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杨若忠  李海燕  韩胜雨 《蛇志》2006,18(1):71-72
1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2004年6月11日9时20分,在劳动中突然双手捂胸,继之昏倒在地。家人发现其面色紫绀,呼吸停止,脉搏不能触及,遂将其平卧在地,叩击心前区2次。发病26m in后急救医护人员到达,诊断为心搏骤停,立即给予心脏按压、人工呼吸。10m in送至医院急诊科,立即给予气管  相似文献   
102.
响应面方法优化菊粉酶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雄  章莹  王金华 《生物技术》2006,16(5):44-47
目的:为提高菊粉酶的产量。方法:运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Kluyveromyces S120液体发酵生产菊粉酶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通过Plackett-Burman方法对8个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并筛选出了有显著正效应的菊芋粉、玉米浆、(NH_4)H_2PO_4等三个因素,其他五个因素没有显著影响。然后根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了上述三个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浓度。结果:在优化培养基下,菊粉酶产量为102.82u/mL,是优化前的2.1倍。  相似文献   
103.
谷硕  陈小姝  朱鹤  王琦  李玉 《菌物学报》2011,30(4):580-586
在黏菌个体发育研究的培养过程中,经常发生原质团不能转变为孢子果的情况,使个体发育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利用液体发酵和有饲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的绒泡菌属黏菌原质团进行了孢子果的诱导。在饥饿条件下,通过对光照和温度的调节,获得了绒泡菌属黏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形成孢子果和菌核的最佳条件。在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获得全白绒泡菌孢子果的最佳培养条件分别为:24℃、6,000lx光照和20℃、6,000lx光照;获得扁绒泡菌孢子果的最佳培养条件分别为:26℃、6,000lx光照和20℃、6,000lx光照。淡黄绒泡菌Physarum melleum在固体培养基上既可以获得孢子果也可以获得菌核,最佳培养条件分别为:26℃、6,000lx光照和22℃、3,000lx光照;在液体培养基中只能形成菌核,条件为:22℃、6,000lx光照。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研究经典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对重组耻垢分支杆菌生长增殖及其Rv1776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重组菌MS-Rv1776c接种于LB培养基培养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异烟肼药物处理,不同时间点取菌液测量A600值,根据所测A值绘制增殖曲线;提取菌液DNA以RT-PCR方法检测异烟肼对Rv1776c基因表达的影响;免疫印迹法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异烟肼对Rv1776c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异烟肼对两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异烟肼可抑制Rv1776c基因的表达(P0.05);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异烟肼可显著降低ERv1776c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异烟肼对重组耻垢分支杆菌的增殖无影响,但可抑制结核分枝杆菌Rv1776c基因及其表达的蛋白。该结果对研究结核菌从休眠菌到复苏初期及活跃期的药物预防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6.
二叠纪末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海洋底栖生物的大灭绝及早三叠世蓝细菌的爆发,有关这一时期我国华南蓝细菌化石的报道主要来自早三叠世早期的微生物岩。四川江油渔洞子剖面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下部巨鲕灰岩中首次发现有丰富的疑似蓝细菌,在种类和结构上与以往所报道的蓝细菌有着明显区别。疑似蓝细菌在巨鲕内和围岩中的富集,表明巨鲕灰岩的成因与疑似蓝细菌的活动有关,与飞仙关组底部微生物岩在成因上有着密切联系,显示早三叠世早期在这一地区发生了疑似蓝细菌的双幕式爆发,同时,暗示着这一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至少发生了两次海洋环境恶化及动物灭绝事件。疑似蓝细菌的爆发性生长,对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海洋含氧条件的改善,进而为早三叠世末、中三叠世的生物全面复苏、辐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CC09产Iturin A摇瓶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提高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CC09发酵产抗菌脂肽Iturin A的产量。【方法】首先采用单因子实验研究了碳源、氮源、NaCl浓度、pH、温度、转速和装液量等因子对CC09产Iturin A能力的影响,然后对其中显著性因子:氮源浓度、pH、温度及装液量4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发酵条件。【结果】优化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可以提高CC09菌株的生长速度及产Iturin A的量,其中可溶性淀粉以及一定比例的蛋白胨和酵母粉是CC09菌株产Iturin A的良好碳源和氮源;培养温度、装液量、培养液pH等也对CC09菌株产Iturin A有显著影响。优化后的培养基成分:可溶性淀粉(碳源)5 g/L、比例为3:1的胰蛋白胨酵母粉混合氮源15 g/L、NaCl 1 g/L;最佳培养条件:pH 6.0、28°C、摇床转速120 r/min、培养瓶装液量20%。【结论】在此条件下,Iturin A的产量可达到690 mg/L,较优化前的138 mg/L提高了4倍。  相似文献   
108.
[OMIm]Br对蛋白核小球藻的致毒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急性毒性实验考察了溴化1-辛基-3-甲基咪唑([OMIm]Br)离子液体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致毒作用。结果表明:经过[OMIm]Br处理96 h,藻细胞生物量(包括藻细胞密度、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发生改变,呈现正相关的剂量-效应关系;[OMIm]Br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为14.95 mg·L-1;藻细胞的抗氧化机制受到破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下降,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增加,且SOD、POD、MDA三者的变化幅度与受试物剂量呈正相关;[OMIm]Br通过直接损伤蛋白质和破坏抗氧化机制系统等途径对蛋白核小球藻产生致毒机制,运用流式细胞仪等手段证实藻细胞周期被[OMIm]Br阻滞在S期和G2/M期,并导致藻细胞坏死,阻滞程度和坏死程度与[OMIm]Br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索大鼠主动脉原代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为体外研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分离大鼠主动脉,直接贴壁于培养皿中,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鉴定细胞。结果:约24小时组织块边缘有游离的新生细胞长出,7天即融合成片。消化传代后细胞呈短梭形或三角形,单层生长,铺路石状,Ⅷ因子表达阳性,呈指数增殖。冻存后复苏细胞活性均超过90%。结论:用贴壁法成功建立了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冻存细胞存活率高,为体外研究提供了稳定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本研究旨在选择适合的大鼠,对比2月龄大鼠与4月龄大鼠CPR后神经功能评分及亚组评分,摸索利用不同月龄的大鼠CPR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严格监测SD大鼠制备模型过程中的心电、血压生理指标、测定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以及神经功能亚组评分、对比制备4月龄和2月龄大鼠心肺复苏模型的稳定性。结果电刺激致室颤,4月龄组大鼠的成模率为87.5%,远高于2月龄组大鼠,而死亡率无差异;在电刺激诱发CA过程中造成的血压变化,4月龄组大鼠明显低于2月龄组大鼠,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P <0.01);4月龄组大鼠与2月龄组大鼠CPR后各时间点的神经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而4月龄组大鼠与2月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亚组评分在不同时间点,存在显著差异(P <0.05),4月龄大鼠与2月龄大鼠对比,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程度加重。结论4月龄大鼠更适合制备心肺复苏模型,该月龄组的大鼠制备模型成模率高,脑损伤程度重,更适合于用于心肺复苏的基础研究及治疗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