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4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记述我国新疆和田县球蛛属1新种,命名为和田球蛛,新种Theridon hotanenis Sp.nov。,  相似文献   
22.
报道了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发现的兰科牛齿兰属中国一新记录种:广椭牛齿兰[Appendicula ovalis(Schltr.) J.J.Sm. ex Mansf.]。该种原分布于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婆罗洲、苏拉威西岛,在形态上与国内记录的4种牛齿兰属植物均有较大差别,如茎中部具分枝、叶广椭圆形、单个花序仅着生1朵花、且唇瓣扭转具粉紫色斑块等特征。对产自海南的该种形态和生境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高清解剖照片。凭证标本保存于海南大学林学院教学标本馆(HUFB)。  相似文献   
23.
李瑾  王瑜欣  王许航  李静  付开来  戴建君  汤芳  席静 《微生物学报》1963,(收录汇总):3203-3218
【目的】提高噬菌体在常温环境下的保存稳定性,解决噬菌体鸡尾酒在体内失活的问题,为噬菌体对肠道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噬菌体鸡尾酒微球粉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比较其与游离噬菌体在常温环境和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差异,并通过口服给药的方式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O157:H7导致的肠道疾病进行治疗。【结果】本研究以海藻糖和亮氨酸组合为保护剂制备了一种具有热稳定性的噬菌体鸡尾酒微球粉末,试验结果显示,海藻糖和亮氨酸质量比为9:1时,设置进料速度为7.5 mL/min、海藻糖浓度为2%、入口温度为130℃、噬菌体鸡尾酒悬液与保护剂溶液体积比为1:50,噬菌体滴度损失最小,仅下降(0.623±0.235)log10 PFU/g。其在常温条件下保存6个月,噬菌体鸡尾酒滴度损失(0.862±0.082)log10 PFU/g,较游离噬菌体具有更长的保存稳定性,且其于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和治疗效果均优于游离噬菌体鸡尾酒。【结论】采用喷雾干燥法配合合适的保护剂配方可制得具有生物活性和热稳定性的噬菌体鸡尾酒微球粉末,延长其保质期,便于常温条件下的保存运输,使噬菌体制剂从实验室方向转化为工业方向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且噬菌体微球粉末清除肠道内大肠杆菌的能力更强、速度更快,是一种具有体内治疗发展潜力的口服给药剂型。  相似文献   
24.
本文描述采自湖北省恩施和咸宁地区的球蛛科圆腹蛛属一新种-湖北圆腹蛛Dipoena hubei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25.
兰科盆距兰属(Gastrochilus)植物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占和   《广西植物》1996,16(2):123-154
本文对盆距兰属(Gastrochilus)植物作了修订,共分3个组,含46种和1变种,其中1个组(Sect.Caespitosi)和8个种(G.carnsus,G.garhwalensis,G.linearifolius,G.guangtungensis,G.subpapillosus,G.nanchuanensis,G.saccatusandG.gongshanensis)为新的,首次在本文作了描述报导。本属属的形态特征,研究历史和订正后属下的分类群检索表,种的文献引证、简短的特征记要和地理分布以及在属中被排除的分类单位索引均提供在本文。  相似文献   
26.
Pseudoschwagerina属的系统渊源、地质历程、分布范围均不同于Sphaeroschwagerina属,二者在地理分布上亦具差异。以它们命名的生物地层延限带顶、底界均不等同。  相似文献   
27.
球孢白僵菌胞内丁质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28.
鳞木目小孢子叶球山西鳞孢穗(新种)的解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山西太原西山煤田太原组7号煤层煤核中一种鳞木目的小孢子叶球——山西鳞孢穗(新种)(Lepidostrobusshanxiense sp. nov.)。其主要特征是:孢子叶球较小,长3.5 cm 以上,直径1.6~1.8 cm 。轴具管状中柱,孢子叶螺旋状着生于轴上。孢子叶柄长6~7 m m ,远端叶片长1.2 cm 以上。孢子叶柄具翅,翅长2~2.5 m m 。小孢子囊可能呈袋形,长与孢子叶柄相近,宽约4.5 m m ,高2~3 m m ,以其长度的约2/3着生于孢子叶柄的腹面上。成熟的孢子囊壁仅由一层柱状细胞构成。小孢子直径68~77 μm ,具三缝,远极面具短刺  相似文献   
29.
兰属、兜兰属、石斛属植物叶片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兰科植物的兰属、兜兰属及石斛属16个种折叶片及其横断面进行了扫描电镜的观察。兰属各种叶片上表皮细胞均为矩形,上表皮细胞表面具小乳突或不明显突起。石斛属及兜兰属的各个种上下表皮细胞均为多边形,但石斛属表皮细胞表面无坦无纹饰,而兜兰属花叶类上表皮细胞表面明显呈乳突状,绿叶类呈龟背状隆起。兰属及石斛属叶片叶肉组织没有栅栏组织及海绵组织的分化,而兜兰属的绿叶类叶肉不分化;花叶类叶肉有分化。  相似文献   
30.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体视镜,对兰属5种植物(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的叶结构特征(叶脉结构、叶表皮结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显示,兰属5种植物的叶脉结构相似,叶表皮结构和解剖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最主要的差异是皮下纤维束的多少和边缘角质层锯齿形态。依据叶结构特征聚类分析结果,5种兰可分为春兰组、建兰组和墨兰组3组。本研究表明叶结构特征对兰属5种植物的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