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2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183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无机营养对春小麦抗旱适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无机营养对春小麦一些抗旱适应性的影响,主要包括:渗透调节的大小和变化过程、可溶性糖的积累、脯氨酸的积累、叶片导度的变化、离体叶片的失水速率、叶面积和耗水量的变化、根系生长和根/植冠值,并且分析了各个处理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的变异。认为,在干旱条件下,无机营养对于春小麦不同器官、不同生理功能,并不都具有一致的作用。有的利于提高植株的抗旱性,有的可以改变一些适应性产生的时间和发展过程,有的则不利于植株的抗旱性。通过综合分析,提出旱地施肥使作物增产的主要原因是,营养元素满足了作物生长所需,促进了根系发育,利于吸收水分、维持水分平衡和正常生理功能,但对作物自身的耐旱性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用离体快速称重法对宁夏盐池长芒草天然草地和苜蓿人工草地的水分利用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很干旱的苜蓿草地具有较高的生物量,而在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长芒草草地中生产力却很低。苜蓿草地的蒸腾耗水量占蒸散量的86.9%,而长芒草草地中只占40.7%。水分利用强度苜蓿草地为137.32%,而长芒草草地为88.72%,而且有迹象表明,苜蓿草地的水分利用深度超过了180cm,而长芒草草地则保持在180cm范围之内。两草地的蒸腾效率在整个生长季中基本一致,而蒸散效率苜蓿草地为0.82‰,长芒草草地为0.54‰。经过一个生长季,苜蓿草地水分亏缺达-101.8mm,而长芒草草地为-17.6mm。  相似文献   
104.
105.
大豆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土壤水分胁迫使两个供试大豆品种(系)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鲁豆四号”降低的幅度大于小粒大豆品系“7605”。在相同的叶水势下,“7605”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高于“鲁豆四号”,但“7605”气孔随水势下降而关闭的速率大于“鲁豆四号”。水分胁迫使叶片温度升高,“7605”比“鲁豆四号”升温较快,但在同一水分处理中,“鲁豆四号”的叶温高于“7605”。水分胁迫降低了大豆的水分利用效率,且“鲁豆四号”降低的速率大于“7605”。结果表明,“7605”对水分胁迫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6.
苜蓿愈伤组织盐适应过程中的溶质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步筛选获得耐1.0%NaCl的苜蓿愈伤组织(S-1)。比较盐适应(S-1)和未经适应愈伤组织(S-0)在1.0%NaCl培养基上溶质积累的情况,渗透势的下降S-0略低于S-1;S-0细胞变小,S-1细胞无明显变化,含水量S-0比S-1下降多,Na~ 和Cl~-大量积累,S-0低于S-1,K~ 浓度升高,但含量下降,S-0比S-1下降多,脯氨酸和可溶性还原糖含量的增加S-0远高于S-1。对于含盐培养基上S-0和S-1渗透调节模式的差异及溶质积累与盐适应的关系,可以认为增加Na~ 和Cl~-积累是苜蓿愈伤组织盐适应的主要方面,脯氨酸和可溶性还原糖的增加在渗透适应上只起部分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小麦幼苗根部在不同渗透势溶液(PEG4000)中经受不同时间胁迫,叶片的RWC和水势下降、膜的RP、R_s和C_i升高。同时P_n下降。它还使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排列发生紊乱、膜受到破坏、基粒间的连接松驰或消失、类囊体片层肿胀和解体、脂质小球增多和淀粉粒消失。相应地叶片的RuBPC活性下降和GO活性升高,从而促进了C_i的累积。此外MDA含量增多是自由基诱发脂质过氧化的结果。这些非气孔因素可能是造成小麦光合作用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8.
《环境昆虫学报》2014,(5):672-678
2008年6月、12月分别对珠江口淇澳岛3个不同生境类型区域(红树林区、基围鱼塘和陆域林地)的昆虫群落进行调查。该岛昆虫群落由11目、68科组成;个体数量最多的是同翅目,其次为膜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和鞘翅目;膜翅目的类群最丰富,其次为鳞翅目和鞘翅目。不同生境类型区域昆虫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特征存在差异,基围鱼塘昆虫类群最为丰富,红树林区昆虫类群较少;昆虫群落的个体数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基围鱼塘、陆域林地和红树林区;红树林区的植被种类和群落结构较为单一,生境相对简单,昆虫群落的种类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低于陆域林地和基围鱼塘,优势度远高于基围鱼塘和陆域林地,均匀度大小依次为基围鱼塘﹥陆域林地﹥红树林区。  相似文献   
109.
110.
冬型梨木虱是中国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的越冬虫态。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有、无水分条件下对冬型梨木虱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在5~25℃范围内,冬型梨木虱成虫的存活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各温度间差异显著。5℃时,成虫存活时间最长,达157.8±3.59 d(无外源水分)和209.8±1.47 d(有外源水分)。25℃时,分别为7.8±0.36 d(无外源水分)和12.3±0.98 d(有外源水分)。有外源水分条件下成虫存活时间明显高于无外源水分条件,水分和温度对冬型梨木虱的存活有明显交互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较高温度和缺水环境不利于冬型梨木虱生存。本研究对了解中国梨木虱的生态适应能力和防控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