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甘草地上部分(茎叶)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考察了压力、萃取时间、温度及CO2流量对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以总黄酮提取率和含量为指标,系统的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的提取效果。得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采用40~60目原料,80%乙醇为夹带剂,萃取时间:1.5 h;萃取压力:30.0 MPa;萃取温度:50℃;CO2流量:10 kg·h-1;分离压力: 5.8 MPa;分离温度: 40℃。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甘草总黄酮的提取率2.09%,含量5.42%,工艺具有提取率高,纯度高的特点,为规模化生产甘草总黄酮的提取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2.
甘草腺毛的形态发生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及薄切片技术对甘草的腺毛形态发生和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并对腺毛发育过程中黄酮类成分积累进行了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甘草腺毛为多细胞构成的盾状腺毛,有长柄和短柄2种类型;前者主要分布在花萼片上,而后者主要分布于叶片上。组化鉴定结果显示:腺毛中存在着黄酮类成分、其他亲脂类和非纤维素多糖类成分;在腺毛的发育过程中,黄酮类物质是随腺毛的发育成熟,在头部盘状结构的分泌细胞及角质层下腔中积累。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讨甘草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合成及其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甘草次酸对大肠癌LoVo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将大肠癌LoVo细胞分为对照组,甘草次酸低、中、高剂量组(甘草次酸浓度分别为50, 100, 200 μmol/L)和5氟尿嘧啶组(5氟尿嘧啶浓度为100 μmol/L ),各组细胞经过药物孵育24和48 h后进行检测。通过四氮唑蓝试验检测甘草次酸对各组细胞增殖率的影响;通过Annexin V/PI双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Transwell 小室法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检各组细胞的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甘草次酸中、高剂量组和5氟尿嘧啶组中细胞抑制率均显著降低(P<0.05);甘草次酸中、高剂量组和5氟尿嘧啶组中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5);甘草次酸中、高剂量组和5氟尿嘧啶组中大肠癌LoVo 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 0.05);甘草次酸中、高剂量组和5氟尿嘧啶组中NF-κB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浓度为100 μmol/L和200 μmol/L甘草次酸可以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降低侵袭能力,这些作用的机制与抑制NF-κB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肾阳虚证病理改变及淫羊藿总黄酮的作用及其机理,为开发药物的临床新用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大剂量外源糖皮质激素建立肾阳虚大鼠动物模型,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CaM mRNA的表达,以及淫羊藿总黄酮对其的影响.结果:肾阳虚大鼠下丘脑、肾上腺CaMmRNA水平升高,垂体组织CaM mRNA水平没有显著变化,淫羊藿总黄酮能够降低下丘脑组织CaM mRNA水平,但对肾上腺影响不显著.结论:大鼠肾阳虚证时下丘脑中CaM mRNA水平升高,淫羊藿总黄酮可使其降低.  相似文献   
35.
新疆甘草属的种间杂交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试验以居群为单位的新疆甘草属7个种进行种间人工杂交。通过对种间杂交结实量(RS)和亲本种平均结实量(RSm和RSf)的分析比较,测出相应的杂交结实指数(IS)、初步了解种间杂交亲和性的大小,为甘草属植物系统与演化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AB-8对甘草酸的吸附性能和原液浓度pH值、流速、洗脱剂的种类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B-8树脂对甘草酸吸附量高,易于洗脱,分离效果较好,回收率较一般方法高,达70%~80%,纯度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菊花总黄酮对小儿RSV感染A549细胞诱导RANTES及MCP-1释放作用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细胞对照组,病毒对照组,菊花总黄酮组和病毒唑组。在Hep-2细胞和A549细胞分别加入菊花总黄酮和病毒唑的含药维持液,测定上述两种药物的最大无毒浓度;RSV病毒感染Hep-2细胞,观察药物对RSV的病毒抑制作用;RSV感染A549细胞,ELISA法测细胞趋化因子RANTES及MCP-1含量。结果:菊花总黄酮50%有效率优于病毒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NTES及MCP-1释放抑制作用比较中,菊花总黄酮组RANTES、MCP-1明显降低,优于病毒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菊花总黄酮能够抑制RSV病毒活性,明显降低A549细胞释放RANTES、MCP-1,缓解患儿的呼吸道症状,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8.
采集7-9月份三种品系的翅果油树叶,检测其水分及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8月份采集的三种品系的翅果油树叶中总黄酮含量相对较高,且水分含量相对较少。此外,8月份大宫灯品系朝南方向的翅果油树叶中总黄酮含量高;翅果油树叶含水量和总黄酮含量无直接相关性。研究结果对于翅果油树叶最佳采收时期的确立及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对111份云南改良稻种和77份元阳地方稻种采用程氏指数法进行籼粳分类,比色法测定抗性淀粉、γ-氨基丁酸和总黄酮含量,并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抗性淀粉含量籼型偏籼偏粳粳型,γ-氨基丁酸含量则相反,黄酮含量与籼粳分化的关系不明显;(2)抗性淀粉、总黄酮含量有色米无色米,γ-氨基丁酸含量无色米有色米。总体功能性成分含量有色米无色米,籼稻粳稻,糙米精米,地方种改良种,有色、籼型糙米功能性成分最高,揭示了籼粳分化和米色与抗性淀粉、γ-氨基丁酸与总黄酮含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
山楂籽是山楂加工业重要副产物,山楂籽富含黄酮类等功效成分,但目前的传统回流提取率相对比较低.基于此,本研究将超声辅助技术应用于山楂籽黄酮提取中.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楂籽总黄酮最优工艺:浸提时间1.5h、超声时间40min、乙醇浓度70%、超声温度65℃、料液比1:18、水浴温度90℃.该条件下,黄酮提取率可达84.3%,与传统回流提取法相比,黄酮提取率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