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3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01.
902.
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蜍精子的超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莫慧英 《动物学研究》1985,6(4):381-390
过去,在精子的超显微结构方面的研究虽然已积累了很多资料,但在无尾的两栖类,蛙和蟾蜍方面的研究却不多。施履吉等(1981)结合他们的生化工作,曾用液面铺片法研究了这两种两栖类染色质在超显微结构方面的异同。发现黑斑蛙的精子染色质保留了体细胞染色质的核小体的结构,而在蟾蜍染色质中则无核小体结构,取而代之的则为由精蛋白和DNA组成的纤维状结构。然而在原位的情况下,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和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asiaticus)的染色质呈何形态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03.
臭瓜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臭瓜(Cucurbila foetidissima Hbk)根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提取物,分离鉴定了六个化合物,葫芦素B(cucurbitacin B)Ⅰ、拜俄尼酸(bryonolic acid)Ⅱ、22氢化Δ~(7(8))菠甾醇(22-dihydro-spinasterol, 24α-ethyl-5α-cholesta-7-en-3β-ol)Ⅲa、菠甾醇(24α-ethyl-5α-cholesta-7,trans-22-dien-3β-ol)Ⅲb、22氢化Δ~(7(8))菠甾醇葡萄糖甙(22-dihydrospinasterol, 24α-ethyl-5α-cholesta-7-en-3-O-β-D-glucoside)Ⅳa、菠甾醇葡萄糖甙(24α-ethyl-5α-cholesta-7,trans-22-dien-3-O-β-D-glucoside)Ⅳb。  相似文献   
904.
泽蛙雌核生殖单倍体发育中的核质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仲庆 《动物学研究》1988,9(4):335-342
本文详细比较了由同一母体卵子产生的泽蛙单倍体和二倍体的个体发育,并依据实验结果,讨论了个体发育中的核质关系。作者认为,个体发育始末,细胞质虽然影响早期的发育和细胞分化,但是,细胞核一直起到主导作用。没有正常的染色体组数,就没有正常的细胞分化和个体发育。  相似文献   
905.
具有较为特殊化学结构的蜕皮甾酮筋骨草素C,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脱水反应,这是一个较为少见的脱水反应。我们对此反应提出了一个可能的机制;并从热力学及分子轨道理论基础上作了一些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906.
丘华兴   《广西植物》1988,(1):61-63
<正> 广西生长的大戟科植物,国内、外学者曾予研究;作者编写中国植物志过程,查阅广西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室(IGB)和广西中医药研究所植物标本室(GXMI)收藏的近年在广西石灰岩地区采集的一批标本,其中一些种类,对广西植物区系的探讨,具有一定意义。现报道广西石灰岩山地生长的3个我国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907.
草珊瑚属两个新变种与海南草珊瑚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海南岛、广西、云南产的海南草珊瑚Sarcandra hainanensis(Pei)Swamy et Bailey进行形态学和茎的组织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wamy等描述的海南草珊瑚是一个混杂的种群。本文对海南草珊瑚的描述作了修订,分出两个新变种:屏边草珊瑚S.hainanensis(Pei)Swamy etBailey var.pingbianensis C.Z.Qiao et Q.H.Zhang和陵水草珊瑚S.hainanensis(Pei)Swamy et Bailey var.lingshuinensis C.Z.Qiao et Q.H.Zhang.  相似文献   
908.
茜草科资料     
陈伟球   《广西植物》1987,(4):297-300
<正> 本变种与原变种不同的是花冠较长,长5—7厘米(原变种长2.5—4厘米),故可区别。 云南:澄江,海拔2500米,1938年7月22日,俞德浚16891(模式,SCBI);同地,王孝41633;临沧,辛景三686,俞德浚18058;昆明,辛景三51026,邱炳云57113、55106,蒋英、王孝16269;景东,李鸣冈1124、0476;普洱,毛品一05708;屏边,王启无82046;勐  相似文献   
909.
含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DNA,直接注射到视神经切断或正常的黑斑蛙的视网膜中.注射2周后,观察到蛙视网膜神经细胞仍然有转染基因表达,这种基因转染对神经元的类型没有选择性.被转染神经元主要局限于注射点周围.蛙视神经切断后,被外源基因转染的细胞分布区域略广于视神经未切断的情况.  相似文献   
910.
棘腹蛙血液内利川锥虫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川锥虫(TrypanosomalichuanensisLi)寄生在棘腹蛙血液内。虫体波动膜明显。鞭毛较粗,一般不伸出体外形成游离的鞭毛。感染试验表明其中间宿主是绿蛙蛭(BatracobdellapaludosaCarena)。虫体在绿蛙蛭嗉囊的上皮细胞内进行裂配生殖或假包囊,产生许多无鞭体、前鞭体和锥虫体等不同发育时期。前鞭体的超微结构特点是:虫体表膜较厚,表膜下微管管壁较厚,线粒体较多,卵圆或长椭圆形,隆嵴不明显。未见高尔基体,内质网很少,不易观察到。胞质中有3—5颗或更多、多角形至圆形,较大的色素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