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篇
  免费   526篇
  国内免费   17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与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结构重构的关系。方法:入选患者分为3组,其中持续性房颤组30例、阵发性房颤组45例,以及32例阵发性室上速(包括预激综合征)作为对照组,通过ELISA方法检测上述患者左房血清的TGF-β1、MMP-9、TIMP-1、TNF-α、IL-6、IL-10水平,超声测量左心房长径。分析上述细胞因子水平与阵发性房颤或持续性房颤的关系。结果:阵发性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左房内径增大、TGF-β1、TNF-α升高(P0.05),IL-10、TIMP-1降低(P0.05),MMP-9无统计学差异。持续性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TGF-β1无统计学差异(P0.05),MMP-9、TNF-α、IL-6均升高(P0.05),IL-10、TIMP-1降低(P0.05);阵发性房颤组TGF-β1高于持续性房颤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左房内径及MMP-9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扩大,已出现结构重构,结构重构的血清学变化以TGF-β1升高为主;持续性房颤患者结构重构血清学变化以MMP-9、IL-6升高为主。  相似文献   
932.
目的:观察右归丸联合小檗碱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PCOS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7例给予达英-35+二甲双胍,实验组57例给予右归丸联合小檗碱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观察右归丸联合小檗碱对PCOS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疗效。结果: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各自比较,HOMA-IR、FINS、TC、TG、TNF、IL-6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前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TNF、IL-6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右归丸联合小檗碱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及慢性炎症状态,最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933.
目的:研究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高压氧预处理组,每组12只。高压氧预处理组大鼠在造模前5天给予高压氧预处理。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高压氧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的影响,检测大鼠缺血脑组织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IL-1β、TNF-α、MDA的含量。结果:高压氧预处理可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脑梗死面积,降低COX-2m RNA和蛋白表达量,抑制IL-1β、TNF-α的表达,降低MDA水平。结论: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1β、TNF-α、COX-2的表达以及减弱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34.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培养的小鼠小胶质细胞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3 天)C57BL/6小鼠,分离小胶质细胞, 将其随机分为4 组(n=10):对照组(Control);七氟烷组(Sevoflurane);NF-资B抑制剂组(PDTC);NF-kB 抑制剂+七氟烷组 (PDTC+Sevoflurane)。用Drager 麻醉机向Sevoflurane 组PDTC+Sevoflurane 组培养的小胶质细胞盒内释放21%O2,5%CO2,4.1% 七氟烷的气体,用气体分析仪持续监测各组的浓度。应用Iba-1 的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小鼠小胶质细胞进行纯度鉴定。分别在于给 七氟烷后2 h、4 h 和6 h 时采用免疫印迹分析技术检测两组小胶质细胞IL-6 和TNF-alpha的表达水平和NF-kB 的活性。 PDTC+Sevoflurane 组在给七氟烷前一小时给予PDTC,采用ELISA 技术和免疫印迹分析技术检测各组小胶质细胞IL-6 和 TNF-alpha的浓度和NF-kB 的表达。结果:免疫印迹显示七氟烷组细胞中IL-6、TNF-alpha水平和NF- kB 的激活水平升高;PDTC降低了 七氟烷作用后核内NF-kB 的表达,减弱了IL-6和TNF-alpha水平的升高作用。结论:七氟烷可通过激活NF-kB信号通路,进一步激 活培养的小鼠小胶质细胞中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935.
近年研究发现神经突起导向因子Netrin-1能够抑制白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和募集从而避免局部组织炎症反应过度。因此,Netrin-1可能成为未来抗炎治疗新靶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Netrin-1的抗炎作用在急性腹膜炎、组织再灌注损伤、急性肺损伤,炎症性肠病,角膜炎,急性胰腺炎等动物模型中已有初步的研究结果,一些结果提示Netrin-1的抗炎作用主要通过结合腺苷A2b受体、UNC5B受体实现。对于不同的疾病情况,Netrin-1可同时通过MAPKs、ERKs、p38、NF-k B等多条信号转导途径协同双向调控白细胞的迁移及募集过程,达到减轻组织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组织器官的过度炎症反应的作用,在各炎症反应模型中证明Netrin-1对重要组织器官起到保护的作用。本文对Netrin-1在多种炎症相关疾病模型中的不同作用及其机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重点讨论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36.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抑制,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小檗碱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各8只。正常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高脂喂养,小檗碱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分别灌胃给予小檗碱(100 mg/kg,1次/d)和阿托伐他汀(5 mg/kg,1次/d),饲养12周。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ox-LDL、MCP-1、MMP-9水平。观察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情况,并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测量病变区域内膜与中膜的厚度。结果:小檗碱可显著降低高脂喂养家兔的血清TC、TG、LD-C水平,降低血清血清炎症因子ox-LDL、MCP-1、MMP-9水平(P0.01),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小檗碱组的内膜增生程度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接近。结论:小檗碱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抑制斑块的形成,同时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937.
目的:研究血浆磷脂酶A2(plasma phospholipase A2,PLA2)与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患者预后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期间入住我院心内科或内分泌科158例半年内有MI病史的患者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合并MI患者组(80例)与单纯MI患者组(对照组,78例)。两组患者均在6个月内因急性MI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并置入药物涂层支架。观察两组患者PLA2的水平,分析其与患者心功能的变化及预后的相关性。两组患者行2年随访,随访结束后通过K-M模型观察组间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发生率,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包括,PLA2、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吸烟、性别、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肾小球滤过率、白细胞计数等纳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MI组患者PLA2的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心肌梗死组(11.67±4.26μg/L vs.5.36±1.1μg/L,P0.001)。这些患者外周血中CD14+单核细胞亦显著高于单纯心肌梗死组(53.36%±17.41%vs.35.23%±11.57%,P0.001)。糖尿病合并MI组患者血浆磷脂酶A2的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呈负相关(r=-0.25,P=0.02),而单纯MI患者组未显示统计学意义(r=-0.20,P=0.0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糖尿病合并MI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心肌梗死组(P=0.046)。通过COX模型分析影响生存因素发现血浆磷脂酶A2(HR:4.29,95%CI:2.305-7.975,P0.001)仍与这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显著相关。结论:血浆磷脂酶A2反应糖尿病合并MI患者体内的炎症剧烈程度,高水平的血浆高磷脂酶A2与糖尿病合并MI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38.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粘膜中IL-6及IL-2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根据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分为轻度组(11例)、中度组(19例)、重度组(14例)、缓解期组(16例),另选健康志愿者20名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粘膜细胞因子IL-6及IL-23的表达水平。结果: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患者的IL-6和IL-23表达水平逐渐增高,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患者IL-2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6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L-6和IL-23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能够反应溃疡性结肠炎的炎性程度。  相似文献   
939.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与心脑血管疾病及周围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而AS的慢性炎症性特征已被广泛认可,从早期内皮功能紊乱到最终的斑块破裂,炎性进程伴随于AS形成的各个阶段。核因子-κB(NF-κB)作为调控炎症信号的重要转录因子,通过调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粘附分子、免疫受体、氧化应激相关酶等一系列特异基因的表达而参与AS的病理过程,并在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AS形成及防治相关研究中的重要靶点。本文通过概述近年来关于NF-κB通路的信号传导在AS形成中的作用,回顾本通路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旨在探讨NF-κB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为以NF-κB为靶点的抗AS药物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4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eroxisomeproliferator activatedreceptors ,PPARs)是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类配体依赖的核转录因子 ,包括α、β/δ和γ三种亚型 ,在脂肪细胞分化、能量代谢和炎症过程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显示 ,PPARs的活化不仅可以改善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等在内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而且还直接作用于血管壁 ,从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本综述将就PPARs的结构、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和治疗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