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3篇
  免费   608篇
  国内免费   3045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631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354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318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内蒙古大青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树木年轮法和异速生长方程法,计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碳密度及其年增量的年际变化,并分析碳密度年增量与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发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密度随着林龄增加的变化曲线可用逻辑斯谛生长方程拟合,在1979—2016年,碳密度由1.05 t/hm~2增加到76.83 t/hm~2。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密度年增量存在显著的年际差异,总体上呈波动性的“慢-快-慢”趋势,碳密度年增量最高达到3.72 t hm-2 a-1,多年平均为2.05 t hm-2 a-1。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密度年增量与上年6月和当年6—8月的降水量显著正相关,与上年11月降水显著负相关;与上年11—12月、当年2月和12月的温度和大气相对湿度分别呈正、负相关;与上年7月、9月及当年8—9月的温度保持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温度、湿度和降水主要通过生长季的长短和土壤可利用水分及冬季的雪害冻害影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碳汇潜力,在未来该地区升温增湿的气候变化趋势下华北...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与孕期营养的关系,为早发型子痫前期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孕周34周)60例为A组,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孕周≥34周)58例为B组,以及同时期门诊产检孕周34周的正常孕妇40例为C组,产检孕周≥34周的正常孕妇40例为D组,检测和比较各组孕妇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压积水平。结果:A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压积均显著低于B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压积与D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发生可能与孕期低蛋白血症、贫血相关,加强孕妇孕期的营养可能有助于预防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3.
994.
在初中生物第1册“探究种子的荫发条件”实验中,为了说明种子荫发需要空气,做了这样一组对照实验:选用同种优良种子分成A、B两组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其中A组完全被水浸没不接触外界空气,B组放少量水浸没种子的一半使其充分与外界空气相接触,然后放在温暖适宜的地方。  相似文献   
995.
陈秋彤  刘骏杰  覃子浏  明霜  姬翔  杜钦 《生态学报》2021,41(24):9920-9931
廊道构建是减少栖息地破碎化负面影响的重要策略之一。目前,已经有许多模型用于动物廊道的选址,而"选址模型是否能准确预测动物迁移的实际发生位置"一直是保护生物学最为关注的问题。最小成本路径模型(LCP)和条件最小成本廊道模型(CMTC)是两种较为常用的廊道选址模型。以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为目标物种,分别运用LCP和CMTC模拟生成白头叶猴迁移廊道,将模拟结果与野外观测廊道进行对比,检验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与野外观测实际廊道相比,LCP模型模拟结果的完全准确率为46.7%,部分准确率为20%,完全不准确率为33.3%;CMTC模型模拟结果的完全准确率为26.7%,其余73.3%为部分准确,无完全不准确的结果;总体上看,CMTC廊道的准确率较LCP高,因而CMTC模型模拟白头叶猴实际迁移廊道位置的准确性优于LCP模型。输入"源"要素类型、阻力面栅格尺度设定、栖息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以及动物迁移行为复杂性4个因素是影响该模拟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6.
良好的生态系统质量是维持人类社会供给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针对尼泊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区域间气候差异明显的特点,结合基于参照条件的评估方法可以得到生态系统质量的相对水平值,其结果能够反映出不同的变化信息。植被是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利用尼泊尔五大地理区以及四种主要植被生态系统类型划分出20个生态评估区,从表征植被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生产功能和垂直结构3个方面计算生态参数相对密度指标(RVI),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植被生态系统质量指数(VEQI),并以其国家自然保护区为参照,构建基于参照条件的生态系统质量评估模型,计算了尼泊尔2016和2020年基于参照条件的植被生态系统质量指数(VEQI'')并分析其生态系统质量的时空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2016至2020年,尼泊尔生态系统质量现实值VEQI的平均值增加了3.49%,总体上,在参照生态系统质量(VEQIref)提高(约1.41%)的背景下,生态系统质量相对水平值VEQI''增加了1.42%;(2)对于尼泊尔地区,评估区89%分位数的VEQI与其对应的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参照值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总体差异较小,可以代替作为参照值;(3)从空间格局变化趋势来看,尼泊尔生态系统质量变好、基本稳定和变差的面积分别占植被生态系统总面积的74.16%、14.25%和11.59%。与数量不足、较难收集利用的野外观测台站数据相比,国家自然保护区更接近理想参照生态系统的假设,通过有限的自然保护区确定生态评估区的参照值,实现生态系统质量的快速评估,其结果具有更好的时空可比性,可以为区域生态质量变化评估及量化分析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对分布在辽宁大连黑石礁、付家庄、石槽、金石滩、獐子岛与海洋岛沿岸的黏管藻[Gloiosiphonia capillaris (Hudson) Carmichael]的外部形态、营养与生殖结构、生物量、成熟个体比例与成熟个体生物量/总生物量(R/T指数)的变化、温度性质以及rbcL、COⅠ基因序列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 (1) 黏管藻配子体为雌雄同体, 直立, 单生或丛生, 主轴明显, 固着器呈圆盘状, 质地胶质, 颜色为红色或紫红色。采集于獐子岛与海洋岛的藻体长度和宽度明显高于其他采集地点; (2) 藻体由皮层及髓部组成, 皮层由6—10层细胞组成, 髓部存在假根丝细胞。成熟囊果小, 突出于藻体表面, 呈球形或半球形, 通常2—4个囊果聚集在一起; (3) 黏管藻配子体的生物量在6月达到最大, 平均生物量为3.628 g/m2。3—6月成熟个体比例逐渐增大, 6月达到100%; (4) 黏管藻配子体生长周期为3—7月, 温度性质属于温带性; (5) rbcL基因序列分析表明, 6个采集地点的样本间无碱基差异, 与产自加拿大的黏管藻聚在一起, 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COⅠ基因序列分析表明, 6个采集地点的样本间无碱基差异, 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 均确定为黏管藻。  相似文献   
998.
适于加工面条的小麦品质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条是我国北方人重要的主食。亚洲的面条主要分为日本加盐白色面条(WSN)和中国加碱黄色面条(YAN)两大类。与加工面条品质有关的小麦品质性状主要有籽粒制粉品质、面粉蛋白质或面筋的量和质、淀粉特性、色素含量,α-淀粉酶活性、脂类组成等。本文对适于加工面条的小麦品质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阐述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微生态以及粘膜屏障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益生菌制剂联合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肠内营养,持续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生化指标、胃肠道功能、肠粘膜屏障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收集两组患者的粪便,检测菌群变化。结果在治疗第7 d,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数和血浆生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第14 d,观察组生化检测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胃肠道功能评分方面,治疗第7、14 d,观察组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第7 d、14 d,两组患者血浆MDA、ET、CRP水平和尿L/M均出现明显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经过14 d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病人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肠内营养治疗联合益生菌有利于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不同含湿率及加载条件对人皮质骨纳米压痕测试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Hysitron纳米压痕仪,设定不同加载模式(高峰载荷分别为300、400、500 nm;加载速度分别为6、8、10 nm/s)对不同含湿率(20‰、30‰、40‰、50‰、60‰)人皮质骨进行弹性模量及硬度测量。结果:在同一加载模式下,不同含湿率标本的测试值随着含湿率增高,弹性模量及硬度值均显著降低(P0.01);三种不同加载模式对含湿率为20‰标本测试值无明显变化;对含湿率60‰标本测试值有显著性影响(P0.02)。结论:纳米压痕仪测试骨微观力学特性时,测试值不仅受标本本身含湿率的影响,当测试条件改变,对湿润标本测试结果也完全不同。当使用纳米压痕技术时,通常采用脱水包埋处理的标本测试出的机械性能,对我们在微观层面认识人体骨在湿润的生理环境下的机械性能是不够全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