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1.
子莲(Nelumbo nucifen Gaertn)取自湖北、湖南、福建等地的9个品种(太空莲3号、花牌莲、湖北莲、湖南莲、建吉莲、赣莲、杂363、杂6236、杂8216),以刚采收的新鲜成熟莲子与采收后经20 d储存的莲子为材料.  相似文献   
92.
安徽麝(Moschus anhuiensis)是我国特有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狭窄地分布于安徽、河南及湖北三省交接的大别山区域。为明确安徽麝的活动节律及其与其他动物的相互关系,2021年1月至12月,在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田县区域内布设43台红外相机,对安徽麝及其同域物种进行研究。根据红外相机拍摄的时间,统计安徽麝及其他物种的活动规律,并进行节律重叠分析。结果表明:(1)监测的43台红外相机,共10 142个工作日,拍摄野生动物照片1 042张,其中10台红外相机拍摄到安徽麝,共有效监测到安徽麝40次。安徽麝的相对多度(IRA)为3.84;(2)安徽麝主要分布于保护区的核心区范围,落叶阔叶林是安徽麝优先选择的生境(χ2 = 98.99,df = 2,P < 0.001);日活动高峰为9:00 ~ 11:00时和21:00 ~ 23:00时,4月和12月是安徽麝的年活动高峰期,6至10月安徽麝的活动强度很低;昼夜节律分析发现,安徽麝具有较强的夜行性活动能力(INRA = 0.64);(3)安徽麝的活动节律与保护区内同属鲸偶蹄目的小麂(Muntiacus reevesi)及野猪(Sus scrofa)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一定特异性。  相似文献   
93.
中国宜昌王家湾晚奥陶世五峰组几丁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宜昌王家湾北剖面已被提名为奥陶系赫南特阶的全球候选层型剖面。为此著者分析了王家湾地区,特别是王家湾南和王家湾小河边奥陶—志留系间相关地层共20个层位的几丁虫样品。初步研究的结果表明,王家湾赫南特阶之下,相当奥陶纪第6个阶顶部,即五峰组中部产出的几丁虫与美国内华达中部Vnini河谷以及加拿大极区Cape Mannig的Ordochitina nevadensis 和Nevadachitina vininica 几丁虫带的分子可以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94.
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花卉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鄂西南湘鄂边界山区,野生花卉资源丰富,有"三峡绿宝石"之美誉.笔者分析了保护区的野生花卉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重点介绍了各类花卉的生物特性和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湖北海棠1年生实生苗(S1)、4年生(S4)、14年生(S14)实生树及4年生成年芽嫁接树(G4)不同高度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X)、细胞色素氧化酶(COD)、酯酶(EST)、乙醇脱氢酶(ADH)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多年生实生树随着高度的增加,POX Rf 0.56、060,COD Rf 0.50,EST Rf 0.09、015、075、077,ADH Rf 0.76等几条酶带呈现差异,出现了童区和成年区各自特有的同工酶带,随高度变化童区特征酶带消失或成年区特征酶带出现的高度均保持在150~200 cm之间,同当年植株开花最低位置相同,S4、S14童区与S1同工酶谱带完全一致,S4、S14成年区与G4 同工酶谱基本保持一致,G4同工酶谱并未随高度增加而发生变化。四种同工酶可以作为阶段转变的指标。S4、S14童区与成年区谱带的差异是高度的结果,高度是湖北海棠阶段转变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96.
2011~2013年对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调查过程中发现了湖北十字花科3个新记录属——双果荠属(Megadenia Maximowicz)、念珠芥属(Neotorularia HedgeJ.Léonard)、大蒜芥属(Sisymbrium Linnaeus)以及对应的3个湖北分布新记录种双果荠(Megadenia pygmaea Maximowicz)、蚓果芥(Neotorularia humilis(C.A.Meyer)HedgeJ.Léonard)、全叶大蒜芥(Sisymbrium luteum(Maximowicz)O.E.Schulz)。并对其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为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植物区系组成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7.
牛亚科动物在中国第四纪古人类遗址中十分常见,但其分类和鉴定仍存在诸多问题。南方洞穴动物群经常仅有单个牙齿保存,所以南方更新世洞穴遗址中牛亚科动物化石鉴别问题更为突出。湖北郧西白龙洞古人类遗址出土的大型牛亚科动物化石,不仅有大量单个牙齿,还有残破颅骨、角心、下颌骨及头后骨骼。白龙洞的牛亚科动物角心粗短、横截面呈背腹略扁的椭圆形;额骨上的角间隆突发育且呈拱形;顶骨从颅顶退出;枕面较圆且高;角后颅骨收缩强烈使得枕骨上部变窄,颞窝明显凹进;下颌角大于90°,下颌支向后倾斜;下颌p2的结构复杂程度介于水牛Bubalus和黄牛Bos(Bos)taurus之间。依据上述特征,可将白龙洞的大型牛亚科动物化石归入大额牛Bos(Bibos)gaurus。白龙洞是我国出土大额牛化石最为丰富的古人类遗址,为区分南方洞穴出土的牛亚科动物化石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98.
湖北巨猿牙齿化石龋病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共调查了267枚从鄂西山区收集的巨猿牙齿化石现发生情况,发现其中有52枚(占19.5%)的颊齿有程度不同的龋蚀现象,其患龋率显著高于古人类,同时也高于广西巨猿的患龋率。巨猿牙齿的这种高频率龋蚀现象,除牙齿结构因素外,可能与该物种食性的狭窄化和营养贫乏导致牙齿不良钙化有关,是伴随巨猿体型的巨型化而趋向该物种衰退和绝灭的病理表征之一。  相似文献   
99.
对峡东和邻近地区早寒武世古盘虫类三叶虫的再研究,支持将Emeidiscus Li,1980;Mianxrindiscus S.Zhang et Zhu in Zhang et al,1980;Mianxiandiscus(Liangshandiscus)S.Zhang in Zhang et al.,1980;Hupeidiscus Chang in Lu et al.,1974;Guizhoudiscus S.Zhang in Zhang et al.,1980;Shizhudiscus S.Zhang et Zhu in Zhang et al.,1980等属作为Tsunyidiscus Chang,1966的同义名的意见。并对前人所建立的有关属的种,进行了重新研究和整理,作了大量的归并和修订。就目前所知道,峡东地区早寒武世水井沱组的古盘虫类三叶虫仅有Tsunyidiscus Chang,1966和Sinodiscus Chang in Lu et al,1974两属。Hupeidiscus经修订归入Tsunyidiscus Chang,1966后,原Hebediscus orientalis Chang,1953(即原Hupeidiscus的模式种)一种的种名与Tsunyidiscus orientalis(Walcott,1905)重名,故将前者重新命名为Tsunyidiscus pertenus nom.nov.。文中还记述了湖北宜昌、秭归等地的早寒武世古盘虫类三叶虫2属3种,包括Tsunyidiscus yanjiazhaiensis S.Zhang,Zhou et Yuan in Yin and Li,1978;Tsunyidisacutus(Sun,1983);Sinodiscus changyangensis S.Zhang in Zhou et al.,1977。  相似文献   
100.
湖北省蚱科二新种(直翅目:蚱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reports two new species of Tetrigidae (Orthoptera: Tetrigoidea) from Hubei Province, China. They are Alulatettix wufengensis, sp. nov. and Formosatettix hubeiensis, sp. nov.. The type specimens are deposited in Institute of Zoology,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