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5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大别山北坡落叶阔叶林种间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联结系数AC,点相关系数PCC,x~2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r公式测定了大别山北坡落叶阔叶林的种间关系,依据种间联结程度将乔木层划分出3个生态种组,即栓皮栎──枫香种组,化香──短柄抱种组和锐齿栎──灯台树种组。  相似文献   
12.
广东黑石顶常绿阔叶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采用标准木和回归分析法(乔木层)及样方收获法(灌木层,草本层)研究了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1.四种回归模型:(a)Y=a+bX,(b)Y=aX^b,(c)Y=ac^bx,(d)Y=a+blnX都能成功地应用于该森林的生物量研究,但一般以(b)及(c)的相关系数较高。对较大胸径的样木组(D≥10cm)直径方程的唯一显著的模型。2.森林总生物量为357.976t·  相似文献   
13.
蔺佳玮  张全智  王传宽 《生态学报》2023,(21):8793-8802
干扰作为森林恢复和生态演替的重要影响因子,通过其改变植被群落的组成和微环境,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及固碳潜力。针对帽儿山地区阔叶红松原始林不同时期皆伐后形成的次生林干扰系列,包括林木采伐一次(NS,林龄56a)、采伐两次(MS,林龄25a)和采伐两次且扰动表层土壤(YD,林龄15a)的次生林,采用森林清查和异速生长方程结合的方法,旨在量化干扰方式对温带森林恢复进程中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YD、MS和NS的0—50 cm各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波动范围依次分别为10.46—29.27 mg/g、6.37—108.40 mg/g、5.21—114.34 mg/g;且随土层的加深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含量在各干扰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深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占土壤总有机碳密度(0—100 cm)的50%以上,YD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30.91 t/hm2)显著低于MS(54.09 t/hm2)和NS(55.1...  相似文献   
14.
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的一种系统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兴东  宋永昌 《生态学报》1993,13(3):287-290
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具有一般系统的基本规律。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的每个阶段可视为系统的不同状态。就演替系统而言,在一定条件下系统可由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这种系统状态间转移的过程实际上对应着演替过程。植物群落演替系统是动态系统。就是说系统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动态系统都可用微分方程(组)描述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这种用微分方程(组)描述的反映系统动态特征的数学表达式称为系统动态数学模型(动力学模型),系统动态数学模型按解决问题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一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选取浙江省古田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72种木本植物,探究气候因素、系统发育关系和功能性状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叶衰老物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叶变色期在9—12月,落叶期在10—12月。每月落叶物种数与月均温、月均降水量和月均日照时数没有显著相关性,每月叶变色物种数与月均温和月均日照时数呈弱相关;落叶性对叶变色期和落叶期具有显著影响;植物间系统发育关系对叶变色期和落叶期没有显著影响。因此,生物和非生物因子都会影响常绿阔叶树种的叶衰老,这对于提高秋季物候预测模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算倪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室,北京100093)EstimateoftheNetPrimaryProductivityforSubtropicalEvergreenBroadleavedForestinCh...  相似文献   
17.
两种女贞光合作用季节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存华  孙存玉 《生态学报》1997,17(5):525-529
以徐州自然条件下生长的常绿女贞和落叶女贞为材料,在不同季节测定了它们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结果表明,两种女贞各测定的生理指标都有季节特性。在自然条件下,两种女贞的光合速率皆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与叶绿素含量变化相一致。在冬季常绿女贞的净光合速率接近于零,而落叶女贞的净光合速率为负值,但仍保持较高的呼吸强度。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测定结果表明,常绿女贞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能  相似文献   
18.
云南哀牢山徐家坝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动态和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多年定位观察资料,包括从组成种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成年物种的生长规律和物候节律对湿性常绿阔叶林动态和节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地种子贮量、可萌发种子量和萌发种数,雨季大于旱季。幼苗生长雨季快于旱季。表明雨季是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最佳季节。立木生长是种间竞争、自我调控、自疏的过程。成年物种各物候期长、不明显与温带阔叶林各物候期短、明显不同,而开花、结果、落果终年进行与西双版纳季节雨林物候节律相似。三者的不同在于季节雨林春季(2~3 月)落叶,常绿阔叶林冬季(11~12 月)落叶,温带阔叶林秋季(9~10 月)落叶。依据物种物候节律特点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反应区分出3 种生态物候型:1.暖温生态物候型(占总种数(50)的82% );2.温性生态物候型(占12% );3.温凉生态物候型(占0.6% )  相似文献   
19.
茶园冬季乔木落叶的分解和矿质元素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南方存在着一种传统植茶方式——茶林复合生态系统,近年来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它在维持土壤肥力,抗御自然灾害和保证茶叶内质特性等方面的作用,然而对冬季乔木落叶分解和矿质元素释放的作用尚无报道。本文是对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茶树-乌桕复合园和茶树-板栗复合园的冬季乔木落叶分解的研究,为全面认识茶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性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七坪林场常绿阔叶林凋落物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梁宏温  黎洁娟 《生态学杂志》1991,10(5):23-26,49
凋落物即来自林冠的落叶、落枝和落花果等有机残体。既是林木自身的代谢产物,又是森林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关天然林凋落物的研究,国内已有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