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70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目的:构建2型猪链球菌假想转运蛋白89k/pTP的基因插入失活突变体并进行毒力相关分析。方法:首先将同源臂片段克隆到pSET4s质粒上,构建插入失活载体pSET4s-pTP,并通过对单交换的筛选获得89k/pTP的基因插入失活突变体,再用小鼠腹腔感染模型对突变株和野生株的毒力进行比较。结果:获得了89k/pTP的基因插入失活突变体,并发现其毒力与野生型相比明显下降。结论:2型猪链球菌假想转运蛋白89k/pTP与其毒力有关,其作用和机制值得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2.
前列腺素在哺乳动物的雌性生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环氧合酶-2 (cyclooxygenase-2, COX-2)主要在子宫着床位点处胚胎周围的基质细胞中表达, 介导着床和蜕膜化过程.由COX-2和微粒体型前列腺素E合成酶-1途径来源的前列腺素E 2 (prostaglandin E2, PGE2)在胚胎着床和蜕膜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子宫中产生的前列腺素I 2 (prostaglandin I2, PGI2)通过核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δ(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δ,PPARδ)在胚胎着床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质膜上的前列腺素转运蛋白(prostaglandin transporter, PGT)通过转运新合成的前列腺素, 来满足胚胎着床和蜕膜化过程中对前列腺素的需求, 并维持前列腺素的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143.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一类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子的细胞膜通道蛋白,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细胞的细胞膜上,主要介导自由水分子的被动跨膜转运,对保持细胞内外液环境的稳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4.
GLUT4在胰岛素作用下的转运上膜是血糖调控的一个关键途径.其中包含了两个重要的过程-胰岛素信号转导以及GLUT4转运途径.在这两个过程中新的特异分子的发现以及它们功能特点的研究是发展有效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从GLUT4在胞内的循环途径,胰岛素调节的GLUT4的转运以及转运中的调控蛋白三个方面着手,综述了GLUT4的转运调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5.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P(microsomaltriglyceridetransferprotein ,MTP)首先是从牛的肝细胞微粒体碎片中分离获得的 ,其作用是加速甘油三脂 (triglyceride ,TG)、胆固醇 (cholesterylester ,CE)和磷脂酰胆碱 (phos phatidylcholine ,PC)的转运和细胞或亚细胞膜的生物合成。它后来在肝细胞和小肠的微粒体膜中发现[1 ] ,由于它的位置及其转运TG可以推测与血浆脂蛋白中极低密度脂蛋白 (verylowdensitylipoprotein ,VLDL)和乳糜微粒 (chylomi crons ,CM)的组装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46.
构建了同时含有胞质谷氨酰胺合成酶(GS1)cDNA和叶绿体谷氨酰胺合成酶(GS2)cDNA的植物表达载体p2GS,通过农杆菌介导法用它们转化了水稻品种"中花10号"的成熟胚愈伤组织,经潮霉素(Hyg)筛选培养及分化再生,获得了抗Hyg的转基因水稻植株.PCR和基因组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证明,GS1和GS2基因均已经整合到转基因水稻的基因组内.Northern杂交实验结果证实,GS1和GS2基因在转基因水稻的转录水平上得到了有效表达.在以0.7 mmol/L的(NH4)2SO4取代了其中氮成分的MS培养基上测试植株生长量,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鲜重增长量显著高于对照,证明高效表达GS增强了转基因水稻对土壤氮素缺乏的耐性.  相似文献   
147.
A vacuolar Na^ /H^ antiporter cDNA gene was successfully isolated fromHordeum brevisubulatum (Trin.) Link using the rapid amplification ofcDNA ends (RACE) method. The gene was named HbNHXI and was found to consist of 1 916 bp encoding a predicted polypeptide of 540 amino acids with a conserved amiloride-binding domain. Phylogenetic tree analysis of the Na^ /H^ antiporters showed that the HbNHXI gene shares 55.3%-74.8% similarity with the vacuolar-type Na^ /H^ antiporters. Transgenic tobaccos that contain the HbNHXI gene, integrated by forward insertion into the tobacco genome, were obtained via Agrobacterium tumerfaciens and characteriz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Na^ and K^ ions, as well as proline, in the presence of 300 mmol/L NaCl. The T1 transgenic plants showed more tolerance to salt and drought than did wild-type plants. Our data suggest that overexpression of the HbNHXI gene could improve the tolerance of transgenic tobaccos to salt and drought through the function of the vacuolar Na^ /H^ antiporter.  相似文献   
148.
氮素形态对黄檗幼苗三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李霞  阎秀峰  刘剑锋 《生态学报》2005,25(9):2159-2164
通过改变水培溶液中NH 4-N和NO3--N的比例,探讨了氮素形态对黄檗幼苗主要药用成分小檗碱、药根碱及掌叶防己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檗碱的含量与氮素形态有明显关系,在根和茎中都表现为NO3--N比例高更有利于小檗碱的积累。单纯的NO3--N供给最有利于药根碱在黄檗幼苗根中的积累,而处理46d后,NH4 -N/NO3--N为75/25和25/75时黄檗幼苗茎中的药根碱含量最高。黄檗幼苗根和茎中的掌叶防己碱含量对营养液中NH4 -N和NO3--N的比例反应类似,在处理46d后,掌叶防己碱含量由高到低所对应的NH4 -N/NO-3-N为25/75、50/50、75/25、0/100、100/0。处理33d后,黄檗幼苗根中的小檗碱、药根碱、掌叶防己碱含量随处理天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在茎中呈上升趋势。如果同时考虑氮素形态对黄檗幼苗生物量的影响,那么NH4 -N/NO3--N为0/100时其小檗碱产量(含量与生物量乘积)最高,而NH4 -N/NO-3-N为25/75时药根碱和掌叶防已碱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9.
不饱和土壤CH4的吸收与氧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俊  同小娟  于强 《生态学报》2005,25(1):141-147
不饱和土壤是已知唯一的 CH4 生物壑。综述了不饱和土壤 CH4 的吸收、氧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不饱和土壤中 CH4 氧化的临界浓度低 ,因而甲烷氧化菌可氧化大气 CH4 并将其当作唯一的碳源和能源。土壤 CH4 吸收率与土壤湿度通常呈负相关关系。土壤湿度过高 ,大气 CH4 和 O2 向土壤中扩散受阻 ;或土壤湿度过低引起水分胁迫均导致甲烷氧化菌活性下降。NH 4对土壤中 CH4 氧化的抑制作用可归结为 NH3和 CH4 在甲烷单氧酶水平上的竞争、由氧化作用向硝化作用的转移以及 NH 4氧化生成的 NO- 2 的毒性。NH 4对 CH4 氧化的抑制作用与土壤有效氮含量成正比。各类氮肥对 CH4 氧化抑制作用 :化肥 >有机肥 ;铵态氮肥 >尿素。 NO- 3对 CH4 氧化没有抑制效应。阳离子代换量 (CEC)高的土壤 NH 4对 CH4 氧化的抑制作用轻。 CH4 氧化菌对大气 CH4 的高亲和力及 CH4 氧化所需较低的活化能导致其温度系数 Q1 0 较小。地温较低时 ,土壤氧化 CH4 的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当地温高于 CH4 氧化的最佳温度时 ,CH4 氧化菌难以与硝化细菌及其它微生物竞争利用土壤空气中的 O2 ,导致其活性降低。甲烷氧化菌对 p H值变化不敏感。团粒结构较好的壤土可保护 CH4 氧化菌免受干扰。未受干扰的森林土壤 CH4 氧化率的峰值一般出现在亚表  相似文献   
150.
微生物嗜铁素介导的铁摄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伟  肖明 《生物学杂志》2005,22(4):11-13,15
嗜铁素是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一种产物,它是微生物在低铁条件下产生的小分子的、特异性的Fe^3+螯合因子。大多数的好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至少合成一种嗜铁素,由嗜铁素介导的铁摄取可能是细菌最普遍的一种获取铁元素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