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31.
黑龙江省东宁县山区蜱类的生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东北地区有的蜱种已证实是传播森林脑炎、北亚蜱传斑疹伤寒的媒介。近年来,国内文献又报导了从东北牡丹江林区发现了莱姆病(Lyme Disease)病人,病人都有被婢咬史,并从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的中  相似文献   
32.
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饮食习惯以及传统制剂服用现状,并分析饮食习惯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以及传统制剂服用的影响因素。方法: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呼和浩特市3个镇共8个行政村成年常住农村村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饮食习惯等内容,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饮食习惯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以及高血压患者传统制剂服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呼和浩特市高血压患病率为22.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较高的BMI、高血压家族史、饮酒史、泡菜咸菜、油炸食品、红肉(猪/牛/羊肉)/动物内脏、海产品是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OR=1.257、1.451、1.358、1.317、1.108、1.146、1.373,P<0.05),奶制品、豆制品、新鲜果蔬是高血压保护因素(OR=0.797、0.868、0.903,P<0.05)。高血压患者传统制剂服用率为16.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60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不了解高血压知识是高血压患者传统制剂服用的危险因素(OR=1.342、1.545、1.142,P<0.05)。结论:呼和浩特市农村成年村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不良饮食习惯(饮食偏咸、油腻等)是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高龄、文化程度低、不了解高血压知识的高血压患者传统制剂服用率较高,应加强农村居民合理膳食、保持均衡饮食习惯的宣传教育以及农村高血压患者用药规范。  相似文献   
33.
目的:调查孕妇分娩机构选择情况,并对影响分娩机构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加强分娩机构建设,合理配置助产机构医疗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调查对象均为2019年5月-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办理建档立册的孕产妇,随机抽取420例孕妇进行自制问卷调查,实际发放问卷420份,获得有效问卷为395份。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孕妇基本资料、选择分娩机构考虑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选择分娩机构的因素。结果:90%以上的孕妇认为医疗技术水平、仪器设备水平、是否有新生儿科、医院声誉、服务态度、环境比较重要,是选择医疗机构会考虑的因素;大多数孕妇选择三级分娩机构、专科分娩机构进行分娩;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专家门诊、费用、医院级别可能是孕妇选择分娩机构类别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孕妇趋向于选择三级、专科分娩机构进行分娩,增强二级和民营助产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合理配置助产机构医疗资源,更好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34.
浙江是中国野生葡萄属资源分布较广泛、种类较多的地区之一,但对野生葡萄属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不多。我们在野外调查和民间走访的基础上,结合查询文献资料,分析浙江境内野生葡萄资源的特点,并提出野生葡萄资源创新利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35.
唐艺  丁荣  付林  古锐  邓薇  孙洪兵 《广西植物》2020,40(12):1849-1859
“榜间”为常用大宗藏药,但其生境特殊,生态位狭窄,部分品种资源量小,甚至濒危。为了明确“榜间”原植物的生态环境,预测生态适宜区分布,寻找影响适宜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该文以大花龙胆(Gentiana szechenyii)、高山龙胆(G. algida)、蓝玉簪龙胆(G. veitchiorum)、华丽龙胆(G. sino-ornata)和短柄龙胆(G. stipitata)五个主流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学调查方法进行实地调查,以分析各品种的分布特征和生境特点,并应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1)“榜间”五个主流品种的生长均需要较好的土壤肥力条件,大花龙胆和短柄龙胆仅分布于草本层低矮的草甸或草甸灌丛,其余品种因茎有较大的伸长幅度,生态幅较广。(2)海拔是影响“榜间”五个主流品种分布的限制因子,对大花龙胆、高山龙胆、蓝玉簪龙胆、华丽龙胆和短柄龙胆生境适宜性的贡献率分别为56.5%、39.6%、49.4%、48.1%和44.2%,高山龙胆主要分布在海拔1 500 m以上的地区,而另外四个品种主要分布于海拔2 600 m以上的地区。(3)藏药“榜间”五个主流品种生长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四川、青海、云南、甘肃和西藏五省(区),但不同基原植物在各省(区)的分布面积和空间格局有差异,大花龙胆和高山龙胆的最适分布区集中在四川、甘肃、青海、西藏四省(区)交界处,后者在新疆地区也有最适分布区; 蓝玉簪龙胆最适生长区位于四川中部、四川北部接壤青海及甘肃处、四川西南部接壤云南处、西藏东部; 华丽龙胆与短柄龙胆最适生长区主要位于四川、青海、甘肃的交界地带,适生区范围较蓝玉簪龙胆狭窄。研究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基本相符,可以为“榜间”野生资源的保护及相关植物的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从消费者需求价值特点的视角展开藻类食品市场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中国藻类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于2017年基于全国813份样本数据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以购买本土海带、紫菜等藻类食品为主;主要购买散称和简包装,但消费者普遍认为包装精美的藻类食品质量更好;年长和收入水平较高的消费者对藻类食品在营养保健等方面的诉求更明显;沿海与内陆地区居民的藻类食品消费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并不显著。为了更好满足藻类产品消费需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本研究从藻类食品广告宣传、产品包装、研发创新、市场销售及打造差异化品牌优势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入境筛查患者膳食状况,为改善其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食物频率法调查2020年3月25日—2020年6月18日于定点医院就诊的18~50岁COVID-19入境筛查患者(包括可疑症状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的饮食状况,计算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并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调查共纳入247人,其中可疑症状患者211人、无症状感染者36人。筛查患者水产类、蔬菜、水果、大豆类存在不同程度的摄入不足;畜禽类、蛋类摄入过量;膳食纤维、硫胺素、钙摄入不足;无症状感染者水产类摄入量高于可疑症状患者(P<0.05);男性无症状感染者膳食纤维及维生素E摄入量高于可疑症状患者,女性无症状感染者维生素E及钾摄入量高于可疑症状患者(P<0.05)。筛查患者蛋白质供能比及优质蛋白比例合理,无症状感染者脂肪供能比偏高、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偏低。结论:入境筛查患者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对其进行营养宣教,并根据人群特点调整饮食结构。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全国省级及以上疾控机构青年职工膳食状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国家级疾控机构和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和新疆建设兵团疾控机构40岁及以下职工共计6 099人,以网络问卷的形式开展膳食调查。结果:青年职工每日谷薯类、水果、蔬菜、畜肉达到推荐量的比例分别为42.0%、31.4%、25.1%、45.0%,每周水产摄入频次≥4次的比例为8.4%。每日谷薯类摄入量方面,31~40岁、研究生以上学历和未患慢病者达到推荐量的比例更高(P<0.05);每日水果摄入量方面,国家级疾控机构、研究生以上学历和未患慢病者达到推荐量的比例更高;每日蔬菜、畜肉摄入量方面,研究生以上学历者达到推荐量的比例更高(P<0.05)。结论:全国省级及以上疾控机构青年职工主要膳食摄入情况较为合理,但在畜肉和水果摄入量方面有待  相似文献   
39.
为探究北盘江大峡谷流域内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情况,于2017年10月对该流域进行浮游生物调查及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内浮游植物共有7门40属61种、其中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种类分别为21种、19种和12种,分别占到34.43%、31.15%和19.67%,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4 298.33(375~9 500)ind./L,Shannon-Wiener藻类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处于1和2之间;浮游动物3门12属21种,其中轮虫类、枝角类和桡足类种类分别为11种、5种和5种,各占到52.38%、23.81%和23.81%,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436.11(55~1 437.5)ind./L,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处于1和2之间.本研究结果该地区水生生物资源积累了本底资料.  相似文献   
40.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石家庄地区大肠息肉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石家庄地区人群2630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检查期间发放大肠息肉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的大肠息肉检出情况、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人群的大肠息肉检测结果分为息肉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对比,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大肠息肉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2611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9.28%,其中大肠息肉患者共有300例,大肠息肉发生率为11.49%。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00例大肠息肉患者中以男性居多,年龄以>60岁为主,息肉高发部位主要为直肠和乙状结肠,病理类型主要为腺瘤型,息肉大小以≤5 cm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息肉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高脂血症病史、高脂饮食方面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男性、BMI≥25 kg/m2、吸烟史、高脂血症病史、高脂饮食均为大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石家庄地区大肠息肉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流行病学与患者性别、年龄、息肉部位、病理类型及息肉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