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92篇
  免费   3110篇
  国内免费   12020篇
  2024年   320篇
  2023年   1055篇
  2022年   1226篇
  2021年   1313篇
  2020年   1356篇
  2019年   1233篇
  2018年   1068篇
  2017年   1130篇
  2016年   1226篇
  2015年   1374篇
  2014年   1789篇
  2013年   1626篇
  2012年   1847篇
  2011年   2002篇
  2010年   1818篇
  2009年   1802篇
  2008年   2324篇
  2007年   1565篇
  2006年   1383篇
  2005年   1372篇
  2004年   1230篇
  2003年   1205篇
  2002年   1278篇
  2001年   1152篇
  2000年   916篇
  1999年   751篇
  1998年   542篇
  1997年   535篇
  1996年   565篇
  1995年   513篇
  1994年   535篇
  1993年   319篇
  1992年   341篇
  1991年   316篇
  1990年   264篇
  1989年   219篇
  1988年   133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113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70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81.
82.
83.
84.
从石灰菌(Lactarius hysginus Fr.)提取物的中性部分,分离得到六个化合物,经物理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为麦角甾醇(A)、硬脂酸甲脂(B)、N-苯基-2-萘胺(C)、24E-麦角甾7,22-二烯-6-酮一3β,5α-二醇(D)、庚酰胺(E)、24E-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F),其中化合物D作为天然产物尚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85.
将去除信号肽的人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DNA插入到带有原核增强子样序列Px的新型表达载体pBV320中,使TNF cDNA 5′端直接置于大肠杆菌trp启动子下游,采用37℃恒温培养,使TNF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活性达1.35(±0.17)×10~6U/L菌液。表达的TNF-α对L929细胞的毒性作用可被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单克隆抗体所中和。表达菌裂解液作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有一条分子量与TNF分子量吻合、约为17000道尔顿的蛋白带。利用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对上述重组人TNF-α进行纯化,获得电泳纯产品,比活性为1.48×10~6U/mg。  相似文献   
86.
本文研究了D-葡萄糖两步串联发酵中前一步菌株的发酵产酸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D-葡萄糖、适量的玉米浆、碳酸钙和磷酸盐的培养基中,摇瓶培养48小时,一株葡萄糖酸杆菌突变株SCB611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25—3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25%左右;另一株欧文氏菌突变株SCB247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45—5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40%。随发酵时间适当延长,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可逐渐增高。温度28℃,种龄15小时,接种量10%及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利于菌株产生2,  相似文献   
87.
本文用ELISA、核酸电泳法检测腹泻病牛粪便标本。21例中检出轮状病毒抗原有4例为阳性,占19.05%。ELISA法与核酸电泳法结果相符,前者被认为是最值得推广的方法。本研究在江西省首次证明了引起牛腹泻的牛轮状病毒的存在,为防治牛腹泻病采取有效手段提供了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本文研究了D-葡萄糖两步串联发酵中前一步菌株的发酵产酸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D-葡萄糖、适量的玉米浆、碳酸钙和磷酸盐的培养基中,摇瓶培养48小时,一株葡萄糖酸杆菌突变株SCB611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25—3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25%左右;另一株欧文氏菌突变株SCB247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45—5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40%。随发酵时间适当延长,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可逐渐增高。温度28℃,种龄15小时,接种量10%及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利于菌株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  相似文献   
89.
异性双生子发生的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胡应  张思仲 《遗传》1991,13(4):22-23
异性双生发生的遗传学是双生子研究的基本问题。本文用复合分离分析方法,对98对异性别双生子家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提示,异性双生的发生为共显性遗传,散发异性双生占20.3%。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