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7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38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本试验用功率密度为825mw/cm~2的CO_2激光照射茄子干种子(含水量8.33%)13s、青椒干种子(含水量5.4%)3s,分别以Os为对照(ck)。照射后播于生长箱内,出苗10天分苗于玻璃温室内,于四叶期取样观察成熟叶片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发现激光照射处理的茄子、青椒的叶绿体的基质片层、基粒片层有明显的吸胀现象。  相似文献   
42.
激光辐照选育的435与1002早籼新晶系比湘早籼7号早热,高产,米质好。醋酶同工酶多2—3条带,酶活性增强,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43.
本文采用He—Ne激光处理绵羊精液,通过测试精于超弱化学发光强度、TST染色,以了解精子代谢的变化,观察精子顶体反应的发生情况,进一步从受精学角度了解激光的辐照效应。  相似文献   
44.
本文主要就激光在国外兽医领域的激光内窥镜外科、肿瘤外科、眼外科、小动物外科以及激光动力学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及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5.
咖啡因具有抑制一些酶的活性,可减弱或消除生物体自身对激光引起的生物效应的修复作用。试验证明咖啡因对番茄种子萌发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咖啡因和激光复合处理生物效应显著,可降低番茄种子的发芽,并促进番茄果实增大和生长前期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46.
王玉元 《生命科学》1993,5(3):20-23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用一些已知化学结构的合成物质,在一定的敏感极限范围时期,可以有选择地诱导植物产生雄性不育,以此可以在育种工作中达到人工控制花粉形成,和生产杂交种子。这类化合物自70年代以来,已作为一种专门的商品生产出售,并命名为化学杂交剂(Chemical hybridizing agents,CHA)。  相似文献   
47.
《生物工程学报》2023,39(7):3057-3058
《生物工程学报》:我国首个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落地,您认为有什么意义?对其他作物育种、食品动物(畜禽)育种、微生物育种和疾病生物治疗是否也有促进作用?季维智:中国首个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的颁发,是国家前沿生物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管理的规范化逐步完善的重要标志。这也意味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在中国将有更加清晰和明确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48.
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l-methionine, SAM)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主要参与生物体内的转甲基过程、转硫过程及转氨丙基过程,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其生产备受重视。目前SAM生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微生物发酵法,该方法与化学合成法和酶催化法相比,成本较低且更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随着需求量的迅速增加,通过菌种改良提高SAM产量备受关注。当前SAM生产菌种改良的主要策略包括常规育种和代谢工程。本文综述了提高微生物生产SAM能力的近期研究进展并探讨了SAM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及解决方法,以期为进一步提高SAM产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9.
重离子辐射诱变具有诱变率高、诱变谱宽、突变体易稳定等优势,在微生物育种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对重离子辐射诱变效应的研究可以实现较为全面地了解突变体在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多个层面的生物学信息。本文综述了利用重离子辐射诱变技术进行微生物育种的研究进展,以及联合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重离子诱变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利用组学方法研究重离子诱变微生物的新思路,旨为重离子诱变微生物育种技术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0.
Beta-葡聚糖是由β-(1,3)和β-(1,4)糖苷键连接的非纤维素多糖,主要分布在谷类作物籽粒胚乳及糊粉层中,在高尔基体合成,经由囊泡运输到质膜,最终在细胞壁上沉积。通过增加胆汁酸排泄,延迟葡萄糖吸收,β-葡聚糖可有效降低胆固醇及血糖水平。Beta-葡聚糖合成酶基因家族成员最早在水稻(Oryza sativa)中得到鉴定,后在其他作物中陆续被发现。该基因家族包括3个主要成员:CslF、CslH和CslJ亚基因家族,起源于不同分支,经过趋同演化,执行合成β-葡聚糖的功能。Beta-葡聚糖基因家族成员均受到负选择压力,演化过程中序列高度保守。CslF亚家族基因成员相对较多,常在染色体上形成基因簇,CslF6是介导β-葡聚糖合成的主效基因。CslF亚家族在叶基部等幼嫩组织中表达水平相对较高,且明显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CslH和CslJ亚家族成员较少,其中CslH亚家族在叶尖等成熟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而CslJ亚家族在籽粒中有较高的表达水平。该文综述了β-葡聚糖合成酶基因家族成员的系统发育关系、表达模式,β-葡聚糖合成酶的亚细胞定位,以及作物中的定向育种研究进展,提出β-葡聚糖合成酶基因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