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0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肉桂双瓣卷蛾Polylopha cassiicola是危害肉桂Cinnamomum cassia和樟树Cinnamomum canphora嫩梢的一种重要钻蛀性害虫,对华南地区肉桂和樟树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地控制该害虫,准确掌握其最适防治时期是非常必要的。2013-2015年采用物候法、期距法和空间分布型分析方法,对肉桂双瓣卷蛾的发生期进行预测和幼虫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肉桂双瓣卷蛾在林间属聚集分布,是害虫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樟树林不同样地不同生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物候法预测樟树林肉桂双瓣卷蛾成虫盛发日,采用期距法预测幼虫发生时间基本吻合,可按照预测的时间进行防治或适当提前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2.
【目的】了解苹果绵蚜Eriosomalanigerum对不同类别杀虫剂的抗药水平,为田间苹果绵蚜化学防控过程中的药剂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2018年6-7月间,采用玻璃管药膜法测定了3省14个地区苹果绵蚜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的抗药性。【结果】研究表明,西安杨凌地区苹果绵蚜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水平最低,LC50值仅为6.813 mg/L;烟台招远地区苹果绵蚜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水平最高,LC50值为79.496 mg/L。多数地区苹果绵蚜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水平较低,其中烟台龙口地区抗药水平最低,LC50值为4.341 mg/L,烟台栖霞地区抗药性最高,LC50值为37.689 mg/L。青岛即墨地区苹果绵蚜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水平最低,LC50值仅为5.261 mg/L;烟台招远地区苹果绵蚜种群对吡虫啉已经产生了中等水平的抗性(RR=10.859),LC50值为57.128 mg/L。不同虫态抗药性检测表明,除了烟台蓬莱地区的若蚜对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出现了抗药性提高的现象外,其它大部分苹果绵蚜3龄若蚜对药剂的抗性与成蚜相近。【结论】苹果绵蚜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保持在低水平或敏感状态。在今后防治中应继续坚持交替轮换的用药原则,防止苹果绵蚜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73.
赵冰  龚梅香  张启翔 《植物研究》2007,27(2):131-132
描述了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一新变种即卷瓣蜡梅,该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是中花被片高度反卷,中被片颜色为白色或金黄色,主要分布于神农架林区。其中中被片颜色为白色的卷瓣蜡梅可以被看作一个新变型跳枝蜡梅。  相似文献   
74.
昼夜温度波动变化是气候变暖的主要特征之一,昼夜变温幅度对生物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关注。与恒温研究相比,变温幅度对昆虫生活史特征影响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因此,本研究模拟自然界24 h温度变化,并首次全面研究了相同平均温度(22℃)下不同变温幅度(±0℃、±6℃、±12℃)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生理指标(温度耐受性、呼吸)与生态指标(发育、存活、寿命、繁殖、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变温幅度±0℃和±12℃相比,变温幅度±6℃显著提高了麦长管蚜整体存活、寿命、繁殖以及净增值率与世代周期。与其它处理相比,较大变温幅度±12℃显著阻碍了麦长管蚜若虫发育,抑制了整体存活,缩短了寿命,降低了繁殖量,且显著降低了种群内禀增长率、净增值率与世代周期。但是,较大变温幅度±12℃,显著提高了成蚜的耐热、耐寒性与CO2呼吸速率。研究还发现,在不同变温幅度中,麦长管蚜成蚜耐寒性的提高是以寿命为代价的。由此可见,以往以恒温为基础的昆虫种群表型及数量动态预测模型均存在局限,昼夜变温幅度作为必要因素,应考虑纳入种群表型及数量动态预测模型中,从而提高昆虫田间发生情况预测预报的准确性与气候变化对生物的风险评估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75.
中国双尾蚜属种类记述(同翅目:蚜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7年,对双尾蚜属Diuraphis Aizenberg种类进行调查,共发现7种,其中1新种,害冰麦双尾蚜D.nociva Zahgn et Liang,sp.nov.新种的鉴别特征是:具上尾片,其长度仅仅为尾片的01.8。中国3新纪录种:雀麦蚜D.(Holcaphis)bromicola Hille Ris Lambers,西方麦蚜D.(Holcaphis)freqyuens(Wa  相似文献   
76.
砂仁叶片光破坏的防御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报告了生长于热带林窗向阳处砂仁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及阻止卷叶和用二硫苏糖醇(DTT)处理对它的影响.受强光照射,砂仁叶片迅速卷起.在雾天上午光强还相当弱(低于100μmol m-2s-1)时,砂仁叶片就发生光抑制,中午最重,下午当光强减弱时,光抑制逐渐得到缓解.其热耗散(qN、NPQ)随光强的升高而增加,且下午仍在缓慢增加.阻止卷叶使强光下砂仁叶片光抑制加剧,F0、NPQ升高.DTT处理也使光抑制加剧,F0升高,且使PSⅡ反应中心发生可逆失活.夜间2300各处理的荧光参数基本恢复.卷叶、叶黄素循环和PSⅡ可逆失活3种保护机制在同种植物中依次启动的现象尚属少见.  相似文献   
77.
马铃薯卷叶病毒 (PLRV)是正链RNA病毒 ,属黄化病毒组[1 ] 严格虫传 ,分布广泛 ,难以控制 ,侵染马铃薯 ,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PLRV基因全长 6 0kb ,有 6个读码框架 ,其中ORF2a是第二读框 ,全长 192 0bp ,编码一个 70kD的多肽。另外 ,ORF2a在与ORF2b重叠处可发生移码继续转译 ,直到ORF2b的尾 ,转译产物为一条 118kD的多肽 ,该蛋白的C端与复制酶的序列具很大的同源性[2~ 4] 。Prufer[5] 等和Kujawa[6] 等分别研究了PLRV基因组上ORF2a与ORF2b重叠区附近与移码有关的滑动序列及其…  相似文献   
78.
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株(PLRV-Ch)复制酶基因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设计合成的两对特异性引物,以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分离株PLRV-Ch RNA为模板,经反转录PCR扩增,将复制酶基因3′端0.6 kb和5′端1.2 kb,克隆于pUC19中,分别构建了重组质粒pLR3和pLR5,并分五段进行了序列分析.将获得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与国外报导的四个PLRV分离株的相应区段的序列同源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具有高度同源性.文中对核苷酸序列中存在的可能移码序列和其下游的茎环结构或假节结构、以及特征性三次重复区及氨基酸序列中复制酶蛋白N端的碱性氨基酸序列以及C端区域中包括GDD在内的8个特征序列进行了讨论.作者发现移码序列上游的三次重复的核苷酸序列可以形成连续折叠的互补双链区和发夹结构,这一结构可能和转译移码有关.此外PLRV复制酶蛋白N端部分氨基酸序列易变,而C端氨基酸序列十分保守,可能和复制酶功能有更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79.
He YK  Xue WX  Sun YD  Yu XH  Liu PL 《Cell research》2000,10(2):151-160
The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progenies of plant lines transgenic for auxin synthesis genes derived from Ri T-DNA.Four lines of the transgenic plants were self-crossed and the foreign auxin genes in plants of T5 generation were confirmed by Southern hybridization.Two lines,D1232 and D1653,showed earlier folding of expanding leaves than untransformed line and therefore had early initiation of leafy head.Leaf cuttings derived from plant of transgenic line D1653 produced more adventitious roots than the control whereas the cuttings from folding leaves had much more roots than rosette leaves at folding stage,and the cuttings from head leaves had more roots than rosette leaves at heading stage.It is demonstrated that early folding of transgenic leaf may be caused by the relatively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auxin.These plant lines with auxin transgenes can be used for the study of hormonal regulation in differenti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lant orgens and for the breeding of new variety with rapid growth trait.  相似文献   
80.
两种肚倍型蚜虫之两种同功酶及可溶性蛋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朝亮  邓建华 《昆虫知识》1998,35(3):157-159
应用电泳分析方法,对青麸杨上幼锤形信子与长枣形倍子内蚜虫进行了酯酶同功酶、过氧化物同功酶及可溶蛋白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经形态学鉴定同为肚倍蚜可致瘿形成纺锤形与长枣形倍子。2种倍形内蚜虫在可溶性蛋白及酯酶同功酶上有较大差异。相异系数分别为02571,0067。说明肚倍蚜种内已出现分化,不同变形体倍子内蚜虫在分子水平上已具有向不同生物型分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