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9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21.
关于物种形成机制及物种定义的新观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很早以前,分类学家开始根据生物表型特征上的差异来识别和区分物种,自达尔文以后,人们认识到不同的物种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在定义物种时引入了"谱系"的概念.达尔文着重强调物种不仅是可以变化的,而且这些变异最终可以使一个种内的成员彼此分离,形成新种(Darwin,1859).  相似文献   
122.
小麦目标产量设计及适宜品种选择的动态知识模型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运用知识工程和系统建模方法,在综合考虑决策点光温生产潜力、历史平均产量水平、土壤肥力、肥水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等诸多因子对增产系数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定量计算动态增产系数,建立了具有时空适应性的小麦目标产量设计知识模型;通过定量计算小麦品种特征值与环境因子和生产需求之间的符合度,建立了适宜品种选择的量化知识模型.利用南京、郑州、泰安、保定和太原5个不同生态点的不同年型每日气象资料以及不同历史平均产量水平、土壤肥力和肥水管理水平,对目标产量设计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利用广州、南京、泰安、北京、哈尔滨5个不同生态点常年气象资料以及15个不同品种资料,对品种选择知识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知识模型具有较好的决策性和广泛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3.
环境噪声对临安和阜阳两地白头鹎鸣声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环境噪声对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鸣声频率的影响,在浙江临安和安徽阜阳两地分别对白头鹎在高低噪声水平环境中的鸣声做了研究。把用数码录音机记录到的鸣声输入计算机,利用计算机声谱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再对每一鸣声的每个音节的主频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高噪声水平区和低噪声水平区相比,在两地白头鹎每一鸣声的各音节主频中,最低和最高主频以及第I、Ⅱ音节的主频都有显著提高;在阜阳第Ⅲ音节的主频也有显著提高。这表明白头鹎可以通过提高声音频率来避免环境噪声对鸣声的影响,从而保证噪声环境中声信息的有效传递;而噪声对各音节的不同影响也表明,同一鸣句的各音节,对于噪声通讯中的信息识别,具有不同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4.
余波  胡业华 《生物学通报》2004,39(12):44-46
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物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目标,提出了中学生物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模式和方法,以及在培训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5.
王素媛 《生物学通报》2004,39(10):29-30
1.1知识目标 通过对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步演化而来的,理解生命与非生命物质的统一性,掌握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6.
抗整合素β3胞外区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RT-PCR的方法从人胶质瘤BT-325细胞中扩增人整合素β3胞外区,并克隆到载体pET-24a中构建表达载体.表达的人整合素β3胞外区经变性、复性和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提取脾脏总RNA,用RT-PCR技术扩增小鼠抗体重链(VH)和轻链(VL)可变区基因,经重叠PCR(SOE-PCR)将VH和VL连接成单链抗体(scFv)基因,并克隆到噬菌粒载体pCANTAB5E中,电转化至大肠杆菌TGl,经辅助噬菌体M13KO7超感染,构建噬菌体单链抗体库.通过淘选从该抗体库中筛选特异性识别人整合素β3胞外区的噬菌体单链抗体.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库容为2.6×106的抗人整合素β3胞外区的单链抗体库,初步筛选到了与人整合素β3胞外区特异性结合的单链抗体.  相似文献   
127.
AP—1在基因转录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P-1是一类二聚体的转录调控因子,其作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基因转录的调控中有重要作用。AP-1对基因转录调控的作用是精细和复杂的:首先,AP-1家族各成员可以通过亮氨酸拉链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它们之间的不同比例就包含着不同的调控信息;其次,AP-1可与其他蛋白因子协同作用共同决定AP-1发挥功能的特异性;最后,AP-1序列结合的选择性低,因此,AP-1可以结合在很多基因的不同启动子上对其转录进行调控,因而作用范围十分广泛,AP-1对基因的转录调控也是多层次的:如多因子协同作用,以及细胞间对话均通过信号传导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8.
DNA分子标记在动物个体识别与亲权鉴定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从DNA分子标记技术建立以来,各种DNA分子标记相继被广泛地应用于遗传图谱的构建,评估遗传多样性以及个体识别,亲权鉴定等方面,综述了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动物个体识别与亲权鉴定的原理,研究进展,现状及其应用前景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9.
锌指蛋白是最大的DNA结合蛋白,它能和DNA进行特异性识别,是研究蛋白-DNA相互作用的理想对象。改变锌指元件上的几个保守的氨基酸位点可设计筛选出序列特异的全新锌指蛋白,计算机在锌指蛋白设计方面的应用,使得全新的锌指蛋白识别特异性明显增强。这在基因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0.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口服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和动物的许多疾病是通过病原微生物与消化道、呼吸道和生殖道的表面粘膜接触而引起的〔1〕,如通过消化道传染的疾病有乙型肝炎、伤寒、霍乱、痢疾和胃肠炎等。在发展中国家 ,因为缺少资金购买或生产昂贵的疫苗和医疗设备 ,患病情况尤为严重。因此 ,急需生产价格低廉且不需要复杂医疗设备的口服疫苗。目前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口服疫苗越来越受到重视〔1~ 12〕。这种技术已较成熟 ,主要涉及到口服疫苗抗原的选择、目标植物的选择、表达载体的构建、转化和检测及动物和人体试验。1 口服疫苗抗原的选择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的口服疫苗抗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