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水稻粘虫混合种群幼虫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表明:(1)频次分布检验为负二项分布;(2)聚集度指标测定为聚集分布;(3)m^*-m的钱性回归方程为m^*=0.8870 1.1058m,属于最普通的聚集分布。在分布型研究基础上,探讨了资料代换模式、Iwao序贯抽样模型和最适抽样数模型。  相似文献   
92.
二斑叶螨与山楂叶螨种间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于1994-1995年对苹果树上的二斑叶螨(Teiranychus urticae (Koch))和山楂叶螨(T.veinnensis Zacher)的种间竞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食物资源上,二斑叶螨对山楂叶螨的生态位重叠度指数是1.05,而山楂叶螨对二斑叶螨则为0.95;在生存空间资源上,二斑叶螨相应为1.11,山楂叶螨相应为0.89。在1994和1995年,两种害螨的内禀增长力(rm)在单种种群中,二斑叶螨分别是0.13036和0.0759,山楂叶螨分别是0.1028和0.0585;在混合种群中,二斑叶螨分别是0.118和0.0822,山楂叶螨分别是0.06056和0.052,二斑叶螨均明显高于山楂叶螨。在达到种群年中高峰时,二斑叶螨在混台种群中所占比率,1994年为97.2% 1995年为86.2%。达到高峰后,两种叶螨种群数量均急剧下降,但二斑叶螨下降的速度更快。20天后,二斑叶螨在混合种群中的比率分别降至20%和19%。因此,二斑叶螨较山楂叶螨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但由于二的生态位并不完全重叠,因而山楂叶螨不会绝灭。  相似文献   
93.
采用缩微实验法,初步系统研究了杉木叶凋落物分别与火力楠、红栲和木荷3个阔叶树种之一的叶凋落物两两混合分解的动态变化,以探明凋落物混合分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杉木叶凋落物与3种阔叶树种叶凋落物两两混合分解时所表现出不同的相互作用形式:杉木与木荷表现出抑制作用,杉木与红栲或火力楠表现为较弱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VP)和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VC)混合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方法】在4、8、12、24、36、48、60、72 h测定单独条件下VP、VC及其混合后生物被膜的形成情况,通过结晶紫染色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胞外多糖、胞外蛋白,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观察混合生物被膜形成。【结果】虽然形成的混合生物被膜量介于VC和VP之间,但混合生物被膜在形成过程中,成熟期后生物被膜量的变化较小,对环境的抗性增强。混合生物被膜中拥有更多的活菌,混合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胞外蛋白和胞外多糖的变化体现出其可能在对抵御不适应环境中起重要作用,通过FISH可观察到不同时期生物被膜的变化过程。【结论】VC与VP共同形成生物被膜的过程中,混合生物被膜总量虽然减少,但混合生物被膜中拥有更多的活菌,这可能引起更大的危害。研究混合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被膜的变化,可为有害生物被膜的控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5.
【目的】为提高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幼虫的防治效果,将昆虫病原线虫与环境友好型化学杀虫剂混用是一条有效途径。【方法】测定了噻虫嗪与6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混用对韭菜迟眼蕈蚊的作用效果,以及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田间验证。【结果】田间推荐浓度噻虫嗪(100 mg·L~(-1))对6种供试线虫存活无显著影响。处理后3 d,低浓度噻虫嗪(15 mg·L~(-1))分别与6品系线虫混合后处理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其死亡率明显高于线虫和噻虫嗪单用处理。小卷蛾斯氏线虫SF-SN+噻虫嗪、印度异小杆线虫LN2+噻虫嗪和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噻虫嗪3种组合发挥杀虫作用的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20~25℃、25~30℃和25~30℃,显著高于其他温度;最适土壤含水量范围为10%~18%,也显著高于其他湿度。大田条件下,施用后7 d,单用噻虫嗪、线虫+噻虫嗪组合处理对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单线虫,且以芫菁夜蛾斯氏线虫SF-SN+噻虫嗪的防治效果最高,达到93%以上。【结论】芫菁夜蛾斯氏线虫SF-SN品系与噻虫嗪组合联合防治韭菜迟眼蕈蚊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6.
混合溶剂系统对脂肪酶酯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非水介质中的酶促反应主要局限于单一有机溶剂系统。为使非水相酶反应顺利进行,所用反应介质一般必须满足2个条件:(1)具有较高的疏水性(LogP值)[1];(2)易于溶解底物。然而对于一些2芳基丙酸(如酮基布洛芬,以下简称酮洛芬)的酶促酯化反应[2...  相似文献   
97.
陈斌  施启顺  柳小春 《遗传》1991,13(1):18-20
本文取单元内同胞相关法和混合家系亲缘相关法估算畜禽遗传参数之长,推导出单元内混合家系相关法。用这种方法估算遗传参数,既能消除环境单元间的差异,又能充分利用全同胞和半同胞资料,具有扩大信息来源,提高估算准确性和计算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98.
精子介导外源DNA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子介导外源DNA转移的研究进展刘红林陈宜峰(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210024)一、引言迄今,为广大研究者所认可的制作转基因动物的基本方法有三种,即DNA显微注射法、反转录病毒载体支持的基因转移以及利用转化的全能胚胎干细胞形成生殖系嵌合体的基因转移[1],然而目前这三种方法制作转基因动物的效率还很低。寻求一种简便、有效、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的转基因方法仍是必要的,精子介导的外源...  相似文献   
99.
麝泌香盛期麝香腺超微结构和麝香分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雄麝特有的麝香腺,由于分泌行使化学通讯机能的信息素(Pheromone)麝香,结构特异。长期以来,国内外对麝香腺的结构和麝香分泌研究甚少,只有解剖学方面的简单描述,故对麝香分泌机理和泌香规律众说纷纭。我国最早(1958)进行过人工养麝和活体取香。随着养麝业的发展,近年对麝香腺进行了解剖、组织学(毕书增等,1980;冯文和等,1981;郑生武等,1984)和泌香机理研究(毕书增等,1980;李复东,1980;颜于宏等,1981),对麝香的分泌、形成与泌香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特别在超微结构的研究方面尚属空白。  相似文献   
100.
单元内混合家系相关法和阈性状法估计遗传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提出了一种估计遗传力的方法即单元内混合家系相关法,并用这种方法及阈性状分析法进行了猪肢蹄结实度的遗传力估计,结果表明,对于多阈性状,用单元内混合家系相关法估计的结果准确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