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目的】植物的挥发性气味对传粉者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探究红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Hongyang’雌花的挥发性气味对东方蜜蜂Apis cerana和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行为反应的差异。【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鉴定红阳猕猴桃雌花挥发性物质成分及相对含量,并通过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测量系统(GC-EAD)和Y型嗅觉仪测定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对红阳猕猴桃雌花气味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结果】GC-MS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雌花挥发性气味含有33种成分,包括醇类、酯类、酮类、烃类、萜烯类、醛类、胺类和盐类。GC-EAD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雌花挥发性物质中7种化合物芳樟醇、壬醛、苯乙醇、2,6,6-三甲基-2-环己烯-1,4-二酮、苯甲酸乙酯、水杨酸甲酯和顺式-3-己烯醇2-甲基丁酸酯能够引起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的触角反应,而3种化合物乙酸叶醇酯、水杨酸乙酯和β-紫罗酮只引起东方蜜蜂的触角反应。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雌花的气味对东方蜜蜂具有引诱作用(P> 0.05),引诱率为60%;对西方蜜蜂具有驱避作用(P <0.01),驱避率是67.5%。【结论】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对红阳猕猴桃雌花挥发性气味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东方蜜蜂对红阳猕猴桃雌花的气味无明显趋性,而西方蜜蜂对红阳猕猴桃雌花的气味具有明显驱避。因此,为红阳猕猴桃授粉时,东方蜜蜂相对于西方蜜蜂更理想。  相似文献   
32.
本文分析了在贵州黄平县调查的311例(男性为159例,女性为152例)(革)家人的体质数据,与我国族群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革)家人上眼睑有皱褶率较高,有蒙古褶率低,眼裂狭窄率与中等型率较高,且多呈眼外角高,鼻根高度中等,直鼻背,男性颧骨体不突出,女性颧骨体较突出,鼻基部多上翘,鼻翼高度中等,鼻孔最大径男性多为倾斜,女性水平率最高,鼻翼宽男性中等型率和宽阔型率较高,女性多为中等型,耳垂圆形率最高,上唇皮肤部高度男性以中等型率最高,女性以低型率最高,红唇厚度中唇率最高;发黑,眼褐、肤黄.2)(革)家人男性头长、形态面高值小;头宽、面宽、鼻高、唇高、眼内角间宽值接近于南亚类型族群,口裂宽值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额最小宽、鼻宽值介于北亚、南亚类型族群之间,女性形态面高、鼻高值小,头长、头宽、额最小宽、面宽、鼻宽、唇高值接近于南亚类型族群,口裂宽、眼内角间宽值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3)(革)家人男性与女性身高均属于矮身材.(革)家人男性为圆头型、高头型、狭头型、阔面型、中鼻型,女性为中头型、高头型、中头型、中面型、中鼻型.(革)家人男女性均为中躯干型、宽肩型、宽骨盆型.男性还为中胸型、亚长腿型,女性还为宽胸型、中腿型.4)(革)家人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族群,与周围苗族体质特征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3.
为了探讨用温度敏感性荧光探针罗丹明B(rhodamine B,Rho-B)测量微波辐照下细胞水平温度的方法,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光纤测温仪测得的数据拟合出罗丹明B荧光探针荧光强度与温度的关系式,并利用该荧光探针对微波辐照过程中细胞水平的温度进行实时测量。结果显示,温度与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利用拟合的温度-相对荧光强度关系式可得到升温过程(25~40℃)中细胞水平的准确温度,这为生物电磁实验中细胞水平的实时温度监测提供了一种较为便捷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35.
利用DNA池技术研究猪GH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猪GH基因启动子区序列的多态性,期望筛选出对猪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的SNP位点,为地方猪种的选育及选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约克、可乐猪、香猪和黔北黑猪为试验对象,构建品种DNA池,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猪GH基因启动子区-856~+171片段共1 027bp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结果:除香猪外,在其他3个猪种5'-端侧翼序列发现5个SNP位点:C22T、A- 26T、G- 219A、T- 385A和C-391T,并且在大约克GH基因启动子区-640处发现了一个12bp碱基序列(GGCAAAGTGTAG)的缺失.结论:DNA池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能够很好的筛选SNP位点,本研究采用该技术在猪GH基因启动子区- 856~+171片段检测到了5个SNP位点.  相似文献   
36.
目的:通过测量颧根与侧颅底各重要结构间的距离关系,为临床侧颅底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定位参考。方法:取成人颅骨标本50例(去颅盖标本8例,整颅42例)100侧,用游标卡尺、圆规和直尺测量颧根与侧颅底重要结构的距离。结果:实验测得左右侧颧根与外耳门前缘中点、乳突尖、茎突、翼突外侧板根部、舌下神经管外口、茎乳孔、颈静脉孔外缘、颈动脉管外口后缘、棘孔、卵圆孔、破裂孔的距离分别为22.30±2.84mm和22.02±3.27mm、40.37±3.21mm和40.56±3.54mm、32.53±2.78mm和32.92±2.68mm、35.13±3.14mm和35.19±2.74mm、49.29±2.88mm和48.98±2.87mm、32.92±2.44mm和33.05±2.61mm、35.15±2.86mm和34.68±3.13mm、33.17±2.78mm和33.17±2.72mm、28.83±2.62mm和28.68±2.63mm、31.15±2.76mm和31.49±2.73mm、43.67±3.32mm和44.15±3.02mm,左右侧数据无差异(P〉0.05)。结论:颧根可以作为侧颅底外科手术的定位标志,为直视条件下经颞下等入路的侧颅底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这里有似加拿大的雪山,有似怀俄明州的峡谷,有似科罗拉多的原始森林,有似黄石国家公园的钙华彩池,这么多美丽的风景集中于一地,世界罕见。——斯塔尼·欧伯特  相似文献   
38.
冯军 《生命世界》2005,(7):44-44
人类测量海洋深度的历史至少已有3000多年了。在埃及古墓中考古学家就发现了人类试图探测海底的壁画,当时人们用很长的细杆来测量海洋的深度,这是已发现的人类探测深海的最早记录,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1800年。有文字记载的吊锤测量法出现在  相似文献   
39.
五指山小型猪下颌骨的测量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五指山小型猪(WZSP)下颌骨23个主要变量进行测量分析,以确定该小型猪下颌骨主要遗传变量的数值范围。方法临床解剖取出下颌骨,用水煮沸后剔除肌肉和骨膜,然后用10%甲醛浸泡24h,再用万能角度尺、游标卡尺、卷尺对25例五指山小型猪(8~14月龄,17例雄性,8例雌性)的23个主要变量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测得的雄性和雌性五指山猪下颌骨的23项变量中有4项差异有显著性,2项差异有极显著性,其他差异无显著性;下颌骨各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雄性下颌骨变量x7、x16、x22与其他17项变量相关有显著性或相关有极显著性,雌性下颌骨变量x21与其他11项变量相关有显著性或相关有极显著性。雄性五指山猪下颌骨测量变量显著、极显著相关性所占比例达到52.97%,雌性达到17.00%。与琉球野猪的下颌骨相比,雄性五指山小型猪的x15、x16、x21等变量差异无显著性,雌性的x15、x16、x21、x22等变量差异无显著性,而x2差异有显著性,琉球野猪的下颌骨显得更为狭长。与人及恒河猴(Macacamulatta)、猕猴等动物相比,五指山小型猪下颌骨的多项变量要高。结论测得五指山小型猪育成猪的下颌骨23项变量,可为五指山小型猪遗传、牙科等方面研究提供下颌骨形态学特征的资料。  相似文献   
40.
目前,种植义齿修复已经成为牙列缺损、缺失患者的最佳修复方式。通过对颌骨的精确测量,可获得种植手术所需相关解剖资料,为种植体的选择、设计及口腔种植手术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就口腔种植义齿相关的颌骨解剖测量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