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8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目的】克隆粘虫Mythimnaseparata几丁质合成酶B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研究该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分析蜕皮激素(20-hydroxy ecdysone, 20 E)和有效霉素(Validamycin)对该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通过高通量测序法获得粘虫几丁质合成酶B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利用RT-qPCR技术分析粘虫几丁质合成酶B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的特异性表达及蜕皮激素和有效霉素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基因cDNA全长4 617 bp,包含一个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1个1 53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量为175.629 ku,理论等电点为5.96,包含17个跨膜螺旋,4个几丁质合成酶的标签序列CATMWHET,DGD,EDR和QRRRW及1个催化结构域。该基因命名为MsCHSB,GenBank登录号为KY348776。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该基因与其他昆虫的几丁质合成酶B基因同源性高于52%,其中与蓓带夜蛾Mamestra configurata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几丁质合成酶B基因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2%和83%。RT-qPCR技术表明粘虫在不同发育阶段和组织中均有mRNA的特异性表达,其中3龄第1天和中肠中MsCHSB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注射10μg/μL浓度的蜕皮激素6 h和12 h后,表现为对该基因的诱导效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效霉素处理后该基因相对表达量均被显著抑制,其中注射20μg/μL浓度的有效霉素48h后,抑制作用最为明显。【结论】本试验得到了一条新的粘虫几丁质合成酶B基因cDNA序列全长。蜕皮激素对MsCHSB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诱导作用,有效霉素对MsCHSB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昆虫几丁质合成酶B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应激对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负性调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Wu SQ  Qian LJ 《生理学报》2004,56(4):521-524
基于应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诱导作用,本文探索了应激致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代谢变化的关键环节,并初步揭示了该作用的意义。以束缚应激法建立大鼠应激模型,采用高压液相-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HCY水平,用放射性酶学法检测不同组织中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 beta-synthase,CBS)活性的变化,以及RT-PCR法和Northern blot法检测CBS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可见,束缚应激可导致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CBS在肝脏具有最强的代谢活性,肾脏其次,而心脏和血液中活性极低;应激大鼠肝脏CBS活性和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应激3周时分别为对照组的70.6%±5.9%和55.9%±4.3%。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应激对HCY转硫代谢途径存在负性调节作用,其对肝脏CBS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是应激所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的重要诱因;肝脏是应激对HCY代谢调节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83.
在甘肃民勤沙生植物园内利用植物蒸腾耗水量观测场,研究了两种优势旱生植物沙木蓼(Atraphaxis frutescens)和沙棘(Elaeagnus angustifolia)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和N、P、K、含量等对不同地下水深度(1-3.4m)的响应。结果表明:1)1.4m,2.4m和3.4m 3种不同地的地下水深度处理,产生了3种差异显著的土壤水分梯度;2)地下水深度的变化导致了这两种旱生植物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等的显著变化(P<0.01);3)地下水深度的增加引起了两种植物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升高和淀粉含量的降低;4)地下水深度的增加引起了两种植物叶片中N、P、K含量的降低;5)不同的地下水深度引起沙棘和沙木蓼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N、P、K含量,可溶性糖和淀粉增加或减少的程度不同。沙棘是非豆科固氮植物,两者的差异是否与固氮作用相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4.
紫杉醇合成代谢途径中紫杉烯合成酶cDNA的克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紫杉烯合成酶(Taxadienesynthase)被认为在紫杉醇合成代谢途径中起着限速酶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紫杉烯合成酶的作用机理和紫杉醇生物合成代谢调控机制,采用RTPCR技术从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愈伤组织中获得了紫杉烯合成酶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在载体pGEMTEasyVector上,并转化到大肠杆菌JM109中,经EcoRI酶切检测,Southernblotting及部分cDNA序列分析证实该片段确为紫杉烯合成酶基因,与国外报道的从太平洋红豆杉(Taxus.brevifolia)幼茎中得到的紫杉烯合成酶基因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85.
青蒿转杜松烯合成酶基因发根系的培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将已克隆的棉花杜松烯合成酶的cDNA(cadC14)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构建含CaMV35S启动子驱动下的杜松烯合成酶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C14。用含pBIC14质粒的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rhizogenes)15834感染青蒿(ArtemisiaannuaL.)叶片并诱导发根,共建立121个生长迅速的发根系。经浓度为20mg/L的Kan筛选,获得12个抗Kan阳性根系。PCR和Southernbloting分析表明,外源杜松烯合成酶基因已整合到青蒿基因组中,其转基因频率为3%。RTPCR分析表明,外源杜松烯合成酶基因在C37根系中,在转录水平上已有表达。  相似文献   
86.
In present paper,one of the T-DNA insertional embryonic lethal mutant of Arabidopsis is identified and designated as acd mutant.The embryo developmant of this mutant is arrested in globular stage,The cell division pattern is abnormal during early embryogenesis and results in distubed cellular differentiation.Most of mutant embryos are finally degenerated and aborted in globular stage,However,a few of them still can germinate in agar palte and produce seedlings with shoter hypoctyl and distorted shoot meristem.To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basis of the phenotype of this mutant,the joint fragment of T-DNA/plant DNA is isolated by plasmid rescue and Dig-labeled as probe for cDNA library screening.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analysis and similarity searching,a 936 bp cDNA sequence(EMBL accession #:Y12555)from selectoed positive clone shows a 99.8%(923/925bp) sequence homolgy with Alanyl-tRNA Synthetase(AlaRS) gene of Arabidopsis thaliana.Furthermore,the data of in situ hybridization experiment indicate that the expression of Ala RS gene is weak in early embryogenesis and declines along with globular embryodevelopment in this mutant Accordingly,the reduced expression of Ala RS gene may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early embryogenesis of this lethal mutant.  相似文献   
87.
韩建荣 《菌物系统》1998,17(4):312-317
本文对4种羊肚菌在固体发酵条件下的菌丝生物量和降解淀粉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肚菌、尖顶羊肚菌、黑脉羊肚菌和皱柄羊肚菌在玉米粉培养基或马铃薯粉培养基上进行固体发酵时,菌丝生物量之间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8.
光质对水稻幼苗超弱发光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长在不同光质下的水稻幼苗叶片的超弱发光(UBE)随着其生长进程不断增强,光质对UBE有显著影响,生长在白光下的水稻幼苗的UBE明显高于生长在红光或蓝光下的水稻幼苗的UBE,而红光和蓝光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同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变化也是白光处理的水稻幼苗GS活性明显高于红光和蓝光处理,而后两者之间也无显著差异.表明光质对水稻幼苗UBE和GS活性的影响是相似的,可能与叶绿体的发育和光合作用有关.讨论了超弱发光的生物学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光质对水稻幼苗超弱发光和谷氨酸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红  邓江明 《生命科学研究》1998,2(2):109-112,117
生长在不同光质下的水稻幼苗叶片的超弱发光随着其生长进程不断增强,光质对UBE有显著影响,生长在白光下的水稻幼苗的UBE明显高于生长在红光或蓝光下的水稻幼苗的UBE,而红光和蓝光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0.
杂交水稻直链淀粉含量遗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杂交水稻稻谷是从F1代杂合体收获的F2代种子,由于F2代属分离群体,直链淀粉含量等稻米品质会发生分离现象.本研究选择直链淀粉含量低、中、高的5个亲本配组的5个杂交组合,按单粒分析法分析双亲亲本、F1和F2代的种子的直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F2代呈现1(低):3(中+高)孟德尔分离规律.在5个组合的单粒分析中发现分离的F2代群体呈双峰的连续分布,该现象表明高直链淀粉含量对低直链淀粉含量为不完全显性,除单一基因控制外,还受微效多基因修饰.因此杂交水稻育种工作中,尤其是优质杂交稻新组合选育时,必须注意选择双亲的直链淀粉含量基本一致,以防分离现象影响米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