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0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150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用化学修饰、内源荧光和荧光淬灭等方法研究了油麻藤凝集素(MSL)的溶液构象变化和微环境的构象特征。研究发现MSL分子中总共有9个色氨酸(Trp)残基,它们的荧光能被丙烯酰胺淬灭,但不易为KI接近而淬灭,MSL经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修饰后,其内源性荧光发射谱发生相应变化,结果表明MSL分子中部分Trp残基埋藏于分子内部,而位于分子表面的Trp残基可能处于分子的疏水袋中。  相似文献   
72.
熊忠 《生物学杂志》1996,13(5):29-29
人体唾液维生素B6的快速荧光测定□熊忠(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所,西宁810001)维生素B6是水溶性维生素B族之一,它包括三种: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吡哆醇在体内磷酸化转变为吡哆醛再生成吡哆胺,吡哆醛和吡哆胺在体内是以辅酶形式参与代谢。我们一般地...  相似文献   
73.
采用MTT比色分析法,观察了不同C_(60)浓度和不同光照强度下C_(60)对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的光敏杀伤效应。结果表明,C_(60)在30μg/ml,光强4000Lux的条件下即可杀伤大部分细胞。受伤细胞圆缩、脱壁,里面颗粒增多,失去表面微绒毛状结构。当光强增大时,细胞表面甚至出现破损。  相似文献   
74.
本文报道用作者建立的流式细胞仪红细胞微核自动检测技术,将染色体断裂剂丝裂霉素C(MMC)和非整倍体毒剂秋水仙碱(COM)诱导的大量微核分选在载玻片上,然后使用小鼠着丝粒γ-卫星DNA探针(约为234bp),对分选微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以显示微核(MN)内着丝粒的情况,进而判定M N是由整条染色体还是由染色体断片组成。结果MN内着丝粒荧光阳性比例为COM50.1%,MMC 22.3%。两者相差显著,藉此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将两类毒剂区分开。 Abstract:Basis on auther’s new automatic flow cytometric technique for micronuclei,a lot micronuclei induced by clastogen Mitomycin C and aneugen colcemid were collected on slides using sorting function of flow cytometry,them the centromere Gamma satellite DNA probes of mouse (about 234bp) was used to do in situ hybridization for micronuclei,furthermore,the kinetochores of micronuclei can be showed,and the micronuclei which consist of the whole chromosomes or the chromosome fragments,can also be indic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50.1% MN induced by COM and 22.3% MN induced by MMC had the positive fluorescent singles.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this means it is possible to distinglish clastogens and aneugens exactly and effectively with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75.
鼠脑微透析液痕量氨基酸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自制微透析探针和活动体位生化取样装置以及自行组装的毛细管电泳-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激光诱导荧光系统,对鼠脑透析液中的痕量氨基酸以异硫氢酸荧光黄(FITC)进行柱前衍生后进行了分离和检测. 鼠脑海马CA3区微透析液中游离氨基酸的浓度为10-8~10-6 mol/L, 并将其用于学习与记忆的研究, 为无损伤研究活体脑内神经递质和其他痕量生化物质的动态变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6.
除人Y染色体外,本文采用生物素标记的人全部整条染色体特异探针与白眉长臂猿(Hylobates hoolock)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进行染色体原位杂交即染色体涂染法以研究人和白眉长臂猿染色体之间的同源性。在白眉长臂猿18对常染色体上检测出了与人22对常染色体同源的59对染色体片段,确定了人和白眉长臂猿之间的精度较高的染色体连锁群。结果表明:自人与白眉长臂猿的祖先分歧以来,大量的染色体间重排(至少发生了39次易位)和染色体内的重排导致了二者核型的差异。根据杂交结果绘制了首份人和白眉长臂猿比较染色体图谱,并结合已有的人和白掌长臂猿(Hylobates lar)(2n=44)和合趾长臂猿(Hylobates syndactylus)(2n=50)的比较染色体图谱对长臂猿属的染色体进化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7.
用Ca2+ 和胰酶处理大叶藻(Zostera m arina)叶绿体膜研究了其类囊体膜多肽成分与Mg2+ 诱导其Chla荧光和类囊体膜表面电荷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到:1.在正常的叶绿体膜中,Mg2+ 诱导PSⅡ荧光强度的增高与其诱导类囊体膜表面电荷密度的降低密切相关;2.用Ca2+ 处理这种叶绿体膜,除去类囊体膜表面的32~34 kD多肽对Mg2+ 诱导的上述现象无影响;3.如果用胰酶消化Ca2+ 处理过的叶绿体膜,进一步除去膜表面的26 kD多肽,Mg2+诱导的这些现象则全部消失。这些实验结果清楚地表明,在大叶藻的叶绿体膜中,类囊体膜表面的26 kD 多肽是阳离子诱导这两种相关现象的特异性作用部位。对阳离子调节激发能在PSⅡ和PSⅠ之间分配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8.
用钙螯合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的叶绿素a/b钙结合蛋白,其荧光发射峰在680±1nm,钙结合后导致荧光发射峰强度降低。当再加入EGTA,螯合钙后,其荧光发射峰强度得以部分恢复。该蛋白在结合钙后,其圆二色谱也发生变化。这些结果表明该蛋白质的构象在结合钙后发生了变化。该蛋白质的荧光激发光谱在440nm和470nm处的激发峰表明此蛋白结合有叶绿素a和叶绿索b。本文对叶绿素a/b钙结合蛋白在光系统Ⅱ中的可能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9.
介绍一种用像增器接收荧光图像的高灵敏度荧光显微镜,相对于普通荧光显微镜的灵敏度提高了4×104倍,并用宽量程微光光亮度计对仪器的微弱成像性能进行了实验标定,得到了图像采集数据和图像发光强度的线性数量关系。高灵敏度荧光显微镜在给出细胞荧光图像的同时,可以给出图像上每一像元的发光强度和细胞平均发光强度,仪器对图像细微变化的判断能力远大于人眼直接观察图像。高灵敏度荧光显微镜可应用于研究细胞中荧光物质在细胞生理过程中的分布变化和发光强度变化。使用此仪器已得到了光敏竹红菌甲素(HA)在Hela细胞(人体子宫癌细胞)中的分布图像和更为直观的三维显示图形,以及加入HA后Hela细胞受到强先照射后的细胞损伤图像。  相似文献   
80.
叙述了用时间分辨率纳秒荧光技术研究大豆磷脂或合成磷脂模型膜(脂质体)的物理状态变化与荧光寿命以及时间分辨各向异性测量参数变化相关性的实验结果。用荧光探剂MC540标记模型膜的结果表明,荧光寿命(τ)的变化与脂质/探剂比例、磷脂组成、磷脂的极性头部、脂肪酸酰链长度等有关。用DPH(1,6-diphenyl-1,3,5-hexatriene)标记磷脂模型膜的时间分辨各向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序参数(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