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人与生物圈》2014,(1):40-48
<正>为了能更有效地保护这最后的1000头长江江豚,我们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这场生态保护宣传战,现在:生态摄影家们来了,第一次获得了高清的科考照片和水下图像;地理信息专家们来了,第一次较全面地"图说"长江江豚统计数据;平面设计艺术家也来了,第一次用视觉信息表达技术直观展示长江江豚的可爱、可怜与可救;  相似文献   
42.
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确定了5个典型的传统农业系统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首批试点。其中除了中国的稻鱼共生系统,其他4个均来自国外。它们在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野生动植物以及文化实践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征,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43.
生态功能改善目标导向的哈尼梯田生态补偿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某承  熊英  白艳莹  杨伦  闵庆文 《生态学报》2017,37(7):2447-2454
稻田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为使稻田生产提供不同组合或更高水平的环境服务,需要补偿农户因转变操作方式而损失的收益。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为例,基于稻田生态系统特点以及农户个人的主观经济决策特征,从农户的微观经济决策的视角,探讨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机会成本的空间分布;再从区域的宏观经济行为的视角,探讨补偿标准与农户愿意提供的生态环境效益的关系。从而,以稻田生态功能改善为导向,以新增生态环境效益为目标,耦合农户的受偿意愿与机会成本,实现了从生态功能改善需求(新增生态效益)来确定动态的补偿标准的可能。计算发现,当生态功能改善的目标定为新增生态系统服务80.77×10~4元hm~(-2) a-1时,补偿的标准应为3000元/hm~2时;当生态功能改善的目标定为新增219.49×10~4元hm~(-2) a~(-1)时,补偿的标准应为9000元/hm~2时。  相似文献   
44.
<正>在当前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承主体和保护责任主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传承人,但传承主体是不是就是责任主体?显然不是。中国当前的特殊情况,传承人大多生活困难,单靠他们传承的技艺很难生存。有些人为了保持他们传承的技艺不失传,已经付出了很多。强大的经济压力,使民间艺人们不得不外出打工,或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他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再来进行他们原来所从事的艺术训练和表演。面对如此恶劣  相似文献   
45.
现阶段国内水下混凝土灌注桩被广泛应用在涉水建筑工程中,灌注桩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本文从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设备的要求、配制、灌注工艺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了影响灌注桩质量的几个因素,提出了提高施工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人与生物圈》2005,(5):1-1
九寨沟是世界遗产地。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固然不是国计民生的命脉,但是最能表现一个国家的精神和品性——她怎样对待大自然的恩惠?她怎样对待自己的历史?她怎样对待自己的公民?她怎样对待我们的后代?……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从这个国家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有关的认识和作法判断出来。  相似文献   
47.
近十几年来,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申遗热”,这固然有利益驱动的因素,但遗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能够提高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但更为重要的是,遗产保护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还展示了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和教育科技文化发展的水平。需要指出的是,  相似文献   
48.
<正>自鱀豚刚从长江灭绝,如果当前再失去长江江豚,那么谁还敢让子孙后代相信,想当年我们是何等的睿智有为?一走基层:水下拍摄报告一组高清而生动的动物图片,虽不足以彻底扭转动物的命运,却很可能大大推动相关保护进程。长江江豚的一生几乎都在水下度过,要得到它们典型、生动的生活画面,就需要潜水拍摄。但是,天然水体极低的透明度和动物胆怯的天性都影响拍摄效果。因此武汉  相似文献   
49.
Biomimetic design employs the principles of nature to solve engineering problems. Such designs which are hoped to be quick, efficient, robust, and versatile, have taken advantage of optimization via natural selection.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an environment-friendly propulsion system mimicking undulating fins of stingray was built. A non-conventional method was considered to model the flexibility of the fins of stingray. A two-degree-of-freedom mechanism comprised of several linkages was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to mimic the actual flexible fin, The driving linkages were used to form a mechanical fin consisting of several fin segments, which are able tO produce undulations, similar to those produced by the actual fins. Owing to the modularity of the design of the mechanical fin, various undulating patterns can be realized. Some qualitative observations, obtained by experiments, predicted that the thrusts produced by the mechanical fin are different among various undulating patterns. To fully understand this experimental phenomen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better performance and energy saving for our biorobotic underwater propulsion system. Here, four basic undulating patterns of the mechanical fin were performed using two-dimensional unstead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method. An unstructured, grid-based, unsteady Navier-Stokes solver with automatic adaptive re-meshing was used to compute the unsteady flow around the fin through twenty complete cycles.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on fin surface was computed and integrated to provide fin forces which were decomposed into rift and thrust. The pressure force and friction force were also computed throughout the swimming cycle. Finally, vortex contour maps of these four basic fin undulating patterns were displayed and compared.  相似文献   
50.
冯潇  陈思淇 《生物信息学》2019,26(11):31-37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成为共识。以明长城大同段为研究案例,综合现有文化遗产分类方法进行遗产要素分类与识别,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和不同遗产价值评价体系进行资源评价与分析,并总结多级别遗产点的地理空间分布规律。基于“核心保护与多级别缓冲”保护格局,结合实际问题和相关法规文件从宏观层面提出横向层级式、纵向组团式的空间格局,最后针对不同层次的遗产区域组合,制定实操性较强的保护策略。借此为中国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空间格局规划理论与技术研究提供经验,以完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