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镉对超富集植物滇苦菜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采用水培实验,研究镉(Cd)对一种新发现的Cd超富集植物——滇苦菜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低浓度Cd(1-10μmol.L-1)处理下滇苦菜生物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高浓度Cd(50-100μmol.L-1)抑制了滇苦菜的生长,整株生物量比对照降低了72%和86%。10μmol.L-1Cd处理下地上部Cd浓度达到270mg·kg-1(干重),转运系数为1.41,符合超富集植物的特征。滇苦菜地上部Cd富集浓度最高达3919mg·kg-1,且64%-87%的Cd分布在地上部。中、低浓度Cd(1-10μmol.L-1)胁迫下,滇苦菜的丙二醛(MDA)和H2O2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及各抗氧化酶活性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但高浓度Cd(50-100μmol.L-1)胁迫下,地上部MDA、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5-17、1.6-6倍和2.9-7.2倍,地下部分别提高了1-5、1.4倍和9.5-11倍。同时,高浓度Cd处理下地上部和地下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地上部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上升,但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不明显。研究表明,滇苦菜对Cd有较强的富集和转运能力。中、低浓度Cd处理未对滇苦菜造成明显的氧化胁迫,高浓度Cd处理时滇苦菜地上部与地下部均受到氧化胁迫,但对抗氧化胁迫的响应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12.
滇黄芩毛状根的诱导及其黄芩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发根农杆菌A grobacterizum rhizogenes1.2556感染滇黄芩再生苗的茎段和叶片,建立了毛状根培养及其植株再生体系。毛状根可直接从受伤的茎、叶外植体表面产生,在无外源激素的MS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自主生长,表现出典型的发根特征。毛状根茎段的诱导率较叶片高,最高可达到14.44%;经rolB基因PCR分析和甘露碱纸电泳检测,证明Ri质粒T-DNA已整合到滇黄芩基因组中并表达;毛状根在附加6-BA2mg/L和NAA0.2mg/L的MS固体培养基上直接诱导不定芽,并在MS培养基上生根,形成再生植株。获得的毛状根系经MS液体培养基培养30d后通过HPLC都能检测到黄芩苷,其中1个转化系黄芩苷含量为2.59%,是药材黄芩的0.20倍,而从3年单位时间黄芩苷生成量计算,毛状根是药材黄芩的7.18倍。本研究建立的毛状根培养体系,将对滇黄芩转基因技术的完善和利用毛状根生产黄芩苷的生物转化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3.
云岭奇葩——滇丁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岭奇葩———滇丁香陈又生夏丽芳王仲朗在神奇美丽的云南,由于具有复杂的地形地貌、立体的气候条件、古老的地质历史,生长着大约17000种高等植物,被誉为“植物王国”;其中有大约300多种独特的观赏植物,又有“世界花园”的美称。各种植物在红土高原的不同自...  相似文献   
114.
115.
不同海拔高度川滇高山栎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变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采集海拔2200~3800m川滇高山栎(QuercusaquifolioidesRehd.etWils.)8个群体的样品,应用同工酶电泳的方法研究其遗传变异水平,并发现遗传变异水平随着海拔高度变化呈以下趋势:海拔2400~3300m川滇高山栎的遗传变异水平较高,而海拔3800m及2200m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均有降低的趋势。另外,还发现人为干扰、日照多少对遗传变异水平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6.
我国特有种滇螈的绝灭及其基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何晓瑞 《四川动物》1998,17(2):58-60
滇螈是中国特有的两栖类,是云南省二极保护珍稀动物,征求竽云南高原淡水湖泊也,已于20世纪70年代末绝迹。绝迹原因主要是”围湖造田”湎水严重污染大搞建筑设施水生生物严重减少以及外一引种,它们的栖息环境,食物,繁殖都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最后绝种。  相似文献   
117.
黄精属5种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了安徽省黄精属Polygonatum Mill.5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玉竹P. odoratum (Mill.)Druce黄山材料2n=16=10m(3sc)+6sm,滁县琅琊山材料2n=18=10m(1sc) +2sm+6st(2sc),二者均属2B核型. 长梗黄精P.filipes Mirr. 黄山材料2n=22=8m+8sm(2sc)+6st,属3B核型,安徽繁昌材料2n=14=10m+4sm和2n=16=8m +4sm+4st,二者均属2B核型。多花黄精(P.cyrtonema Hua)安徽黄山材料2n=20=8m+6sm+6st和2n=22=6m+8sm +4st+4t,二者均属3B核型,安徽滁县琅琊山材料2n=18=8m(2sc)+6sm+4st,属2B核型。长苞黄精(P.desoulayi kom.) 2n=22=10m(2sc)+6sm(1sc)+6st,属3B核型;轮叶黄精(P.verticillatum(L.)All.)2n=18=2m+2sm+10st+2t+2T和2n=24=6m+4sm+12st+2T,二者均属3B核型。其中玉竹2n=16,长梗黄精2n=14和2n=22,长苞黄精2n=22,轮叶黄精2n=18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8.
为研究滇重楼内生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的代谢产物,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其菌丝体和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得到31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结构分别鉴定为tryprostatin B (1)、tryprostatin A (2)、12,13-dihydroxyfumitre- morgin C (3)、cyclotryprostatin B (4)、14-norpseurotin A (5)、pseurotine F1 (6)、pseurotine F2 (7)、azaspirofuran A (8)、pseurotin D (9)、spirotryprostatin K (10)、6-methoxyspirotryprostatin B (11)、deacetylpyripyropene A (12)、烟曲霉素 (13)、fuma- gillene A (14)、5,9-dihydroxy-β-trans-bergamotene (15)、对羟基苯乙酸 (16)、demethoxyfumitremorgin C (17)、fumiquinazoline J (18)、烟曲霉酸 (19)、麦角甾醇 (20)、过氧麦角甾醇 (21)、4,4-dimethyl-5α-ergosta-8,24(28)-dien-3β-ol (22)、羊毛甾醇 (23)、亚油酸 (24)、油酸 (25) 、烟曲霉毒素C (26)、烟曲霉毒素B (27)、震颤真菌毒素 (28)、pseurotin A (29)、fumiquinazoline C (30)和questin (31)。其中,化合物1~16仅从发酵液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25仅从菌丝体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在发酵液和菌丝体中均分离得到。化合物1523为首次从烟曲霉属真菌中分离得到。此外,化合物26~29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烟草黑胫病菌抑制活性评价表明,化合物2627对烟草黑胫病菌具有微弱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为19.64%和17.86%。  相似文献   
119.
滇金丝猴血液学和血液生物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捕自云南维西,德钦县的6只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其中雌性4只,雄性2只,在昆明饲养了6-12个月,饲料以新鲜树叶和水果为主。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生长。于早晨喂食前自上肢取血,用TechniconRA-100型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测定了14个血液生化值和血象。结果发现,尿素氮、肌酐、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谷氨酰转肽酶比人和猕猴正常参数高,尿酸、甘油三脂  相似文献   
120.
真菌诱导物在滇紫草细胞培养中对紫草色素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滇紫草细胞悬浮培养中,真菌诱导物可抑制细胞生长,促进草色素的合成,将培养6d的曲霉菌丝体的粗提物以600μg碳水化合物/50ml培养液的浓度加入到处于指数生长初期的滇紫草细胞悬浮培养物中,诱导物促进紫草色素合成的作用最大,紫草色素含量为对照的两倍,经高压锅处理20min到2h不影响诱导物的活性,真菌诱导物还影响了紫草色素各衍生物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