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失眠症是指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的状况,可引起精神无法集中、思考能力减退、警觉力与判断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紊乱等,还与感冒、抑郁症、糖尿病、肥胖、中风、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生有关。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力劳动减少,脑力劳动增加,工作及精神压力日益加重,很多失眠患者情志不畅的表现尤为突出。经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五脏气机失调在失眠症的辨证论治中占有主导作用,因此对失眠及失眠症的研究与治疗就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利用红外热扫描成像(thermal texture maps,TTM)系统探讨归胃经寒性中药对胃热证大鼠全身不同部位热效应的影响。方法:用干姜水煎剂连续灌胃大鼠(5 g.kg-1.d-1)15天,造成胃热证模型,再分别予以黄连、蒲公英、石斛、枳实4味寒性中药水煎剂分大、小剂量治疗10天,采用TTM仪测定造模及治疗前后大鼠全身各部位的热效应变化情况。结果:与造模前比较,胃热证大鼠的中腹、上腹部温度有非常显著的升高(P<0.01),头、颈、左腋下、胸、温度有显著的升高(P<0.05)。治疗10天后,与胃热证模型组比较,黄连大小剂量组的头、左腋下、胸部及大剂量组的颈部温度显著降低(P<0.05),中腹和上腹部温度非常显著降低(P<0.01);蒲公英大小剂量组的左腋下、胸、中腹、上腹部在治疗后的温度显著降低(P<0.05),而大剂量组的头、颈部在治疗后的温度亦显著降低(P<0.05);石斛大剂量组的左腋下、中腹、上腹部及小剂量组的中腹、上腹部温度在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枳实组中,仅大剂量组的左腋下、上腹部温度在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鼠灌胃干姜煎剂造成胃热证模型后,全身多部位温度明显升高,但经黄连、蒲公英、石斛、枳实这4味寒性中药治疗后,各部位温度又降低。大鼠体温降低的程度因药物而异,药物寒性越强,温度降低的部位多且程度大;药物寒性弱,则温度降低的部位少、程度低,且对大鼠全身各部位热效应的影响以上腹部及中腹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益气安神膏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中医症候疗效的影响,为膏方应用于失眠调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7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由电脑产生随机数字,根据数字奇偶性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5例)。在认知行为治疗(CBT-I)干预基础上,试验组予口服益气安神膏1匙(约15g)/次,每日2次,对照组予口服归脾丸10丸/次,每日3次,4周为1疗程,两组均连续服用8周2疗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医证候评分量表评分评估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3%(治愈2例,有效31例),高于对照组的77.1%(治愈1例,有效2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得分(8.1±2.8)分,对照组得分(10.4±3.8)分,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疗效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安神膏在改善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均优于归脾丸,其临床疗效明显,服用方便,可适用于临床慢性失眠患者的调理。  相似文献   
44.
目的 通过运用模具加水浴方法制备肝气郁结证候动物模型.方法 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自复组、反证组4组.运用模具加水浴方法造成大鼠肝郁证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动物模型.测量各组动物的体重、腹围、自发活动、智力、胃和小肠运动功能变化,观察胃肠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血浆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指标研究肝郁证大鼠胃肠激素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体重增加减慢,腹围指数变大,自发活动减少,智力下降;胃残留率增加、小肠推进率减慢;Gas、MTL和VIP的含量降低,SS的含量升高.用四逆散治疗后上述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用模具加水浴方法制备肝郁证动物模型接近中医肝气郁结证的发病学因素,其模型的情志改变呈现肝郁证典型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四妙散加味与秋水仙碱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内我院收治的湿热蕴结型痛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各包含患者40例。A患者采用四妙散加味治疗,B组患者采用秋水仙碱治疗,C组患者采用四妙散加味联合秋水仙碱治疗。对三组的治疗效果、症状得分、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A组总有效率及总显效率分别为92.5%及57.5%,C组为95.0%及65.0%,均显著高于B组的77.5%及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症状得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实验室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其中,C组血沉(ESR)及血尿酸水平(UA)变化幅度最大,较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组及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及7.5%,显著低于B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SF-36评分明显低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散加味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对比任何一种单药治疗疗效更佳,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6.
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的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梁子钧 《蛇志》2002,14(3):18-28
近年来 ,我们应用现代血液流变学 (Hemorhe-ology)这门物理学中的流变力学与生物学和医学交叉和渗透而形成的边缘科学 [1 ]研究了中医学的血瘀证和活血化瘀治则的本质 ,现将所得初步结果报告如下。1 血瘀证是一种因血液的流动性和粘性异常而引起的血流量紊乱症  中医学认为 :血瘀证系由于血在脉中的循行失去了其正常之度 ,即所谓“血行失度”所引起。血行的正常之度 ,在中医学看来 ,主要有两种 :一是“如水之流”;二是“行有经纪”[2 ]。按照中医学的这一观点 ,血行不论是失去了其“如水之流”的正常之度而变为“血凝而不流”、“血泣则…  相似文献   
47.
董宇  彭成 《四川动物》2004,23(1):64-66
肝郁证(syndrome of stagnation of the liver-qi),是由于情志不遂,致肝疏泄不及,肝气郁结所表现的证候。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受到外界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情志不畅、肝气不疏成为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据统计,中医五脏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肝脏^[1]。故有必要建立以动物为主体的模型来进行实验研究。但毕竟动物  相似文献   
48.
多因素复合制作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通过复制气虚血瘀证型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探索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制作方法.方法选用老年Wistar大鼠,采用饥饿、疲劳、寒湿、惊恐、高脂饮食等多因素复合方法复制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复制脑缺血动物模型.结果通过对一般体征和微观指标的观测,发现模型大鼠基本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候特点和现代医学脑缺血病理变化规律.[HTH〗结论多因素复合作用可成功复制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本动物模型有可能成为将来中医药防治脑缺血科研工作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9.
摘要 目的:观察溃结汤灌肠治疗对湿热夹瘀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8月期间长沙市中医医院收治的UC活动期湿热夹瘀型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常规西医和溃结汤灌肠治疗,n=48)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n=48)。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良Baron内镜评分、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血清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D-LA)、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LPS)]、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身热、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小便短赤、肢体倦怠、胸胁胀痛、腹痛腹胀、肛门灼热、面色晦暗评分均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治疗后,两组改良Baron内镜评分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治疗后,两组IB-DQ评分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D-LA、DAO、LPS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治疗后,两组TLR4mRNA、NF-κBmRNA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结论:溃结汤灌肠治疗对湿热夹瘀型UC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50.
摘要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对血瘀热结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到2020年5月武警成都支队卫生队和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共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维A酸哈西奈德乳膏治疗)与观察组(解毒化瘀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各40例。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及CREB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主证、次证总评分和血清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CREB微小核糖核酸(mRNA)、PKA mRNA、P38 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解毒化瘀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血瘀热结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CREB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