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儿童慢性湿疹及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110例慢性湿疹及特应性皮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单用丁酸氢可的松软膏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和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疾病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5%,对照组为63.6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儿童慢性湿疹和特应性皮炎,联合应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和丁酸氢化可的松,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2.
目的为了解湿疹患儿肠道菌群的结构与湿疹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湿疹患儿和健康儿童粪便样本细菌总DNA提取,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健康儿童和湿疹患儿肠道菌群的异同。方法 10例年龄在2个月~2岁婴幼儿由皮肤科门诊确诊为湿疹伴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和性别相当健康儿童10例作为对照,分别收集其粪便标本并提取所有样本中细菌的总DNA,对16SrRNA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两组的肠道菌群结构数据并进行菌群差异性分析。结果通过Roche 454高通量测序,两组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主要由Firmicutes(厚壁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和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4个门组成;两组在门水平上进行菌群结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样本在属水平上共获得200个不同属的细菌,其中Bacillus(芽孢杆菌属)、Bilophila(噬胆菌属)、Christensenella(纺锤状细菌属)、Coprobacillus、Eikenella(艾肯菌属)、Enterobacter(肠杆菌属)、Eubacterium(真杆菌属)、Lactococcus(乳球菌属)、Megamonas(巨单胞菌属)、Leuconostoc(明串珠菌属)、Morganella(摩根菌属)、Rhizobacter(根杆菌属)、Proteus(变形菌属)、Sutterella(萨特菌属)、Veillonella(韦荣球菌属)、Akkermansia、Anaeroglobus、Anaerotruncus、Butyricicoccus、Epulopiscium、Gordonibacter、Lachnospiraceae uncultured、Robinsoniella和Varibaculum共24个属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湿疹患儿肠道菌群与健康儿童相比,菌群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未见明显差异,但在菌群结构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某些特别的细菌菌属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3.
采用光化化学疗法,外涂0.2%8-MOP半小时后以光化肤康灯(主峰波长365nm,终端输出功率25.4W连续可词,幅照度:930UW/cm^2)照射,治疗手角化过度性湿疹60例,平均治疗间期1月,治愈率48.33%,显效率18.33%,有效率28.33%,无效率5%。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果显示光化学疗法对手角化过度性湿疹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面部皮炎、手部湿疹和慢性荨麻疹的接触性致敏原的特点及与不同过敏性皮肤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瑞敏"牌斑贴试剂盒对128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面部皮炎69例,手部湿疹36例,慢性荨麻疹23例)进行皮肤斑贴试验,并选择41例健康者做对照.结果:128例患者总阳性率75.78%,慢性荨麻疹组斑贴试验阳性率(39.13%),明显低于面部皮炎组(84.06%)及手部湿疹组(83.33%).健康对照组阳性率(4.88%),明显低于疾病组.阳性率较高的变应原依次为硫酸镍、芳香混合物、对苯二胺基质、重铬酸钾、松香、秋兰姆混合物.超过60%的患者存在2种及以上阳性变应原.男女患者斑贴试验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的变应原分别为芳香混合物、秋兰姆混合物、卡巴混合物(P<0.05).结论:本组患者常见的致敏原为硫酸镍、芳香混合物、对苯二胺基质、重铬酸钾、松香、秋兰姆混合物,不同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斑贴试验结果不尽相同,芳香混合物是女性常见的过敏原.斑贴试验是检验接触性过敏原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5.
摘要 目的:探究金蝉止痒颗粒辅助治疗对湿疹患者皮肤损伤、皮肤屏障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治疗的120例慢性湿疹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其中对照组口服奥洛他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治疗基础之上加服金蝉止痒颗粒。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湿疹皮肤损伤严重程度评分皮肤屏障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瘙痒评分、皮损面积评分及EASI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EWL指标显著降低,而WCSC和SC指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而IL-4、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治疗组为3.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洛他定联合金蝉止痒颗粒治疗湿疹能够减少皮肤损伤,修复湿疹患者皮肤屏障损伤,调节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改善湿疹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6.
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湿疹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疹是易复发、难治的皮肤病,我科于2000年2月至2001年5月,应用甘利欣注射液治疗48例湿疹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益生菌在儿童湿疹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生后1~18个月的患有湿疹的儿童,完全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口服益生菌并配合外用药治疗,B组只用外用药对照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时间及疗效。结果 A.B两组有效率分别是91.3%和75.0%,经统计学分析,χ2=8.0,P〈0.05,且A组在治疗时间上短于B组(P〈0.01)。结论对于儿童湿疹治疗,在外用药基础上口服益生菌治疗,其疗效好,治疗时间短,无毒副作用,并可减轻患儿痛苦,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