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4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亚洲近颌龙属(Caenagnathasia)首次报道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晚白垩世Bissekty组,时代为土伦阶(Turonian)。报道了发现于内蒙古二连盆地晚白垩世二连大巴苏组的一件下颌联合部分,根据以下特征将这件标本归为亚洲近颌龙属:齿骨完全愈合,齿骨愈合部分未向下倾斜,齿骨背侧边缘的前部侧面观略凹,侧面的咬合面具有舌嵴,舌嵴上具有尖状突起,血管槽和相关的孔未延伸到齿骨愈合部分的背面,具有前部的咬合槽。新的标本将亚洲近颌龙的生存时代和地理分布延伸到了中国的坎潘阶(Campanian)。  相似文献   
92.
广布种昆虫可调节其生活史以适应栖息地的条件变化,如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期,使其发生与栖息地的物候(如食料、气温和降雨等)同步,这对昆虫在栖息地的繁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为玉米主要害虫,在中国从南到北都有分布,栖息地气候也不同,不同地理种群生活史发生了分化,如化性、临界光周期、滞育后羽化时间、体重和体型、繁殖力和抗寒力等均不同。然而该虫发育历期的地理变异尚未见系统报道。为此,详细比较了来自5个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即广西阳朔(YS)、江西南昌(NC)、山东泰安(TA)、河北廊坊(LF)和黑龙江哈尔滨(HEB)在20—31℃下卵、幼虫、蛹发育历期及其与栖息地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的不同地理种群的卵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20、22和25℃下,卵期从南到北稍有延长,卵期与其栖息地纬度呈正相关;但在28℃下,不同地理种群的卵期基本相等,与纬度相关性不显著。在31℃下,不同地理种群的幼虫期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其他温度下,不同地理种群的幼虫期存在显著差异;在22、25和28℃下,幼虫期与其栖息地纬度呈正相关,而在20和31℃下,幼虫期与其栖息地纬度呈负相关,在20、22和25℃下,最北的哈尔滨种群的幼虫期变幅不大,而其他4个种群的幼虫期随着温度的升高明显缩短。各地理种群20℃下的雌蛹、28℃下的雄蛹和31℃下的雌雄蛹期差异均不显著,其他雌或雄蛹期差异显著;各温度下的雌雄蛹期与其栖息地纬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广布种昆虫可以调节其自身发育历期以适应栖息地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93.
亚洲野驴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8年《IUCN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濒危物种.自19世纪中期,由于人类活动干扰,分布区日益缩小,全球范围内亚洲野驴均处于濒危状态.为有效保护该物种,众多学者针对亚洲野驴生态生物学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从形态描述与分类、分布与种群数量、社群和领域行为、栖息地选择、觅食生态、繁殖生态、行为时间分配与活动节律、濒危原因与保护对策等方面对亚洲野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就亚洲野驴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3个建议.  相似文献   
94.
更正     
本刊2010年第6期刊登的贺军军、罗萍等文章"菠萝渣淀粉功能降解菌筛选及s2b7-4"及2011年第1期刊登的贺军军、罗萍等文章"甘蔗渣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鉴定",应作者本人要求,文中作者单位排序修改为"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相似文献   
95.
井冈山是东亚植物区系的重要起源地之一。起源于第三纪或更早期的树种很多。保护区内分布的珍贵、稀有、濒危植物有190种,其中木本植物130种,草本植物60种,它们当中有许多是以井冈山命名的特有种。井冈山的动植物自然景观与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中亚热带的典型特征。井冈山分布的植物种类达3400多种,占江西全省5000多种植物的70%,井冈山自然保护区中仅维管束植物(不合苔藓、地衣、藻类等),就高达1414个种(含变  相似文献   
96.
广东鼎湖山     
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东北郊,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以保护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又称季风常绿阔叶林)为主。1979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驾车路线: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肇庆。  相似文献   
97.
广东鼎湖山     
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东北郊,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以保护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又称季风常绿阔叶林)为主。1979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驾车路线: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肇庆。  相似文献   
98.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东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双月刊),主要刊载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学研究的论文报告、科研简报、综合述评等;介绍植物学研究领域中各分支学科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等,为推动本地区植物学研究的发展和开发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99.
中亚热带格氏栲天然林幼苗竞争强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格氏栲幼苗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格氏栲幼苗种内竞争强度随幼苗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桂北木姜子>梨茶>黄润楠>毛鳞省藤>矩圆叶鼠刺>木荷>酸味子>狗骨柴>少叶黄杞>山黄皮>光叶山矾>沿海紫金牛>小叶赤楠>尖叶水丝梨>赤楠>草珊瑚>格氏栲>丝栗栲>杜...  相似文献   
100.
古田山常绿阔叶林凋落量时间动态及冰雪灾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10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我们通过对古田山24 ha常绿阔叶林动态样地169个种子雨收集器的凋落物进行烘干、分类、称量和数据分析,研究了凋落量的组成特征和时间动态,以及受2008年2月特大冰雪灾害的影响.2007年和2009年凋落量分别为532.05 g/m2和375.17 g/m2,年际变化显著,这与2008年的冰雪灾害有关.2007年古田山常绿阔叶林各组分在凋落量中所占比例依次为:叶(78.99%)>枝(14.69%)>皮(3-33%)>其他(2.99%);叶凋落量中各组分所占比例依次为:常绿阔叶树种叶(78.70%)>落叶阔叶树种叶(12.37%)>针叶树种叶(8.92%),其中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短柄袍(Quercus serrata vat.brevipetiolata)4个优势种年凋落量合计占叶凋落总量的71.36%,它们的动态直接影响着凋落总量的变化格局.凋落量高峰发生在春季(4月)和秋冬季(10月末至12月初),其中总凋落量、叶凋落量动态呈双峰型,枝条凋落量和树皮凋落量动态为不规则峰型,其他凋落量动态为单峰型.冰雪灾害后总凋落量、叶凋落量、枝条凋落量显著减少(P<0.05),其中甜槠、杨梅叶蚊母树(Distylium myricoides)叶凋落最显著减少(P<0.05)、木荷叶凋落量减少达到边缘显著水平(P<0.1),这也反映了冰亏灾害期间森林群落的受损情况.其他凋落量(主要成分为虫粪)在4B份增加极其显著(P<0.01),说明灾后植物的枝叶出现了补偿性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