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8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64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8篇
  1975年   5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本文研究了PP333与BA组合对怀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 不同浓度的PP333与0.5 mg.L-1 BA组合均严重地抑制试管苗根、茎和叶的生长, 表现为植株矮小, 生根晚, 前期根畸形生长(呈棒状或球状); (2)与单独使用0.5 mg.L-1 BA相比, 低浓度PP333(0.01和0.1 mg.L-1)与0.5 mg.L-1 BA组合促进茎的伸长和加粗; (3) 2 mg.L-1 PP333与 0.5 mg.L-1 BA组合能显著地提高愈伤组织芽的分化率和腋芽的萌发率, 有利于试管苗的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992.
金铁锁驯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金铁锁人工驯化栽培技术多年的试验研究基础上,总结了金铁锁驯化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93.
黄芩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药用黄芩为唇形科(Labiatae)黄芩属(Scutellaria)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是我国大宗中药材之一,药用历史悠久。我们对其原植物黄芩的种质资源、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繁殖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黄芩药材的解剖学研究和显微鉴定等进行了系统考察和总结,可为深入进行原植物黄芩的生物学研究及药用黄芩的真伪鉴别和提高药用部分的质量和产量提供依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994.
魔芋微型试管芋(拟球茎)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魔芋愈伤组织的基础上,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等因素对试管芋形成的影响。魔芋愈伤组织在添加6-BA3.0 mg.L-1、NAA0.5 mg.L-1、IBA0.5 mg.L-1、KT5.0 mg.L-1的MS培养基上,20 d后形成大量不定芽。待不定芽生长至约0.5~1 cm时,将温度控制在15~20℃之间,不定芽基部膨大,2个月后形成多达10个以上的微型种芋,种芋之间以愈伤组织相连。将微型种芋连同愈伤组织取出,栽培到适当的基质中,浇灌营养液使基质保持湿润,自然条件下萌发,出苗率在90%以上,叶片多达18片,当年每块微型种芋可形成5 g以上的多个子芋。  相似文献   
995.
暗绿绣眼鸟每年4月20日迁来,5月中下旬筑巢,筑巢期7天。筑巢期间交配,巢成后即产卵。每窝产卵4枚,年产1窝。孵卵期10天。雏鸟均在孵卵期的最后一上小时内全部出壳。经亲鸟喂食11天,雏鸟出飞离巢。  相似文献   
996.
猕猴自发性肿瘤五例临床和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1991年,本实验室共发现猕猴肿瘤5例。猕猴来自本所养殖场,年龄6个月-25岁,体重1.1-9.5千克,其中3例肿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临床观察;尸检后全部作光镜组织学检查,部分作了电镜。诊断为横纹肌瘤1例,鳞状细胞癌2例,平滑肌瘤和恶性何杰金淋巴瘤各1例。  相似文献   
997.
野生大鲵繁殖洞穴生态环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明野生大鲵(Andrias davidianus)自然繁殖所需要的主要生态条件,给人工养殖条件下大鲵的自然繁殖提供生态学依据,对张家界国家级大鲵保护区境内野生大鲵的栖息繁殖洞穴进行生态学考察。对海拔、洞口的宽度与高度等10个生态因子进行定量观测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大鲵选择繁殖洞穴的主要因子是海拔、洞口高度、洞底组成,以及洞穴中水的透明度、pH、流速、饵料丰度7个因子。对大鲵繁殖洞穴相连河段进行调查,发现多为山溪流。对繁殖洞穴中水的溶解氧、化学耗氧量、硫化物等5项主要指标进行检测,除硫化物外,其他指标多达到国家饮用水的水质标准,可见大鲵自然繁殖对洞穴与水质的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998.
王紫江 《生命世界》2007,(11):94-95
红嘴鸥在鸟类分类学上属于鸥形目、鸥科、鸥属,是北半球最常见的中型鸥类,人们对它非常熟悉。它的体形中等,体重约300克,嘴和足红色,趾间具蹼。成熟鸥鸟在冬季和夏季形态上略有不同,冬季红嘴鸥的头、后颈、腰及尾上覆  相似文献   
999.
人工饲料对龟纹瓢虫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莉  李恺  张天澍  王斌 《昆虫知识》2007,44(6):871-876
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Thunberg)能捕食多种农业害虫,并且具有食量大、产卵多、适应性强、年发生代数多等特点,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对龟纹瓢虫人工饲料的研究则是实现其规模化饲养的关键。作者研究不同饲料对龟纹瓢虫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橄榄油后幼虫发育历期明显增长,添加0.3%的橄榄油能显著提高幼虫的成活率;在成虫体重增长上,雌雄虫均表现为在刚羽化后几天内体重增长显著,随后增长变缓;并且添加蔗糖能显著提高雌虫的体重增长率而对雄虫作用不显著;对雌虫繁殖性能的研究发现,蚜虫喂养组有明显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产卵高峰期,而人工饲料的产卵高峰期持续时间较短,并且出现时间较晚或分为2个高峰期;添加0.3%的橄榄油能显著缩短龟纹瓢虫的产卵前期,几乎达到蚜虫喂养组的水平;而添加蔗糖在一定程度也能缩短产卵前期,同时还能显著提高龟纹瓢虫的产卵量。  相似文献   
1000.
黑斑蛙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两栖动物之一,但目前有关其繁殖生态和产卵地选择还所知甚少,而且多局限于定性描述。2004—2006年在宁波地区黑斑蛙的繁殖期,对黑斑蛙的繁殖生态研究分析表明,该蛙在繁殖期的种群密度为0.0903±0.0029只/m (n=11);该蛙是雌雄二形性的蛙类,雌性蛙类的体重和体长都显著大于雄性;该蛙窝卵数的变化幅度较大 (1 546—7 897个),平均窝卵数为4643.04±235.96个 (n=50);卵径范围为1.50—1.74 mm,平均卵径大小为1.6050±0.0046 mm (n=226)。对黑斑蛙产卵地选择的研究结果表明,产卵地在水域比率、裸地比率、植被盖度、水深、水温和水的透明度等方面与随机样方不同;该蛙偏爱在水域比率和植被盖度较高的生境产卵,而避免在水体较深的生境产卵。为了更好地保护黑斑蛙的产卵栖息地,今后应优先保护水域比率和植被盖度较高而水体不深的生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