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水母雪莲两种再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wo kinds of regeneration system on Saussurea medusa Maxim.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e shoots can be induced from cotyledons, leaf segments and somatic embryos at 25℃. The regeneration system by organic have advantages such as shorter period, higher efficiency, better synchronism and bigger average number of shoot than the others.Th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in shoots is 4%, which is 3-4 times of it in wild type.  相似文献   
52.
作者对我国的桃花水母属Craspedacusta的2亚种和2变种重新通过形态学观察,并与国内外已发表的Craspeda-custa属7种相比较,其刺丝囊疣的形状和排列及生殖腺的形状和颜色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故认为此2亚种和2变种应提升为种,即信阳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xinyangensis He,1980,杭州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hangzhouensis He,1980、乐山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kiatingi Gaw and Kung,1939和宜昌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kawaii(Oka,1907)。本文将全世界11种桃花水母的形态特征作了比较并附以系统检索。  相似文献   
53.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母雪莲细胞培养物中的总黄酮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建立了测定水母雪莲细胞培养物中的总黄酮含量的分光光度法,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4.
东海栉水母(Ctenophora)生态特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徐兆礼  张凤英  罗民波 《生态学杂志》2006,25(11):1301-1305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栉水母数量变化和地理分布特征作了探讨。结果表明,东海栉水母平均丰度秋季(6.3 ind.(100m3)-1)>春季(1.6 ind.(100 m3)-1)>冬季(1.4 ind.(100 m3)-1)>夏季(0.6 ind.(100 m3)-1)。调查海域鉴定到种的栉水母共有6种,其中球型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是东海的主要种类;掌状风球水母(Hormiphora palnata)和瓜水母(Beroe cucumis)是常见种;带水母(Cestumsp.)是次常见种;蝶水母(Ocyropsis crystalline)和卵型瓜水母(Beroe avata)是稀有种。东海栉水母系暖水性浮游动物类群,其数量变化与东海暖流势力活动过程中的携带有密切的联系。球型侧腕水母分布较为广泛,是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的种类;掌状风球水母、蝶水母和卵型瓜水母相反,仅适应有限的环境;瓜水母和带水母适应能力介于以上两类栉水母之间。  相似文献   
55.
利用水螅检测Cd2+毒性的研究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水螅,分别检测了自来水、无EDTA培养液(NEC)、含EDTA培养液(HEC)内Cd2+抑制水螅摄食的10min半数效应浓度(10minEC50)和24h、48h、72h的LC50。结果表明:(1)自来水、NEC、HEC的对照组10min已摄食个体数分别为94.17%、94.66%和51.90%;(2)自来水组与NEC组的10minEC50分别为0.991mg/L和4.300mg/L;(3)自来水组、NEC组、HEC组24hLC50的Cd2+浓度分别为0.138mg/L、0.330mg/L和0.473mg/L;其48hLC50分别为0.046mg/L、0.080mg/L和0.203mg/L;其72hLC50分别为0.036mg/L、0.040mg/L和0.307mg/L。经分析认为,HEC对水螅摄食具抑制作用,对重金属具螯合作用,不宜用于水螅培养和重金属毒理实验;自来水因各地水质指标的差异,不宜用于毒理实验;NEC是理想的毒理实验稀释液与培养液。研究提出的10minEC50的方法简便、快速。中国水螅比其他水螅更易繁殖,便于鉴别,是毒理实验理想的模式生物。    相似文献   
56.
铅锌矿渣场植被自然演替与基质的交互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鸿雁  邢丹  肖玖军  刘方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2):3217-3224
矿业废弃地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植被演替过程与机理是生态恢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4个不同自然恢复年限铅锌矿区为对象,研究黔西北土法炼锌渣场废弃地植被自然演替与矿渣基质理化性质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 随着堆置时间的增加,矿渣基质的营养条件明显得到改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极显著增加, pH上升,电导率下降,容重降低,有效铅和镉显著降低. 同时,随着恢复时间的增长,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也相应提高.植物群落组成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植物群落演替在前20年较为缓慢,30年后植被群落盖度可达到53%,超过40年盖度可达87%.矿渣理化性质与物种多样性显著相关,典型变量分别是全氮、全磷和全钾;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有效铅和镉呈显著负相关.土法炼锌渣场废弃地植被自然演替过程在30年后速度加快,植被生长的限制因子是营养供给不足和重金属的有效性高.  相似文献   
57.
本文将海洋生态灾害定义为局部海域一种或少数几种海洋生物数量过度增多引起的海洋生态异常现象,包括赤潮、绿潮、水母旺发和外来种入侵等,根据相关研究及调查资料,探讨了北海区赤潮、绿潮、水母、外来生物入侵等生态灾害发生特点及趋势。结果表明,北海区赤潮和绿潮灾害频发,影响面积较大,渤海北部秦皇岛附近海域赤潮灾害严重,黄海西部山东半岛近岸海域浒苔绿潮灾害严重;水母灾害呈上升趋势,对人体健康威胁较大,北海区滨海城市都曾发生过水母蛰伤致死案例;黄河三角洲区域米草和泥螺入侵扩展速度较快。面对这些海洋生态灾害巨大威胁,北海区亟需加强海洋生态灾害防控研究。  相似文献   
58.
北京城区公园的植物种类构成及空间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植物种类构成及空间结构的研究,可为公园植物多样性保护及公园的科学管理提供重要依据.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法,调查了北京市五环以内的53处公园,共记录维管束植物96科283属492种.基于研究区乔、灌、草共21个调查项目的大量数据及相关统计分析,对北京城区公园绿地各层植物的常见结构型式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北京城区公园植物中,本地种占5386%,植物属的区系地理分布很广泛,优势植物的优势性明显;研究区大部分公园的草本植物种类较为丰富、盖度较高,而灌木盖度偏低、树冠下的灌木也偏少,乔灌植物种类丰富度和密度不高,乔木冠幅、胸径、灌幅及乔灌高度基本在2级水平,但乔木冠层结构比较丰满、受光良好、生长状况良好,灌木叶层缺失不明显.通过相关分析和北京市园林绿化史调研结果推测,北京城区公园植物种类构成及其空间结构主要受园林设计、植物引种、种植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绿色荧光蛋白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来源于水母Aequorea victoria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现已成为在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中研究和开发应用得最广泛的蛋白质之一. 其内源荧光基团在受到紫外光或蓝光激发时(λmax=395 nm, 小峰在479 nm)可高效发射清晰可见的绿光. GFP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为了解和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光谱学功能关系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GFP已成为一个监测在完整细胞和组织内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定位的理想标记. 通过突变和蛋白质工程构建的GFP嵌合蛋白在生理指示剂、生物传感器、光化学领域以及生产发光纤维等方面展示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0.
桃花水母及其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桃花水母是一种濒临绝迹、古老而珍稀的腔肠动物,已有数亿年以上的生存历史,是地球上最低等级的无脊椎动物,是腔肠动物中生活于淡水中的仅有种类,是进化过程中的关键物种,具有极高的生态和人文价值,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由于三峡水库的蓄水,桃花水母的生境将惨遭淹没,桃花水母濒临灭绝,这一珍贵物种的灭绝,不仅是世界物种多样性的损失,也是我国古代记载的“桃花鱼”这一文化资源的永久丧失。由于桃花水母较为罕见和出现时间极短,人们对其知之甚少,故本文从其生物学特性、出现时间、种类、分布以及研究现状等方面对桃花水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述,提出了保护和研究桃花水母的科学意义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