考虑活化PC、AK、HD、TD、AHAS这五个关键酶,并减弱由PK、CS、AD、PS、HT引起的五条分支代谢强度,来强化生物合成异亮酸氨的主代谢流。根据这一思想,以Brevibacterium flavum AS111为出发菌株,利用IABS模型有目的地活化PC、HD和AHAS等酶,筛得23-10变株,产酸率可达20mg/ml以上,25代后产酸能力毫不下降。  相似文献   
18.
鼠伤寒沙门氏菌维生素B2生物合成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敖全 《微生物学报》1991,31(4):315-317
7 independent rib genes fusions with MudJ (lacZ, Kanr) were isolated by transposon MudJ mutagenesis in Salmonella typhimurium. 5 of them are blue on the X-gal plate, and the beta-galactosidase activity of the cells grown in E medium containing various concentration of riboflavin were assay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rib gene are not repressed by riboflavin. It appears to be synthesized constitutively in Salmonella typhimurium.  相似文献   
19.
鼠李糖脂因其具有环境友好和卓越的物理化学特性,而有望成为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的替代物。近年来鼠李糖脂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目的是利用低价的可再生资源进行大规模生产,但目前的研究成果仍不足以选育出更具商业竞争力的鼠李糖脂过量合成菌株。为此,进一步理解鼠李糖脂生物合成的复杂基因调控网络,探索降低生产成本的发酵工艺势在必行。综述了铜绿假单胞菌中鼠李糖脂的生物合成途径、群体感应对主要基因的调控、鼠李糖脂在生物膜形成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发酵优化对鼠李糖脂产量的影响。有助于加深对鼠李糖脂生物合成的认识,为提高鼠李糖脂产量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0.
真菌芳香聚酮化合物是由真菌非还原聚酮合酶(NR-PKSs)催化形成的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一类天然产物。大部分内源真菌菌株存在难培养、致病性或产率低等问题,从根本上限制了真菌芳香聚酮化合物的开发和应用。随着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的发展,很多具有生物活性的聚酮产物实现了在工业微生物(如酿酒酵母、构巢曲霉等)中的异源生产,相关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从合成途径解析与挖掘、底盘细胞的构建与改造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真菌芳香聚酮化合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为未来真菌芳香聚酮化合物人工代谢途径的高效构建和实现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