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1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98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环保意识正在不断提高,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环保问题,其中臭气问题尤其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各工业企业纷纷开始研究各种方法用于去除臭气,尤其是污水处理和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的企业更加积极采用先进技术除臭。有效地使用除臭技术,不但可以减轻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可以为人们创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基于此,文章以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理行业的臭气治理为切入点,阐述了具体的治理技术,并对其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臭气治理技术的完善和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2.
为了探究短期氮沉降对凋落物和土壤有机质化学组成的影响,以亚热带毛竹林为对象,于2020年7月—2022年1月设置氮沉降增加(施氮量50 kg N·hm-2·a-1)处理,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对毛竹林毛竹叶/根凋落物和土壤的有机质化学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短期氮沉降处理土壤有机质中酚类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了50.9%,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显著减少了26.3%;叶凋落物中烷烯烃和木质素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了51.9%和33.5%,酚类和多糖的相对含量显著减少了52.2%和56.3%;根凋落物中多杂环芳香烃的相对含量显著减少了16.6%。土壤有机质中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与叶凋落物中多糖的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中酚类的相对含量与叶凋落物中木质素的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多糖的相对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短期氮沉降对毛竹林毛竹叶/根凋落物和土壤的总有机碳、总氮和碳氮比均无显著影响,但是会显著改变三者的有机质化学组成;另外,短期氮沉降下土壤有机质化学组成的变化受叶凋落物有机质化学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用0℃冷冻处理2—3 h,一些PcaSE-1和BEL-7404细胞的角蛋白纤维能部分地转化成凝聚颗粒,但在HeLa 和CNE 细胞中不发生这种角蛋白纤维结构转化。当回复温度到37℃15—30 min 时,PcaSE-1 和BEL-7404细胞的这种结构转化能快速回复。相反,在HeLa 和CNE 细胞有丝分裂时,角蛋白纤维能转化成凝聚颗粒,但PcaSE-1细胞和BEL-7404细胞的角蛋白纤维网始终维持纤维状态,且围绕纺锤体分布。上述结果表明:两类上皮细胞角蛋白纤维结构的转化似由不同因子所引起。我们的结果还指出:(1)单用秋水仙素或用秋水仙素和细胞松弛素D 合并处理PcaSE-1细胞不能引起角蛋白纤维凝聚。但经秋水仙素解聚微管后,会增强细胞对冷处理的凝聚反应。(2)冷处理时角蛋白纤维凝聚的形成与细胞是否具有两套不同的中间纤维无关。(3)予先用TritonX-100抽提细胞,角蛋白纤维在冷冻后不能转化成凝聚颗粒。(4)冷冻处理引起的结构转化可能是某些上皮细胞系的角蛋白纤维的一种特殊性质。  相似文献   
54.
本文用PCR方法获得大肠杆菌热休克蛋白转录因子σ32的编码基因rpoH,并克隆在含有tac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UHE中,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C端融合有6个寡聚组氨酸的σ32。表达产物经金属螯合层析一步纯化,达到SDS-PAGE银染一条带纯度,氨基酸组成分析及N端序列分析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35S细胞内参入实验表明:即使在较低的温度下,表达产物σ32(His)6也能导致热休克蛋白如GroEl、DnaK、Htp的大量合成.  相似文献   
55.
两种新型白细胞介素-2的热稳定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成两种新型白细胞介素-2(新型Il,-2),其一为125Ser-IL-2,另一为125Ala—Ⅱ2(即原型IL-2中125位cys分别被Ser或Ala取代)。两种新型IL-2均已被高度纯化,并已完成了中试,获准临床应用。发现新型IL-2的热稳定优越性。在65℃加热,新型IL-2的稳定性高于原型,失活比原型慢,被保留的活性也较原型多。在0.1%SDS中能使失活的IL-2逐渐恢复一定的活性,也是新型IL-2恢复活性高。同时,比较了其它条件下这三种重组rIL-2的稳定性及SDS对其复性的影响,发现三者之间差异很大。上述结果均证明:125A1a—IL-2的热稳定性最好,125sER-IL-2次之,原型较新型差。  相似文献   
56.
梅花鹿甲烷能代谢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忠宽  张晓明 《兽类学报》1996,16(2):100-104
本文应用KB-1型呼吸测热装置,结合消化、代谢试验,对梅花鹿(Cervusnippon)甲烷能代谢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梅花鹿甲烷能的产生量随其采食量的增加而增加;也随着果食后时间的推移而减少,而且减少的幅度又随采食量的增加而下降;甲烷能的产生量分别占总能食入量、消化能食入量和体增热的6.61%、8.83%和10.88%;甲烷能的产生量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而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甲烷能产生量就降低58.58kJ/d;分别以总能食入量(GEI)和干物质食入量(DMI)为自变量所建立的甲烷能(CH4E)估计分别为:CH4E(kJ/d)=0.07CEJ(kJ/d)-101.04(n=12,r=0.944,P<0.01)CH4E(kJ/d)=98.78+1.05DMI(g/d)(n=12,r=0.942,P<0.01)  相似文献   
57.
低强度微波辐射对人精子非热生物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用频率2450MHz分别在3、5、7、9mW/cm2的功率密度,使用新型宽带横电磁传输室(BTEMCELL)辐射人精子1小时,我们发现只有5mW/cm2的强度对人射子的活动度、存活率、畸形率又穿卵率有显著的影响,这表明在5mW/cm2附近存在明显的功率密度窗效应。同时还发现,7mW/cm2组的精子的染色体出现畸变。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8.
香附子提取物B处理作物种子效应初报张建新(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杨陵712100)赵伯善(西北农业大学农业化学系,杨陵712100)EffectofseedtreatmentwithextractBfromCyperusrotundus¥Zh...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微量量热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微量量热法在酶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0.
吖啶橙失活处理应用于不对称融合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栽培种和野生种叶肉原生质体经过吖啶橙(AO)处理后,暗培养两天,再光照4h而失活.失活程度取决于AO处理时间、AO浓度、光照时机等.四倍体失活浓度高于二倍体,处理后马上光照失活效果最强烈,8d后光照其小细胞团同未光照处理相差不大。AO失活的栽培种NO7同罗丹明6G(R6G)失活的Solanumbulbocastanum融合后可以发生代谢互补恢复分裂,已得到假定的杂种小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