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光质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中研究不同光质光影响湛江等鞭金藻的生长。结果表明,藻细胞密度的大小顺序为:红光〉白光+红光、白光〉白光+蓝光+红光〉白光+蓝光〉蓝光。蓝光下多不饱和脂肪酸百分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的50.01%。白光下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总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的24.19%和27.46%。多不饱和脂肪酸中C18:4。.3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的20.3%-23.3%,最高值出现在蓝光下;其次为C22:6n-3(DHA),占总脂肪酸的10.2%-12.3%,在蓝光和白光+蓝光中较高;而C18:2n-6和C18:3n-3均以红光下的为最高,分别达3.11%和8.04%。  相似文献   
22.
湛江港湾潜在赤潮生物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2月(冬)、5月(春)、8月(夏)和11月(秋)分别对湛江港湾的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并对该海域潜在赤潮生物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湛江港湾海域潜在赤潮生物共有126种,其中硅藻门26属85种,占潜在赤潮生物种类数的67.5%,甲藻门14属36种,占潜在赤潮生物种类数的28.6%,蓝藻门1属2种,占潜在赤潮生物种类数的1.6%,金藻门2属2种,占潜在赤潮生物种类数的1.6%,针胞藻纲1属1种,占潜在赤潮生物种类数的0.8%。种类数以春季最多,达89种,秋季次之,为71种,夏季61种,冬季最少,仅有58种。细胞丰度在12.36×104~43.55×104cells·L-1,春季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从各主要优势种的细胞丰度和细胞大小判断,该海域潜在赤潮生物的丰度均未达到赤潮发生的阈值。4季均出现的种类共有31种,季节相似性指数在0.43~0.50。优势种共有19种,全为硅藻,没有观测到甲藻。优势度最大的种类主要有浮动弯角藻(Eucampia zoodiacus)、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没有全年优势种。中肋骨条藻、旋链角毛藻和冰河拟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 glacialis)为3季优势种。分析表明,潜在赤潮生物细胞丰度与叶绿素a、水温、盐度和pH值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与DIN和SiO32-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与PO43-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3.
根据经典微生物划线纯培养方法从湛江一个盐田泥样中分离获得1个嗜盐碱古菌菌株SCSIOCD13T,通过形态、细胞化学分类及分子发育等对其进行系统分类鉴定研究。经鉴定该菌细胞球形,好氧,革兰染色不定,在最适pH 8.5和37℃培养条件下,能够耐受2.5~5.5 mol/L盐浓度生长。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显示,该菌株与嗜盐碱古菌Natronococcus属成员N.jeotgali B1T(99.2%),N.occultus NCMB 2192T(96.8%)和N.amylolyticus Ah-36T(95.8%)最相近,且系统发育树和细胞化学特征与Natronococcus属相一致。然而,系统发育树上显示该菌株与最相似菌种形成单独分支,且生理学特性显示出与最相似的3个物种具有明显的差异,包括盐浓度、pH耐受,镁离子需求,H2S产生,淀粉、明胶水解,抗生素敏感性等。另外,杂交结果显示,菌株SCSIO CD13T与最相似菌种Natronococcus jeotgali B1T的杂交值为23%;综合多相分类结果,菌株SCSIO CD13T应为Natronococcus属的一个新成员,将其命名为湛江嗜盐碱球菌新种(Natronococcus zhanjian-gensis),典型菌株SCSIO CD13T。  相似文献   
24.
李庄  黄寿山 《激光生物学报》1994,3(3):494-496,493
准分子激光对湛江红橙无性繁殖材料(枝条)辐照的结果表明:在适当剂量辐照下,可以产生少核或无核的变异,并且可改善橙果的风味品质。同工酶的分析也显示出,准分子激光已能引起湛江红橙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25.
包埋-玻璃化法冷冻保存湛江等鞭金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包埋-玻璃化法冷冻保存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探讨了装载液成分和浓度、装载时间、脱水时间、洗涤液浓度及洗涤时间对超低温保存后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50%PVS(PVS:30%甘油(GLY) 20%乙二醇(EG) 10%二甲基亚砜(DMSO),用f/2培养基定容)装载4.5h,0℃100%PVS脱水50min,冻存24h后取出冻存管并迅速投入40℃恒温水浴中快速化冻约3min,1.0mol/L山梨醇洗涤40min条件下,湛江等鞭金藻的存活率最高,为54%。与常规的两步法和包埋脱水法相比,包埋-玻璃化法简单、快速且存活率高,在藻类种质保存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
湛江电厂对周围水域生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调查和实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湛江电厂对麻斜海水生生态的影响主要局限于排水口附近温升在2℃以上的狭小区域,电厂温排水引起的温升对浮游生物和鱼类的影响表现为夏季在强增温区内使生物物种和数量减少,而对整个渔业生产和海洋微生物的生长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但电厂取水对麻斜海大型水生生物和鱼类会造成冲撞危害。  相似文献   
27.
论文探讨了添加外源性有机碳葡萄糖和乙酸钠对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 )生长及胞内总脂百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葡萄糖和乙酸钠浓度的增加,湛江等鞕金藻的生长和产物积累均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现象.湛江等鞭金藻兼养利用葡萄糖和乙酸钠促进生长的浓度上限分别为50和30g·L-1.葡萄糖浓度仅15g·L-1时,对生物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乙酸钠浓度2.5~15g·L-1时,对生物量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葡萄糖对藻细胞内总脂百分含量的促进作用浓度范围是1.0~50g·L-1,而乙酸钠仅在1.0~15g·L-1时,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葡萄糖浓度为15g·L-1时,其生物量、总脂百分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0%、30%.乙酸钠浓度为7.5g·L-1时,其生物量、总脂百分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0%、30%.添加适量的葡萄糖和乙酸钠能够显著促进湛江等鞭金藻生物量及胞内总脂百分含量,葡萄糖和乙酸钠的最适浓度分别是15g·L-1和7.5g·L-1.湛江等鞭金藻利用葡萄糖和乙酸钠进行兼养生长的能力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28.
基于常压室温等离子体技术的金藻诱变筛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生长速率或高油脂含量藻株为目标,以湛江等鞭金藻为例,报道了一种基于常压室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微藻诱变及快速分级筛选方法。即以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v/Fm大于0.68的金藻为出发藻株、以致死率90%为阈值确定最适诱变电流为1.4~1.5A,诱变时间为24~30s。分别在室温常光及胁迫条件(高温常光和高光室温)下,按照孔板至摇瓶至反应器三级培养进行筛选。在孔板培养过程中以比生长速度结合尼罗红荧光强度变化实现高通量初筛,最终在反应器培养中进行提取验证,并以候选藻株为出发进行二次诱变筛选。结果表明,室温常光条件诱变株筛出率为0.7%,胁迫条件筛出率为0.9%;一次诱变诱变株筛出率为0.6%,二次诱变筛出率为1.2%;二次诱变和胁迫条件筛出率更高,更易得到性状变化的诱变株。  相似文献   
29.
为科学评估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最终服务价值, 综合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方法, 对2013 年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桥和营仔小区湿地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和文化3 类10 项最终生态服务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2013 年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为191.95×106 元。其中, 海产品供给、气候调节和水质净化是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3 大核心服务功能, 三者占服务总价值的73.17%。调节服务是其主要的服务类型, 占总服务价值的55.99%。其中, 固碳、大气组分调节和消浪护岸等调节服务功能较弱, 仅占总服务价值的7.37%。该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单位服务价值为4.26 元·m-2·a-1, 低于同纬度带内的红树林等自然生态系统, 加强湿地保护与野外长期定位监测, 并结合新的评估方法与研究手段, 或可提高湛江红树林湿地服务功能及价值。  相似文献   
30.
有机碳化合物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有机碳化合物对湛江等鞭金藻的营养效应,实验设置了在f/2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乙酸钠、半乳糖、甘油、乙醇、柠檬酸钠和甘氨酸等7种有机碳化合物的处理,测定了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参试的7种有机碳化合物中,甘氨酸对湛江等鞭金藻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而乙醇对藻细胞生长的促进效果不明显,其他5种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7种有机碳对湛江等鞭金藻胞内蛋白质含量和总脂的积累量具有一定差异性影响。0.5~10g·L-1的葡萄糖、乙酸钠均可提高胞内蛋白质和总脂的含量。半乳糖对总脂积累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