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41.
江苏省沿海水鸟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省沿海地区位于东径119°27′—120°56′,北纬31°33′—35°07′,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面积为3.5万km~2,两端为丘陵山地,中部为广阔的滩涂沼泽,长年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年平均温度14.1℃,冬季月平均温度在0℃以上,年均相对湿度达80%以上,气候  相似文献   
142.
143.
江苏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缨  强胜 《植物研究》2004,24(3):271-271
报道了江苏省新记录的两种蕨类植物,分属1科,2属。  相似文献   
144.
建立并描述新属葛村粉(Gecunpollis gen.nov)及其3新种和1比较种,新属以球形,远极具大口,口上益有薄膜为特征,产于苏南句容地句11井葛村组下部上段至中上部,其可能属于一种已灭的裸子植物花粉,分布时代为晚Barremian晚期至Aptian期,葛村组以往被归属为Aptian期至Albian期,句11井下部出现棒纹粉带表明,完整的葛村组应为晚Barremian期至Albian期。  相似文献   
145.
赖力  黄贤金  刘伟良  赵登辉 《生态学报》2006,26(4):1285-1292
目前国际学界有两类生态足迹模型,即以Wackernagel为代表的经典模型和Bicknell为代表的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以2002年江苏经济为例,依照Bicknell的投入产出模型思路,采取Ferng的改良计算方法,对江苏经济的需求、进口、出口以及积累各项的生态性土地占用及化石能源地占用做出一一估算.综合两种模型的优缺点,调整了足迹结果,转换成以全球标杆衡量的虚拟土地,以评估江苏这样的开放型经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显示:(1)江苏人均地区生态足迹实际高达2.33hm^2,真实生态赤字率高达58.8%,可持续能力堪忧;(2)江苏通过国内外贸易实现了0.009hm^2的生产性土地顺差和0.068hm^2的化石能源地逆差,贸易方式总体属于生态逆差型.最后,引入足迹影响力与足迹感应力的概念,研究生态足迹的产业波及效果,结果显示江苏二产部门的足迹感应力系数最强,其未来发展也将面临较大的生态瓶颈.  相似文献   
146.
3个地区西施舌的ITS-1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检测了西施舌的ITS-1基因序列片段.并利用ITS-1序列作为遗传标记分析了来自3个不同地区(江苏、福建长乐、福建深沪湾)的西施舌的遗传变异情况.地理位置较近的福建长乐和福建深沪湾的西施舌遗传距离较小,江苏和福建(长乐漳港和深沪)西施舌的遗传距离较大.基于ITS-1序列分析,作为品质突出的福建长乐西施舌和其他地区的西施舌相比,并未形成一个区别于其他地区西施舌的一个独特的种.还基于ITS-1序列分析了西施舌在蛤蜊科和双壳贝类中的分子系统进化地位.  相似文献   
147.
生态旅游是新世纪最重要的旅游发展方向之一,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有其特殊性.在综合考虑旅游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旅游条件与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新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准主成份、主观经验判断法等方法,基于专家调查的结果,确定了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并以江苏沿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为例,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江苏海滨湿地9个生态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较强的普适性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48.
江苏省棉区棉田杂草群落发生分布规律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强胜  胡金良 《生态学报》1999,19(6):810-816
在对江苏省四大主产棉区82个样点727块田地共57.5hm^2棉田杂草群落及草害进行7级目测法调查采集数据后,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并赋以生态学意义的解释。研究表明,江苏省棉田杂草的发生和分布与轮作种植制度和地理区域性密切相关,其中轮作制度导致的田间水分的巨大差异是决定杂草群落结构特征的最深刻的原因,导致全省水旱轮作棉田的杂草群落有趋向性。而地理区域构成的土壤、气候等生态因子的显著影响表现  相似文献   
149.
在我国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大量比营仓业的兴起往产业化的进程巾发挥着越米越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优势.他们的劣势住竞争中显现出来,作为民营企业的老总,他们有欣慰,也曾有困惑。作为疫苗生产的民营企业——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人羔总经理向我们道出了他心底的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0.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江苏沿海地区生态风险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凤娇  吕晓 《生态学报》2018,38(20):7312-7325
为探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以江苏沿海地区1990、2000、2010和2015年的遥感解译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环境脆弱度构建了区域生态风险指数,在Arc GIS和Fragstats软件支持下,借助地统计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定量评价江苏沿海地区1990—2015年区域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5年,江苏沿海地区整体生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研究区生态风险平均值从0.1563减少至0.1529,该区主要处于中等级生态风险。生态风险等级降低区在较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均有分布,而等级升高区域主要集中在较低风险区与中风险区,即东部草地和水域地区以及西南部耕地地区,其原因主要是临海产业和临海城镇的快速发展造成土地利用变化加剧,导致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生态风险加强。区域生态风险整体空间分异性增加,局部呈现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其中高值聚集区主要由研究区西部外围边界处向南聚集,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是整个研究区生态风险的主要来源。研究结果为该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制定生态风险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