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4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硅对连作黄瓜幼苗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津研四号’黄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硅(Si)(0、1、2、3、4、5mmol·L-1)对连作黄瓜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1~3 mmol·L-1Si)范围内,施Si可降低幼苗叶片电解质渗漏率(EL)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类胡萝卜素(Car)和总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Pn)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有所提高;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量增加.随施Si浓度的进一步增加(4~5 mmol·L-1),叶片中EL和MDA含量升高,但仍低于对照;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作用下降,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说明外源Si可通过提高黄瓜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来降低膜脂过氧化,通过增加光合作用来提高黄瓜幼苗长势,进而增强对连作障碍的抗性.以2 mmol·L-1Si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2.
资源利用方式的分化可以减小物种间对相同资源的竞争,是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的主要机制。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温度和水分条件的变化可能影响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植物的氮素(N)营养。该实验在经N、水处理3年的高寒草甸开展,通过15NH415NO3的15N稳定性同位素注射,比较高寒草甸主要植物种对N、水处理的响应方式,以及N吸收能力、分配和根冠比特点,研究其营养吸收和资源分配方式的分化。结果发现不同植物种对N、水处理响应差异显著,N吸收能力、根N含量和根冠比等功能性状种间差异显著;回归分析发现植物种N吸收能力和根N含量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和根冠比之间呈显著线性负相关。说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不同植物种间N吸收具有生态位分化,并且存在N营养吸收能力和资源分配策略的权衡。  相似文献   
83.
制备了新型的硅磷酸钙复合骨水泥,Real-time PCR法研究了该材料对L929细胞3个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与MTT法做对比,旨在探讨从分子水平评价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可能性及其作用机制。MTT结果表明,所有实验组浸提液对L929细胞均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一定浓度的含硅酸三钙骨水泥的浸提液能刺激细胞的增殖。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不含硅酸三钙骨水泥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培养3 h后,L929细胞CyclinD1、PCNA和SDH基因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添加50%wt硅酸三钙的骨水泥上述3个基因mRNA水平均显著增高。其中CyclinD1 mRNA水平在浸提液浓度为100%、75%和50%时,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44.74%、51.79%和43.84%;在浸提液浓度分别为75%、50%和100%、75%时,PCNA和SDH基因mRNA水平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64.60%、54.76%和45.07%、54.85%。结果提示,制备的这种新型硅磷酸钙复合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L929细胞CyclinD1、PCNA、SDH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材料生物相容性的一种潜在方法。  相似文献   
84.
氮素添加对内蒙古羊草草原净氮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了解天然草原氮素矿化对全球氮沉降背景和草原施肥管理模式的响应, 从2000年起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 (Leymu schinensis) 群落开展了长期的氮素添加实验, 分别设置对照 (N0), 添加5gNH4NO3·m-2 (N1.75) 、30gNH4NO3·m-2 (N10.5) 和80gNH4NO3·m-2 (N28) 4个氮素添加梯度。2002年, 从相邻的同时进行施肥的两个生态系统类型, 即1979年围封的样地A和1999年围封的样地B进行土壤取样, 在最佳温度 (25℃) 和最适土壤湿度 (即60%田间持水量) 下进行5周的室内培养, 并用阶段性淋溶方法研究了氮素添加对土壤氮矿化动态的影响。在A和B两个样地内, 氮素添加都显著改变了土壤的累积氮矿化量。最高氮素处理N28对应于最低的累积氮矿化量, 而低氮素处理N1.75使得累积氮矿化量达到最高。在N0和N1.75处理中, 硝态氮的含量高于铵态氮;在N28处理中, 却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氮素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的pH值, 但累积氮矿化量与土壤pH值、有机碳和全氮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大多数氮素添加处理水平在样地A具有比样地B更高的土壤累积氮矿化量。  相似文献   
85.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模拟UV-B辐射(280~320 nm)增强对6个灯盏花居群的类黄酮、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种内差异,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灯盏花居群进行遗传背景分析.结果表明:在UV-B辐射增强条件下,灯盏花D01、D53、D63和D65居群在成苗期、盛花期和成熟期的类黄酮含量均显著增加,成苗期与盛花期MDA含量显著降低;而D47和D48居群3个生育期的MDA含量和盛花期类黄酮含量均显著增加,成熟期显著降低.D01居群3个生育期的POD、APX活性,成苗期、盛花期CAT活性与盛花期SOD活性均显著升高;D47居群3个生育期的SOD、CAT和APX活性,成熟期POD活性显著下降;D48居群3个生育期的POD、APX活性,成苗期、成熟期的SOD活性均显著下降;D53居群成苗期和盛花期SOD、APX活性,盛花期CAT活性显著增加;D63居群3个生育期的SOD、POD和APX活性均显著上升;D65居群除成熟期的CAT和APX活性没有显著变化外,3个生育期的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上升.灯盏花居群对UV B辐射增强的响应有明显的种内差异,D01、D53、D63和D65为UV耐性居群,而D47和D48居群的UV敏感性较高.灯盏花居群不同生育期对UV-B辐射的响应为盛花期>成苗期>成熟期.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明显,在遗传距离为0.11的水平上,可将D01、D53、D63和D65居群归为一类,D47和D48居群为另一类,这与根据生理响应指数判断的UV耐性与敏感居群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6.
运用生态位原理与方法,研究了水稻纹枯病菌的矿质元素营养生态位.结果表明,在分蘖盛期、孕穗期、抽穗期和蜡熟期,水稻纹枯病菌矿质营养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2710、0.3865、0.4252和0.4817,即随着水稻的生长而逐渐增大,但各生育期的生态位宽度总体上仍偏小.表明在水稻生长的各时期水稻纹枯病菌只占有了矿质营养类型中的较少部分.水稻纹枯病菌总是优先占有低Mg、低Zn、低Si的营养位,说明Mg、Zn、Si的含量与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87.
安徽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柯丽霞  杨超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0):1739-1742
清凉峰北坡的大型真菌十分丰富,经初步调查,发现清凉峰北坡共有大型真菌2纲10目38科72属160种,它们广泛分布于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常绿-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黄山松林等林带中。按经济价值分有食用菌72种,药用菌55种,毒菌19种;依生态习性分有木生菌68种,土生菌84种,菌根真菌21种。本文论述了该地区大型真菌自然发生的常见种类和分布,并对该区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评价,大型真菌在各林带下的分布有一定规律性,种群的组成和分布与植被类型、林中小生境、土壤类型、海拔高度等相关。该区有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大型真菌,是主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们在食用、药用、营林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88.
放牧时,动物采食及其排泄物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但动物彩食及其排泄物的空间异质性可能会影响这咱效应.在位于我国北方典型农牧交错区的内蒙古多伦县,我们研究了模拟入牧斑块和施氧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采用模拟放牧采食斑块(观割半径分别0、10、20、40和8cm)和土壤施氮(分别为0、5、20Gn\m2)两种处理,植物地上部收获后分为绿体和立柯两部分,并分析其含氮量.结果表明,刈割降低了植物的生物量(40.5%),而施氮可增加生物量(57.8%)刈割交通规则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在面积最水又施肥的斑块上表现更明显.土壤施氮可以促进杜物生长并且影响刈割效应.同时植物的绿-枯比阻碍施氮水平的增回而增回,因此氮会延迟植物的衰老.以上结果表明,刈割(模拟动物采食)斑块的大小会影响草原植物的生长,土壤施氮(模拟动物尿氮)可以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并影响刈割效应.  相似文献   
89.
采用加硅与缺硅营养液培养的方法,首次研究证明硅能提高水稻(Oryza sativa L.)叶片抗紫外线胁迫的能力.结果表明,在紫外胁迫条件下,缺硅水稻叶片表面出现明显的棕色伤害斑点,而加硅叶片未出现伤害症状.硅在水稻表皮细胞壁及细胞内部的积累明显促进了紫外吸收物质在表皮细胞中的聚集,使表皮中可溶性酚类物质含量提高17%,不溶性紫外吸收物质的含量增加65%左右.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在表皮细胞外壁或胞内沉积的水合二氧化硅固体中包含着大量不溶性的酚类化合物,它们与可溶性酚类物质一起在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中形成了吸收紫外线的屏障.  相似文献   
90.
低温保存对卵母细胞造成渗透损伤、毒性损伤和冰晶损伤,使得细胞冻后质量难以提高.本文首次提出将微流控法添加-去除保护剂分别与三种冷冻载体(OPS、QC及Cryotop)搭配使用,对猪卵母细胞进行冷冻保存,并与传统冷冻法进行比较;然后,首次选用透明陶瓷和玻璃制作集成一体化芯片,对猪卵母细胞进行冷冻保存,以冷冻保存后的细胞存活率和发育率为判断依据,筛选出较好的方案;最后,对冻后卵母细胞的早期凋亡情况、胞内活性氧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流控添加-去除保护剂组卵母细胞冻后存活率以及卵裂率都显著高于传统冷冻组,可以有效降低卵母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和胞内活性氧水平,减小线粒体损伤,提高细胞的冻后质量.透明陶瓷一体化芯片保存卵母细胞得到的存活率和卵裂率与传统OPS冷冻的保存结果无显著差异.微流控芯片技术为卵母细胞的低温保存提供新的思路,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