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50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意愿价值评估法 (CVM)的评估结果是否具有时间稳定性是其可靠性检验中的重要问题,决定其能否应用于我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本文以上海城市内河生态恢复为评估对象,设计相隔1个月和2年的3次意愿价值评估方案,分别对3次调查的426、498和200份问卷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3次支付意愿均值分别为14.2、14.1和18.0元,中位数分别为5、5和10元.进一步对支付意愿分布和主要统计值、影响因素、模型时间变量的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相隔1个月的CVM 结果具有时间上的稳定性,而相隔2年的CVM 结果表现出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2.
陕西省退耕还林固碳释氧价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基于EOS/MODIS的遥感生物地球化学模式(BIOME-BGC)NPP产品(MOD17A3),分析了2000—2010年陕西省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工程区植被固碳量时空变化,在此基础上根据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估算了退耕还林植被固碳释氧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2000—2010年陕西省退耕还林区平均植被固碳密度为299g·m-2·a-1。与2000年相比,2010年陕省退耕还林区固碳量增加了5.37×106t·a-1,合固碳价值14.01亿元·a-1,占全省固碳价值增量的50.4%,而退耕还林区面积仅占全省总面积38.5%。退耕还林区释氧量增加了1.43×107t·a-1,合释氧价值50.53亿元·a-1。(2)研究期间,陕西省退耕还林区固碳密度在波动中逐年缓慢增加,退耕还林区植被固碳密度变化增加趋势比其周边区域显著,固碳密度增加量比其周边高。陕北退耕还林区固碳密度增加的面积占其总面积的99.8%,固碳密度减少的面积仅占0.2%。退耕还林区低固碳密度所占的面积比例逐年减少,中、高固碳密度所占的面积比例逐年增加。(3)退耕还林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固碳密度均呈较明显的增长;不同坡度耕地固碳密度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退耕还林区>25°坡耕地固碳密度极显著(P<0.01)增加。说明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植被覆盖逐步得到改善,同时获得了显著的植被固碳释氧效益。  相似文献   
53.
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GIS软件平台,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采用转移矩阵方法和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并结合敏感度分析,探讨了济南市1989-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9-2009年,济南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99.65 km2,农田和绿地面积减少103.21 km2,减少面积的90.4%被建设用地所取代;研究期间的生态服务总价值持续下降,从256.22×106元下降到214.16×106元,减少42.06×106元,农田和绿地对研究区总体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最大.济南市在未来的城市发展和规划中,需更加重视自然资源保护,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以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究CT诊断对于胰腺癌侵犯胰周动静脉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就诊的64例胰腺癌患者,在他们进行手术前全在距离肿瘤边缘1cm内的血管进行分期和诊断进而进行螺旋CT检查。结果:经组织学术后病理切片染色发现胰周动脉29条,静脉48条。运用外科手术探查方法发现86条胰周动脉,89条胰周静脉。在这些血管中,有23条动脉、47条静脉经外科手术证实的确是肿瘤侵犯,并且经过CT诊断,我们最终断定为有25条动脉、46条静脉处于1~4级。结论:胰周动、静脉受到侵犯时,具有不同的CT表现特征,因此在利用CT方法判断胰周动、静脉遭受侵犯时应当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相似文献   
55.
医学影像学是医疗卫生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科室,也是医学院校教学中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学科。临床上在进行疾病的诊断时,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清晰、精确的图片供临床医生参考和分析,在肿瘤诊断上影像学技术更是体现出其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将结合一般临床资料,对影像学技术在输尿管肿瘤诊断上的作用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hs-CRP)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4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hs-CRP含量,比较各组间指标的水平差异。结果:AMI、UAP和SAP组患者血清hs-CRP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患者各组浓度比较,从高到低排序为:AMI组、UAP组、SAP组。结论:hs-CRP水平的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是预测和评价冠心病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索B超在诊断早期宫外孕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B超诊断对10例宫外孕病例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查分析,并获得超声诊断。结果:B超检查的20例宫外孕患者,被手术后及病理确诊的18例,确诊率为90%,误诊率约9%。结论:B超诊断早期宫外孕已经普遍使用于临床早期诊断,它是一种对人体无创伤、方便迅速的检查方法,为宫外孕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过程中的价值应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进行甲状腺超声诊断66例患者进行研究,将66例患者按照切面的方式不同分为纵向切面超声弹性和横切面超声弹性图,另外依据甲状腺的恶性肿瘤诊断标准对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于超声的弹性纵切面诊断敏感性为100%,诊断的准确性为80.3%,特异性为84.9%;相对应的横切面诊断的敏感性为100%,准确性为77.2%,特异度为86.2%,因此对于甲状腺横切面和纵切面的诊断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而且采用超声诊断,有助于提高诊断者的自信心,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9.
目的针对儿科急诊患者采取C-反应蛋白检测判断患儿是否存在严重紧急病症情况,观察临床甄别的效果分析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在本院选取儿科急诊患者资料580例,患者资料收集的时间为2015年7月到2015年12月近半年时间内。以上患者资料均属患者家属自愿提供。上述患儿出现高烧或者是肺部感染等类型疾病,以上患者资料均属患者家属自愿提供。针对患者病症采取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检测,观察患儿病症程度。结果 C-反应蛋白在儿科急诊中的应用协助医生检测出患儿病症情况,区分危险和严重病症,并作为进一步深度治疗的依据。结论 C-反应蛋白对于儿科急诊的辅助效果明显,能够通过对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观察出患儿病症程度,更加有助于提早为患儿治疗,辅助医生抢救患儿生命,给患儿家属救治希望。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心电图ST-T的动态改变对临床诊断冠心病的实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有ST-T段改变的患者,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心电图状态,并重点监测ST-T改变的动态情况,并回归性分析及对比检测结果。结果:心电图ST-T改变有动态变化率的冠心病确诊率为67.9%,明显高于无动态变化组32.3%的确诊率。两组确诊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有动态改变的ST-T段改变能提高患者冠心病的临床确诊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